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σ工具箱

既不怕别人的讥讽,也不怕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是一个使每个人都能提出大量新观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它有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排除评论性批判,对提出观念的评论要在以后进行。 第二、鼓励“自由想象“。提出的观念越荒唐,可能越有价值。

第三、要求提出一定数量的观念。提出的观念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观念。

第四、探索研究组合与改进观念。除了与会者本人提出的设想以外,要求与会者指出,按照他们的想法怎样做才能将几个观念综合起来,推出另一个新观念;或者要求与会者借题发挥,改进他人提出的观念。

#19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在健壮设计方法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顾客需求明确以后,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发出技术含量高、生命力强、适销对路的产品,从根本上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也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仅靠提高现有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或引进仿制先进工业国的产品已不能适应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唯有不断跟踪发展变化的高新技术与发展变化的顾客需求,以顾客需求为牵引不断创新,更快更好地开发出一代又一代满足顾客需求、先进适用、效费比高的产品,才能不断地满足顾客的需要。从产品开发过程来说,急需科学的系统设计方法来指导和支持产品的开发,控制源头质量。田口玄一倡导的三次设计,就是系统设计、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的原理、方法,并开展了大规模的实践,但他没有提出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长期以来,系统设计是健壮设计的薄弱环节。由于系统设计的落后,不但限制了产品的质量水平,也影响了参数设计等稳定性优化设计方法的正确和有效的应用。

近年来,在质量学界的不懈努力下,对系统设计的过程及其一般规律有了深入的理解,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主要有西欧流派的理论、公理性设计原则和解决创造性问题的理论(TRIZ)等。西欧流派的理论认为设计是一个映射的过程;功能的实现过程是能量、材料及信息流的转换;对功能可进行逐层分解;给出了科学的设计流程。公理性设计原则提出了设计的实质和应遵循的原则。TRIZ方法是前苏联从1946年开始,对数以百万计的专利文献加以研究,总结和提炼的技术系统创新规律的体系,在产品的创新方法方面是一个极大的突破。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引进和掌握了先进的自顶向下设计方法后,还通过对自顶向下设计的一般原则与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通用的自顶向下设计方法。以上方法各有千秋,从不同方面揭示了系统设计规律,在质量学界引起强烈关注,并已应用于工程实践,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0 线内质量管理

线内质量管理是为了对生产线上的产品的质量波动进行控制。即使给定了生产工艺,决定了作业条件,由于以下原因,产品的特性值也会产生波动。

·原材料,外购件的波动;

·工艺的变化,工具的磨损,机械的故障等;

·处理的波动;

·操作差错。

对于这样四个波动因素,要求在日常作业中进行质量管理,亦即实时处理的在线质量管理。包括以下三种工作:

1) 工艺的诊断及调节,也称做工艺管理。这种方法是每隔一定间隔进行诊断,如果判断为异常,便寻找原因使其恢复正常,再重新生产。如果判断故障正在渐渐形成,则对工艺进行调节,作预防处理。确定最佳诊断间隔和必要时采用适当的定期维护是两项主要的管理技术。

2) 预测及修正,也可叫做控制,这种方法是对于某种想要控制的计量特性值,每隔一定间隔进行测量。根据所测的值预测生产照原样继续时所生产物品的特性值的平均值。预测值如与目标值偏离,则要改变用于修正的因素,即改变信号因素的水平进行修正。这种方法也称反馈控制,在进行合理的工艺设计中很重要。

3) 检测及处理。也称为检验:就是说对产品逐件地进行测定,其质量特性值若超出标准,便进行返修或报废等等。

线内质量管理也是田口玄一提出的,其特点是:每种措施要以减少质量损失作为目标,进行管理方案的优化,例如最佳诊断与测量间隔,最佳修正值,最佳定期维护周期等。与SPC相比,线内质量管理更加精细,重视预测与修正,强调降低成本。

#21 箱线图

箱线图是利用数据中的五个统计量:最小值、第一四分位数、中位数、第三四分位数与最大值来描述数据的一种方法,它也可以粗略地看出数据是否具有有对称性,分布的分散程度等信息,特别可以用于对几个样本的比较。

#22 谢宁方法

实验设计(DOE)方法一直在发展、丰富和完善,美国人多里安·谢宁(Dorian Shainin)总结了如下七种新的DOE应用技术:

1、 多变图技术

根据以往经验确定影响质量的可能要素,例如工人班次、机床、原材料、工艺变量等,每隔一段时间抽取连续生产的几件产品,按需观察的这些要素的几种情况分别测试质量特性,画成图表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引起波动的原因。

2、零件搜索技术

根据以往经验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可疑零件,随机选取几个好的产品和坏的产品,将坏产品上的可疑零件与好产品上的对应零件进行交换,重新装配后进行质量特性参数的测量、比较、分析,以找到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零件。

3、成对比较技术

随机选取5对以上的好的和坏的产品,用各种方法测试其各种参数并比较其不同之处,以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成对比较技术适用于不可拆卸的产品。

