适合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社会状况。环境保护指标。③理论研究取向的社会指标体系:学者们为了进行某项科学研究而设立的指标体系,(3)社会指标体系的功能:①系统的反映社会状况②进行社会计划③检测预测社会变化④对社会状况进行比较和评价美国学者对社会指标的主要功能的看法:福利指示器、生活满意感的指标、社会发展的指示器
第十四章 社会的现代化
1.★现代化:广义上说:向任何一个更“新”的“现代”时期或状态转变的过程。 狭义上说:从“传统社会”向十七八世纪,起源与欧洲,逐渐扩散到全球的、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新的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转变的过程
2.★现代化的内容:包含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组成部分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科层制、文化世俗化、行为理性化、参政范围扩大化等。是一个全面、系统、普遍的社会变迁过程
3.★现代化的特征:①剧烈的转变过程 ②系统的变革过程 ③由于某些偶然因素而首先在西方国家发生的过程 ④全球化的过程 ⑤趋同化的过程 ⑥功过并存的过程
4.☆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模式——资本主义 他认为现在工业社会实际上是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动下不断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形貌。现代工业社会是机器大工业分工的产物。
5.☆“工业社会”理论模式——工业化 ①这种模式建立在“社会进化论”基础之上。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等人分别在社会进化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级形式 ②孔德认为现代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工业化,他认为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与他提出的知识发展的三个阶段相适应,建立在实证基础上的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形式。其他的研究者也是从进化的角度论述的现代化 6.☆“理性化”理论模式——理性化 ①从个人行动和社会生活“理性化”的角
度理解“现代化”过程 ②目的理性行动成为社会生活中人们行动的主导类型,人的行动逐渐理性化。由人的理性化促成社会生活全面理性化,形成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7.吉登斯的“多维现代性”理论模式——多维角度 ①他认为现代化进程包括四个维度:工业化、资本主义、监督系统、军事力量 ②根据这四个维度,他提出全球化进程主要素包括:国际劳动分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国家系统、世界军事秩序 ③他还提出“现代化”的后果:生态环境衰变、经济增长机制崩解、极权的兴起、大规模军事冲突或核战
8.☆哈贝马斯“系统-生活世界”两层次现代化理论模式 ①他认为,现代化过程包括“系统”的理性化和“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②“系统”理性化是以货币和权利为媒介整合起来的,提高了人们的生存能力;“生活世界”理性化是人与人之间沟通行动的理性化,提供人格基础、规范和文化 ③“系统”层面的发展压制、扭曲生活世界层面的发展,导致金钱和权利主宰世界。要使世界健康发展,就要重新建立“系统”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活世界”
9.“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化/现代性的批评 ①彻底批判现代化为己任——福柯等人 ②从根本上质疑现代性的基础合法性:“理性”是人类最高价值标准 ③以理性为基础的控制能力的增长,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性后果
10.后发展国家及中国的现代化 (1)“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过程的特点 ①发展逻辑的改变: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经济特征:潜在的优势与落后的现实条件并存 ③政治特征:普遍存在着政治不稳定的问题,产生了对之进行有效整合的新问题 (2)“后发展国家”现代化的理论 ①社会趋同理论 所有社会、民族都会进行进化,尽管各个国家现代化起点不同、国情不同,但他们都会经历同样的发展阶段,并形成大体相同的社会特征: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文化世俗化、组织管理上的科层化、城市化。 ②依附理论 强调国际环境对
不发达国家的不利影响。认为“发达”和“不发达”是同一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西方的“发达”以第三世界的“不发达”为代价。造成不发达的原因,根本在于“不发达”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依附。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不平等的。 ③世界体系论 A.整个世界是一个以经济为实体,以世界性区域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它有着自己的整体运行规律 B.在世界体系中,各个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地位不同而分属“核心”“半边缘”和“边缘” C.所谓发展就是改变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从边缘向半边缘或者从半边缘向核心位置迁移
11.中国的现代化: (1)总的特点:是一种典型的“后发型”现代化。 (2)四个阶段:①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②从1911年辛亥革命-1949年革命(内忧外患,半边缘化) ③1949年-1979年改革开放(初步实现工业现代化) ④从1979年至今(工业“起飞”阶段) 12.“后工业”时代与现代化 (1)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理论 西方发达国家60、70年代的迹象表明,之后30-50年会出现“后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的特点:①服务性经济的创立 ②专业和技术阶级
占据优势地位 ③理论知识的首要地位 ④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 ⑤新智能技术的兴起 (2)拉什的“去组织化的资本主义” 现代化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其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科层化、参政的扩大、文化的世俗化、行为的理性化等,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普遍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 (3)西方社会的“后现代化” 其在文化、国家、社会不平等、政治、工作组织、科学与技术六个方面正出现一些新发展趋势 (4)消费社会论 认为后现代社会的核心过程是消费以及需求和欲望的生产(现代社会的核心过程是物质产品的生产) 第十五章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研究:是在系统地、直接地收集有关社会现象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综合来科学地阐明社会生活状况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①直接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收集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 ②科学的方法 ③以认识社会现象的规律为目的
3.★研究项目的选择与确定:(1)选题1)意义:①它涉及调查研究是否可以顺利进行 ②影响到该项调查研究成果的大小 2)制约因素:社会调查研究的选题常常受到研究者兴趣、经验和社会状况的制约 ①必要性是指选择某一课题进行研究的意义,它包括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两方面 ②可行性即进行本课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2)研究题目的确定:注意题目不要定的太大 ①查阅文献 ②向知情者和专家进行咨询 ③与调查对象进行初步接触
4.★研究假设:是建立在对调查对象初步了解之上的,关于调查对象的特征及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推测性判断。包括: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5.★概念与课题的操作化: (1)操作化:狭义:指命题和概念的操作化,即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之变为经验层的、能够直接测量的概念的过程。 广义:也可以包括研究课题的具体化 (2)抽象概念的操作化:把抽象概念逐渐具体化和变得可以测量的过程,结果是形成一些可以直接用于测量的指标和项目,要注意较低层次的概念和指标与较高层次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的一致性 (3)研究课题的操作化:使一项调查研究具体化,主要指围绕假设或问题使调查研究系统化、变得具体可行。具体表现为:调查提纲的拟定,调查表格的设计和指标的设计。 (4)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可靠性,即当人们采用同样方法和指标去重复测量同一对象时,所获结果的一致程度 效度指测量的有效性或准确性,及测量工具能够准确的测出调查对象特征的程度 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制约
6.☆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7.基本资料分析方法: (1)比较分析:在相似状况的基础上,将不同单位的同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