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华师考试: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2014.7ok

17

养儿童语言、情感的表达能力,期望儿童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父亲则重视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成就动机及其责任心。(七)父母的个性特征:父母的身心健康水平、耐心和移情能力等因素影响父母的行为。父母的心理成熟和健康水平是有效发挥父母功能的基础。(八)儿童的年龄:一般来说,儿童的年龄是其生理、语言、情感、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儿童的年龄仅对父母的惩罚行为和成就要求有显著影响。(九)儿童的性别。(十)儿童的出生顺序:儿童的出生顺序不同,父母对儿童的互动方式也存在差异。(十一)父母的婚姻质量:父母婚姻关系不好,经常争吵、挑剔、冲突较多,父母对孩子的消极情感就较多,其子女表现出的攻击、犯罪行为也较多,同伴关系发展较差。(十二)家庭结构和规模:家庭关系越复杂,儿童受到的影响自然也就越多。(十三)亲子交往的情境:亲子交往情境对父母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他人在场影响父母对儿童的行为。2.亲自交往的时间。3.亲自交往的目标。 2、根据案例准确判断教养方式的类型及特征。(P98)

答:教养方式分为三类:1.权威型:高控制、高反应。 2.专制型:高控制、低温情。 3.放任型:低控制、高温情。

第四章同伴关系与友谊

二、填空题: 1、同伴关系的性质:属于 互惠的 。 2、同伴关系中,以客体为中心出现在 婴儿期 。

3、儿童友谊概念发展的阶段有:第一阶段得失阶段;第二阶段 常规阶段 ;第三阶段 移情阶段 。

4、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结构,由五个维度组成: 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 、 榜样和竞争 、 互相欣赏 、 共同活动和互相帮助 及 亲密交往 。

5、友谊关系的测量中,关于友谊数量的测量一般用最好朋友限制 提名法 。 6、友谊关系的测量中,关于友谊质量的测量常用 问卷法 。 7、考察同伴群体的形成过程的经典实验是 “罗伯的夏令营” 。

8、同伴群体的结构中有 支配者 和 追随者 ,同时同伴群体结构具有明显的 性别差异 。 三、名词解释:

1、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

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关系。(P133)

2、垂直关系:是指那些比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利的成人(主要包括父母和教师)与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P133)

3、水平关系:是指儿童与那些和他(她)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一种关系。(133) 4、被忽视儿童:指那些被提名(包括正提名和负提名)很少的儿童。(P152)

5、友谊:友谊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同伴关系和依恋关系,它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两个个体之间

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爱或依恋的关系,是一种较为持久的稳定性关系,是以信任为基础以亲密性支持为情感特征的关系。(P159) 四、简答题

1、同伴关系的功能(P137)

答: 1.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2.同伴关系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3.

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2、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相互联系的表现(P140) 答: 1.父母的社会化策略会影响到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2.父母对于儿童在同伴关系中如何交往有明确的指导。3.作为孩子社会生活管理者的父母的作用。

家庭关系对于同伴关系的影响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的作用。直接影响主要是涉及父母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作为管理者的作用。家庭关系对同伴关系的间接影响有:母婴关系的质量在某些程度上预言了儿童以后的同伴关系;家长抚养技巧的其他方面与儿童处理同伴关系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联系;父母的人格也会间接的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

3、测量同伴接纳性的方法有哪些?(同伴关系的测量方法有哪些?)(P150)

答: 1.观察法:即对自然状态下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观察。2.社会测量法:包括同伴提名法和同伴评定法。同伴提名法是指在一个社会群体中,让每个儿童根据所给定的同学名单或照片进行限定提名,让每个儿童说出他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同伴,如你最喜欢和谁一起玩”等。根据从每个儿童那里获得的正负提名的数量的多少对儿童进行分类。同伴评定法即要求每个儿童根据具体化的量表对同伴群体内其他所有成员进行评定,如让儿童回答有关同班内每个同学的问题。并且给出一个“喜欢——不喜欢”的评定量表。 4、简述同伴接纳的类型(简述同伴关系的类型)(P152)

