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 - 图文

供应链管理、业务协同和专业化服务等功能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各类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推动与区域外物流信息网络互联互通,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乃至全国的物流发展提供服务。“十二五”期间,要能够全面实现政府部门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计算机作业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实现协同作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厦门物流货运信息网等平台为载体,提升和完善其功能,加快建设物流资源交易中心,联合其他增值服务商,开展物流信息发布、作业状态查询、交易撮合、应用寄存(ASP)等增值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不断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应用

积极推进我市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物流企业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畅通的物流信息系统,鼓励企业运用仓储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电子订货系统(EOS)等信息管理系统,以及自动立体化仓库(ASW)、自动导向车(AGV)、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识别技术(RFID)等装备技术,进一步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实现从物流决策、业务流程、客户服务的全程信息化,并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其他应用平台进行有效对接。

大力推广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技术在生产物流环节、仓储环节、运输环节和配送分销环节的应用,积极利用物联网提升供应链各环节操作功能,提高物流信息传递效率,增加物流产业效益,创造物流服务新模式,推动物流业走向高端服务产业。

(三)加大物流标准化工作力度,大力开展物流标准的推广应用

推动组建厦门市物流业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物流信息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为切入点,参照国际通行标准,集中精力研究制定一批对我市物流产业发展和服务水平提升有重大影响的物流标准。鼓励厦门市物流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物流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工作,积极开展现代物流业标准化试点。在本市重点物流园区和骨干物流企业启动一批物流标准化示范工程,重点推动口岸物流、制造业物流、城市配送物流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推动物流企业在关键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和运作,不断提高厦门物流标准化的水平。

41

七、加快服务环境建设,进一步提高物流业发展软实力

(一)继续完善物流相关法规,建立有利于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政策环境

按法定程序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相关法规、规章,继续深化制订和落实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在涉及土地利用、财政税收、服务业态创新、信息化技改、港口市场需求增量和拓展区域物流合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保障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

(二)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提高口岸物流运作效率

进一步加强口岸管理部门与地方电子口岸建设有关部门的协作,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完善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功能,深化口岸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实现区域化、网络化、电子化通关模式,优化口岸通关环境,切实提高口岸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企业通关成本。

(三)优化物流业发展市场环境,增强物流市场主体活力

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作用,加快建立健全行业社会信用体系,不断规范完善市场行为,促进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强化服务意识,转变职能;积极帮助物流企业解决在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中遇到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为厦门市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

(四)构建物流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拓宽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

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沟通协调,通过债券融资、短期融资、中期票据等直接融资方法,拓宽物流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信用担保机构为物流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支持中小企业采用联贷联保新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通过物流协会与银行合作,对我市所有物流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政府可以为有发展前景的物流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搭建银企合作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发展设备和订单融资业务,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五)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优质专业的配套服务

“十二五”期间,建议在政府或行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