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灵观念、神性观念等),这是宗教系统中的核心或逻辑基础。,宗教的感情或体验(如依赖感、敬畏感、惊异感、神秘感、永恒的信念等)。他们是以宗教的观念或思想为逻辑基础而引发或感生的,处于信仰系统的第二层次。3,宗教的崇拜或活动(禁忌、献祭、祈祷、宗教礼仪、神学研究等)。这是宗教观念及宗教体验的外在表现。处于信仰系统的第三层次。4,宗教的组织于制度(如教会、寺院。僧团等)。这是宗教观念信条化、宗教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结果。处于宗教系统的最外层。
第一章 人类早期文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
一, 人类早期文明的一般状况
(一) 人类进化的几个主要阶段1,早期猿人(约300万年前---175万年前)
2, 晚期猿人(约150万年前---50万年前)3,早期智人(约30晚年前—3
万年前)4,晚期智人(约4万年前)
3, 原始人的思维特点
据推测,原始人的人脑远没有现代人的发达。例如,蓝田人(距今60万年)的脑量为778毫升,北京人(距今50万年)的脑量为1059毫升;而现代人的平均脑量为1400毫升。列维·布留尔(1875—1930法)社会学家对原始人部落做了长期的研究。按照列维·布留尔对原始人思维的观察和研究,在原始人那里,一切都是感性具体的。原始人思维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原逻辑性”,即原始人思维是以受互渗律支配的集体表象为基础的、神秘的思维。在他们那里,感性具体的东西里都有一种神秘的看不见的力量 忽然生命渗透在其中并且相互作用着。这样一点,从各原始部落广泛流行图腾崇拜可以得到说明。因为人们本来就认为自己同图腾、同祖先是同一的,每个人都是图腾和祖先的化身。
三、 在混沌中共生:“万物有灵”、巫术及神话
(一)“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宗教观念的萌芽于理性的最初萌动
1908年在法国的莫斯特山洞遗址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的墓葬是原始人最早的宗教遗迹。泰勒认为在此之前人们已经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
泰勒(1832—1917)为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于1871年初版了《原始文化,对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的探讨》,引起了西方学界的巨大反响。 泰勒认为,原始人通过对死亡、生病、恍惚、幻觉、尤其是睡梦等的思考产生了灵魂的观念。泰勒指出,原始人经常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第一,是什么使活的躯体与死的躯体区分开来?是什么引起醒、睡、疾病和死亡?第二,做梦与幻想中出现的人的形象是什么东西?”在对这儿些问题回答中:“古代野蛮人的哲学家??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两样东西属于自己,这就是生命和幻影。生命使身体感觉、思想、活动;幻影则是身体的肖像或第二个自己。而且二者都被看做是可以同肉体分离的东西:生命能够离开肉体,使肉体失去感觉或死亡;幻影可以离开身体并在其他地方出现。”在此基础上,原始人进一步设想:“生命和幻影既然都属于身体,他们为什么不可以彼此属于对方?为什么只显现一个灵魂或相同的灵魂?于是生命与幻影就被统一起来,结果产生了著名的感念:幻影灵魂或鬼魂。”由于在原始人那里,人与自然界是交感的,互渗的,因此,人的“灵魂”概念很自然地就被引申到其他生物及非生物,就产生了“万物有灵“论。
(二) 巫术:控制驾驭自然的一种虚幻的尝试
按照“万物有灵论”,在原始人的心目中,存在着二类世界:即可见世界与不可见世界,或世俗世界语神灵世界;这二类世界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着交感的作用。巫术是一类广泛存在着的复杂现象,是试图通过对不可见世界的交感作用而在可见的世界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类活动。巫术通常采用象征性的歌舞形
式并使用被认为具有魔力的实物或咒语,因而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的结论是:“凡是有偶然性的地方,凡是希望与恐惧之间的感情作用范围很广的地方,我们就见到巫术。凡是事业一定、可靠,且为理智的方法与技术的过程所支配的地方,我们就见不到巫术。”
(三)神话:对自然现象的原始解释
世界各地神话的共性说明神话曲折的反应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或者说,它们是人类“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一征服自然力、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