答: 描述儿童的社会接纳性,一般把儿童分为四类或五类,这与考依等人确定的类型相似。

1.受欢迎儿童:指获得许多同伴积极的提名或评定的儿童,即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2.被拒斥的儿童:指不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3.矛盾的儿童:指那些呗某些同伴喜爱,同时又被其他一些同伴看做具有破坏性而不被喜欢的儿童。4.被忽视的儿童:指那些被提名(包括正提名和负提名)很少的儿童。5.一般的儿童:指那些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处于一般情况的儿童,他们在同伴提名中没有获得极端的分数(最喜欢或最不喜欢)。 5、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P152)

答:1.行为特征 2.认知能力 3.身体吸引力 4.名字 5.教师的影响 6、塞尔曼关于儿童友谊概念发展的阶段理论(P161)

答: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友谊概念的发展与他们观点蔡泽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他从社会认知发展的观点出发,采用临床访谈法把友谊概念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阶段0:即时性游戏。以相似或相近为特征,约3~7岁。 阶段1:单方面帮助。以朋友帮助喜欢为特征,约4~9岁。 阶段2:公平气氛的合作。以对相互之间关系的意识和相互适应为特征,但友谊关系任局限于当时的游戏,约处于6~12岁。阶段3:亲密和相互分享关系。以对持续友谊关系的意识和精神力量,相互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

18

约12岁以后。

7、简述友谊关系的功能(P166-169)

答: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1)可消除儿童的孤独感。(2)有朋友在场可使儿童在陌生场合或受到潜在威胁压力的情况下感受到情感的支持,儿童语安逸和自己的朋友一块解决冲突。(3)有利于培养儿童同性之间的敏感性和共同性,对成人期的稳定的恋爱关系产生影响。2. 8、同伴群体的影响(同伴群体的社会化影响)(P173)

答: 1.同伴群体为儿童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2.同伴群体影响儿童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道德行为,是儿童言行的参照群体。

9、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P175)答: 1.社会情境 2.游戏规则和年龄 五、论述题

1、论述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同伴关系的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或论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P144-149 答: 1.婴儿期。婴儿很早就能够对同伴的出现和行为作出反应。婴儿期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按一定的阶段发展的,研究认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客体中心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2.学前期。在学前期,儿童与同伴相互作用的频率进一步增加,互动的质量提高。在这个阶段,儿童认知能力和语言技能的发展改变着同伴交互作用的性质。儿童现在互相交流思想,分享有关活动的知识,参加集体性的假装游戏,能够与商议游戏规则以决定游戏的建构。

3.童年期。儿童进入小学,他们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明显的增加,同伴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了。他们在互相交流信息、表达思想、进行合作以及分享方面的能力逐渐提高。同时,同伴群体共同目标成为儿童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按皮亚杰的理论,这是儿童正处于“去自我中心”的阶段。“去自我中心”促进了儿童相互作用的发展,相互作用反过来更加速了“去自我中心”。在这个阶段,儿童对同伴更有选择性:同伴绝大部分是同性的,友谊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持久。

4.青少年时期。在这个阶段,同伴关系变得更为关键。这个时期儿童正处于向成人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与同伴建立的关系类型,有可能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起着定型和预告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个相当不确定的时期,儿童对自我、对社会都有一种不确定感。而同伴在确定一个人的角色和自我价值方面能提供支持和引导。在青少年时期,儿童对同伴文化的遵从明显增加。

2、应用:联系实际分析家庭关系与同伴关系相互联系的方式并详细举例。(P140) 答:1.父母的社会化策略会影响到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地位(举例略)。2.父母对儿童在同伴中如何交往有明确的指导

(举例略)。3.作为孩子社会生活的管理者的父母的作用(举例略)。 3、应用: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并详细举例。(P153) 答1.行为特征(举例略)。 2.认知能力(举例略)。 3.身体吸引力(举例略)。 4.名字(举例略)。 5.教师的影响(举例略)。

4、运用理论分析同伴关系的功能并详细举例。(P137) 答:1.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举例略)。 2.是满足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性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举例略)。 3.交往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举例略)。 5、针对儿童同伴关系困难提出矫治策略。(P181)

