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把宣传革命纲领作为首要任务。报纸始终不渝地宣传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德国革命制定的纲领和路线。这一特色是无产阶级报刊思想的具体体现,是马恩以后形式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的先导。
②联系群众,代表人民,积极指导运动。《新莱茵报》无时无刻不在反映运动,干预运动。它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同群众的联系,建立广泛的通讯员网,十分重视读者来信。
③强烈的革命爱憎,鲜明的战斗风格。《新莱茵报》区别对待敌、我、友,在工人运动遭到镇压时挺身而出。
总之,《新莱茵报》的办报实践,是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报刊思想的生动体现,是《莱茵报》时期人民报刊思想的继续和发展。
《社会民主党人报》:为了抗击反动政府的迫害,德国党的领导决定在国外出版机关报,1879年9月28日,《社会民主党人报》发刊。这是一份周报,先在巴黎出版,后迁往伦敦出版,共12年。报纸出版期间,马克思、恩格斯不断给以关怀和指导。它是当时国际和德国工人运动中最重要的报刊之一。1890年反社会党人法被废除,该报自动停刊。
马、恩的无产阶级党报思想:
《莱茵报》时期+《新莱茵报》时期+总
1.党报必须宣传党的政治纲领,高举党的旗帜前进。
2.党报应该发扬民主,开展党内批评和监督。
3.党报要充分依靠群众,加强同群众的联系。
第六节 日本近代报业
荷兰商馆收集的国外消息,名为《荷兰传闻书》。后改送《爪哇新闻》。幕府译出后名为《官版。马达维亚新闻》。这是日本最早的官方译报。
明治维新的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成文的新闻法规:1869,《报纸印行条例》。
《横滨每日新闻》:1871年1月,日本首家日报。日文铅字排版,单面印刷,新闻报道与广告各占一半。
从政论报纸至政党报纸:1877年以后,日本民间出现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自由民权运动。民权派对立面被称为官权派,很多报纸成为政论报纸.70年代至80年代初,许多报纸卷入了对立派别的交锋。这些政党报纸围着制宪和政治体制问题,进行激烈的争论。政府担心这种争论将会导致难以收拾的社会运动,因而采取两手政策加以干预:一方面,修改报纸条例,加强对报业的限制;另一方面,削弱和瓦解对当局持反对态度的自由党和改进党。
通俗小报的出现:
《读卖新闻》:1874年11月2日发刊于东京,创办者为子安峻等人。
《朝日新闻》:1879年1月25日发行于大阪,村山龙平长期担任社长。
日本的通俗小报和欧美的廉价报纸相类似,但日本没有明显的廉价报纸时期,这里的通俗小报几乎是同政论报纸同时产生平行发展的。在政论报纸和政党报纸盛行时,有的小报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政党报纸衰落之时,这些小报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大报的位置,不仅发行量远远超过当时的大报,而且普遍增添了政治新闻的商情报道,分担了部分大报的功能。这又是和欧美国家不同的。
第三章 发达国家现代报业的发展和变化
第一节 概说
西方主要国家的现代报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①商业性报纸逐步取代政党报纸。②报业社会化。③报业垄断开始发展。近代报业转变为现代报业的标志:商业化、社会化、垄断化。近代报业演变为现代报业的标志:商业化、社会化、垄断化。
第二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①一城一报现象日渐普遍。②报团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先后形成了报业垄断的局面。这是一种市场性的垄断。在德日意等国,走上了法西斯行政性垄断的道路。
Juemas整理 ·5·
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