答:1.首先,需要诊断出儿童在社交方面存在什么样的困难;然后,把解决这些困难所需要的技能分解成一些具体的

要素。通过儿童加入到其他同伴正在进行的活动中去,或者让儿童与其他儿童一起执行某些特殊任务的方式来进行训练。2.一些儿童需要别人以某种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们。在提供给儿童获得他们所需要的技能方面,不同的方案所采取的具体方法是不同的。3.练习过程中,在儿童进行角色扮演的同时,成人在一旁对儿童在角色中所展现的社交技能进行评论,以便使儿童意识到他们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的哪些问题,并帮助儿童按照正确的要求修正其行为。

第五章 儿童的依恋

一、单项选择题: 1、( D 短时记忆 )不是依恋建立的前提

二、填空题: 1、依恋形成标志是: 分离焦虑 与 怯生现象 。 2、安斯沃斯等人运用 陌生情境法 对早期儿童的依恋进行了测量。

3、陌生情境法包括 母亲(或其他养护者) 、 婴儿 与 陌生人 3个主要的行为主体变量。 4、在陌生情境中表现出舒适感的依恋类型是 安全型 。

5、社会学习理论中最著名的研究是 哈罗 所做的恒河猴 “替代母亲”的的实验,推断身体接触的舒适比食物対依恋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6、2—7个月是依恋关系的 建立期 。 三、名词解释

1、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P184) 四、 简答题

1、依恋的特点(特征)答:1.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2.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近。3.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上,依恋者可以从中获得一种慰藉和安全感。4.在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与痛苦。5.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方具有某种和谐性。

2、依恋建立的前提 答:依恋的建立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社会环境尤其某种养育条件的存在是儿童依恋发生的首要前提:1.识别记忆。2.客体永久性与人的永久性。

3、鲍尔贝关于儿童依恋发展的阶段划分(儿童早期依恋发展的阶段理论(P188)

答: 鲍尔贝依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变通性与目的性发展的情况,把儿童依恋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

19

1.前依恋期(0~2个月)。儿童还未实现对人际关系客体的分化,因而对任何人都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可以接受来自陌生人的关注与爱护。2.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儿童出现了对熟悉人的识别再认,熟人较陌生人更易引起强烈的依恋反应,但仍然无区别的接受来自任何人的关注。3.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出现了分离焦虑与陌生人的谨慎或恐惧,出现了对熟人的持久的依恋情感。4.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后)。儿童已能理解父母的需要,并与之建立起双边的人际关系。 4、简述依恋理论(P193—199) 答: 1.精神分析理论:把依恋看做早期对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关系,强调儿童的生理因素在依恋建立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把喂养作为依恋形成的起源。 2.学习理论:(1)早期学习理论:认为依恋是儿童与母亲之间基于相互强化与报偿而建立起来的双向社会关系。母亲在儿童早期担当者喂养者的角色,这使母亲获得了积极强化者的地位。这就构成了儿童依恋的根本原因。(2)社会学习理论:更注重依恋的社会发生性。它倾向于把依恋的形成看做儿童敏于社会刺激的生物机能与成人有意识的社会行为有机整合的产物。另外,社会模型、社会支持与直接指导在依恋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3.习性学理论:研究指出依恋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生物根源。人类婴儿对于抚养照看者的依恋是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是基因所保留下来的人类进化和生存方式的信息,或者说是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能的反应方式。4.社会生物学的“亲情投资理论”:社会生物学家力图用生物学的观点解释人类社会现象,认为依恋是母亲对儿童的亲情投资的结果,为避免生殖的高昂代价“作废”而作出的抚养努力的产物。为了不致使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她便在婴儿抚养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结果形成了对儿童的依恋。 5、影响儿童依恋的因素 答1.抚养质量 2.母亲缺失 3.文化特点 4.儿童的气质 6、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P220—223)

答: 1.依恋质量的现实意义。依恋质量反映着儿童气质与人际关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另一方面,不同的依恋质量或类型又和不同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品质对应。2.“性向假设”与早期依恋质量的持久影响。(1)在个性特征方面,与不安全型儿童相比,安全型儿童在以后表现出更强的探索欲望与能力;(2)在游戏与社会交往中,安全型儿童也显得更成熟,表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与社会认知能力。3.在特定问题情境中,安全型儿童也表现出较强的问题解决的能力与良好坚持性及挫折容忍力。 五、论述题

请运用安斯沃斯的儿童依恋类型理论准确判断儿童依恋的类型及特征(P205-206)

答: 安斯沃斯发现亲子关系与母婴的行为存在着显著一致性。根据利用陌生情境法测定的儿童的行为特征尤其是其依恋的安全程度,她把儿童依恋分为安全型(TB)和不安全型或焦虑型两大类,又将不安全型分为回避型(TA)与拒绝型(TC)两小类。不同类型儿童表现出不同的依恋行为。(1)安全型儿童的人际关系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自己论述)。(2)不安全—回避型儿童的人际关系倾向于冷淡、疏远;不安全—拒绝型儿童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一脸行为,在陌生情境中显得困惑和谨慎,对陌生情境不能很好地适应。

第六章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 个体对特定情境中他人的思想情感等的理解是: C移情

二、填空题: 1、在心理理论研究中,最为经典的实验任务是 韦尔曼和普那 设计的 “错误信念任务” 。 2、塞尔曼研究儿童观点采择所采用的方法是人际关系 结构分析取向 。 三、名词解释:

1、社会认知:是指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人(他人和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

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P231)

2、观点采择: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判断的能

力。(P237)

3、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P256) 4、心理理论:指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P259) 5、自我中心:(1)意味着儿童对认识世界的相对性和协调观点缺乏理解;(2)儿童不自觉地把“自我”的品质和自身

的看法强加于事物和他人。(P244)

6、去自我中心:意味着儿童从“自我中心”中解脱出来。要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意识到“自

我”是个主体,并把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2)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协调起来,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看做是独一无二的,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和问题,并以一种非自我中心的方式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认知图式或表象之中。(P244) 四、 简答题

1、社会性知识与非社会性知识的区别(P233)

答: 1.客体特性。两者区别表现在两个维度上:(1)静态性—易变性。社会性客体与非社会性客体相比,其外在表现随时间而具有更大的变化性。(2)变化的动力源。物理客体发生变化的作用力大多存在于客体之外,而大多数社会客体的变化作用不能归因为外力的作用。2.知觉者的特性。(1)相互主观性;(2)因果归属;(3)自我中心的评价。3.人类行为的随意性。人类的行为不单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其大部分是由内部力量引起的。这就使得人的行为不像物理客体的运动,完全不服从物理学的因果规律,而是具有很强的随意性。4.两类客体的活动原则不同。物理客体是按物理规律运动的,人则是按心理原理和社会规范活动的。 2、霍夫曼的儿童移情发展的阶段理论(P257)

答: 霍夫曼认为,儿童移情的发展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阶段1.非认知的移情阶段。人生第一年的移情处于一种非常原始的阶段,即非认知的移情阶段。阶段2.自我中心的移情。出生第二年,儿童开始能够对他人的情感作出反应。阶段3.推断的移情。2~3岁开始,儿童形成最初的角色采择的能力,表现出一些利他主义的尝试。阶段4.超越直接情景的移情阶段。童年晚期以后。儿童能够注意到他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景,对他人的情感反应超越了直接情景的局限。

20

3、塞尔曼的儿童观点采择发展阶段 答:塞尔曼把3岁到青春期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5个阶段或水平:阶段0.自我中心或未分化的观点(3~6岁),儿童只知道自己的观点,意识不到别人的观点;阶段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6~8岁),儿童认识到人们能由于他们自己不同的观点,但相信这是由于个人所接受到的信息的不同;阶段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8~10岁),他们能够考虑对方的观点;阶段3.相互的观点采择(10~12岁),儿童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别人的观点并且认识到别人也这么做;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大致12~15岁以上),青少年期望他人考虑和采纳其社会群体中大多数人所持的意见。

4、儿童观点采择与社会互动的关系 答:儿童的同伴交往或互动能够促进其自我中心或观点采择的发展,因为在同伴互动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之间的差异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有机会了解自己和他人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内容和相关问题的观点的差异。同时,在游戏中发生冲突时,为了使游戏继续进行,儿童必须对自己的观点和同伴的观点进行整合,作出妥协。因此这些具有相同地位的同伴间的互动会加快儿童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推动和促进其观点采择和人际理解的发展。

5、儿童对社会规则的认知发展特征 答: 2~3岁儿童区分违背道德规则的行为与违背习俗规则的行为以及言语发展的研究中最小的儿童(2岁)在任何一维度上都不能区分违背道德的行为与违背习俗的行为;近3岁的儿童认为违背道德的行为从普遍上来说要比违背习俗的行为更为错误,而3岁半的儿童却认为违背道德规则的行为要比违背习俗规则的行为更不依赖于规则与权威。从普遍性维度上讲更为不对,而且程度更加严重。研究表明,学前儿童对保护身体安全的谨慎规则有很清楚的认识,但认为这些规则的重要性差一些,违背这些规则要比违反道德规则在严重程度上差一些。 五、论述题

1、达蒙关于儿童对权威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答:达蒙将儿童权威认知的发展分为前后相机的6个水平或阶段。

水平1 儿童不能将权威人物的要求与自身的愿望区分开来,对权威一种盲目崇拜和依赖的态度,在行为上倾向于无条件的服从。

水平2 儿童意识到权威人物的要求与自身的愿望之间的冲突,并通过对权威的单向的服从来消除这种冲突,避免可能的麻烦。

水平3 儿童把权威看作拥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或体力优势、全知全能的人。

水平4 儿童的服从行为基于交换或互惠原则,将服从作为对权威过去付出的一种报偿或为获得某种报偿而作出的必要投资和努力。

水平5 儿童开始放弃对权威人物的盲目崇拜或情绪支配下的无条件服从,而代之以理性的评论与有条件的服从。 水平6 儿童将能为集体成员带来福利,为集体所认可的人奉为权威。 第七章 儿童道德与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用临床法研究儿童规则认识和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D皮亚杰)。 2、亲社会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立者是( A柯尔伯格 )。

3、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著作,于1932发表的是( A《儿童的道德判断》 )。 5、亲社会行为不包括( C依恋 )。

二、填空题 1、对偶故事法提出者是皮亚杰。

2、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 、他律道德、自律道德。 3、海因兹偷药故事的提出者是柯尔伯格。

4、吉利根对公正是否为大众唯一的道德取向首先进行质疑,并提出道德的另一种取向关怀。 5、社会行为规范包括三种,分别是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 、应得性规范。 三、名词解释

1、道德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判断是非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道德行为的历程。(280) 2、他律道德:4、5~8、9岁之间的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284) 3、自律道德:9~10岁以后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

除了看行为的结果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284)

4、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P303) 5、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P326)

6、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照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他人对社

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P328)

7、移情训练法: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方法。

8、榜样示范法:榜样学习在道德教育及亲社会行为领域的研究中曾引起广泛的注意。对榜样模仿问题的研究最突出的

首推班杜拉。

四、 简答题

1、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理论的主要观点(P284)

答: 第1阶段:前道德阶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岁以前,儿童的思维是自我中心的。第2阶段:他律道德阶

段。此阶段大约出现在4、5~8、9岁之间,以学前儿童居多数。此阶段的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只重视行为后果,而不考虑行为意向。第3 阶段:自律道德阶段。自9~10岁以后的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同样的行为,是对是错,除了看行为的结果外,也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 2、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的三个阶段的名称(P315)

答: 1.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 2.确定助人意图阶段。 3.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 3、亲社会行为的早期发展及发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P333)

答: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在很早的年龄就出现。分享、助人、安慰、保护、合作等各种形式的亲社会行为在生命的

第一、二年即已出现。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一致性问题的研究表明,儿童不同类型、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之间的相关相对较低。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跨年龄的一致性问题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表明个体的亲社会性具有相对较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