4、变量搜索技术

与零件搜索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逐个替换,进行测试比较,以搜索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主要原因,但变量搜索是针对变量的,而零件搜索则是针对零件的。

5、完全析因技术

采用以上四项技术,寻找出4个以下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按全部因素所有水平的一切组合逐次进行实验,研究这些因素的主效应和相互之间的交互作用,以确定最佳的因素水平匹配方案。

6、 改进效果检查

令B为改进后的工序,而C为改进前的工序。为了验证改进效果,可以设定风险率a(第Ⅰ类风险)和b(第Ⅱ类风险),随机抽取B和C两种产品(样本量由风险率决定),进行假设检验,以确定在规定的风险率下,B产品是否优于C产品。

7、 实验设计的回归分析

对散布数据作出散布图,应用回归理论,诊断出对产品影响大和小的因素,从而找出影响产品质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波动大小,确定各因素的目标值和容差。

#23 新七种QC工具

新七种QC工具可以应用于产品开发各阶段,特别适用于难以得到充分数据的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新QC七种工具的特点是以图形为基础,适于整理不够系统的思路,将各要素间的复杂关系理出头绪,明确地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并按时间先后排序,确定工作计划。

新七种QC工具是:关联图法、亲和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过程决策程序图法(PDPC法)、矢线图法。

#24 因果图

因果图又叫“石川馨图”,也称为鱼刺图、特性要因图等。它是利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寻找影响质量、时间、成本等问题的潜在因素,然后用图形形式来表示的一种十分有用的方法,它揭示的的是质量特性波动与潜在原因的关系。

因果图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l 是对所观察的效应或考察的现象有影响的原因的直观的表示;

l 这些可能的原因的内在关系被清晰地显示出来;

l 内在关系一般是定性的和假定的。

#25 质量损失函数

质量特性的波动(即产品性能相对设计目标值的偏离)是引起质量损失和质量问题的原因,田口博士建立了质量损失函数,以描述质量损失与质量波动之间的关系。

质量损失QL(Quality Loss)是质量特性y的函数。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质量特性对应不同的质量损失曲线。

当产品性能恰好为目标值m时,质量损失最小,相对值可定义为零。产品性能偏离目标值越远,质量损失越大。质量损失函数L(y)的图象为一条曲线,在y=m处有极小值零。假定L(y)在y=m处存在二阶导数,可将L(y)在y=m处展开

成泰勒级数,考虑L(y)=0,L¢(m)=0,并忽略高阶无穷小,L(y)可简化为式中k=L¢¢(m)/2!为不依赖于y的常数。因此质量损失函数的图像在y=m附近近似地等于一条抛物线。

j(y)为一批产品的性能概率分布密度函数,其均值为μ,标准差为σ,则这批产品的质量损失的数学期望为

当随机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N(μ,σ2)时,由(1-8)式可得

L与产品性能方差σ2、平均波动的平方(μ-m)2和损失系数k有关。

σ2和(μ-m)2决定了曲线j(y)的形状与位置, 而k则决定了质量损失函数L(y)的形状。健壮设计的目标有两个,一个目标是使[s2+(m-m)2]最小,即曲线j(y)很陡且均值接近m,另一个目标是使k最小,即曲线L(y)很平坦,从而使产品的质量损失最小。

#26 FMEA和FTA分析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故障树分析(FTA)均是在可靠性工程中已广泛应用的分析技术,国外已将这些技术成功地应用来解决各种质量问题。在ISO 9004:2000版标准中,已将 FMEA和FTA分析作为对设计和开发以及产品和过程的确认和更改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我国目前基本上仅将FMEA与FTA技术应用于可靠性设计分析,根据国外文献资料和我国部分企业技术人员的实践,FMEA和FTA可以应用于过程(工艺)分析和质量问题的分析。质量是一个内涵很广的概念,可靠性是其中一个方面。

通过FMEA和FTA分析,找出了影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各种潜在的质量问题和故障模式及其原因(包括设计缺陷、工艺问题、环境因素、老化、磨损和加工误差等),经采取设计和工艺的纠正措施,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抗各种干扰的能力。根据文献报道,某世界级的汽车公司大约50%的质量改进是通过FMEA和 FTA/ETA来实现的。

#27 Kano模型

日本质量专家Kano把质量依照顾客的感受及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分成三种质量:理所当然质量、期望质量和魅力质量(如下图)

Kano模型 A:理所当然质量。当其特性不充足(不满足顾客需求)时,顾客很不满意;当其特性充足(满足顾客需求)时,无所谓满意不满意,顾客充其量是满意。 B:期望质量也有称为一元质量。当其特性不充足时,顾客很不满意,充足时,顾客就满意。越不充足越不满意,越充足越满意。 C:魅力质量。当其特性不充足时,并且是无关紧要的特性,则顾客无所谓,当其特性充足时,顾客就十分满意。理所当然的质量是基线质量,是最基本的需求满足。 期望质量是质量的常见形式。 魅力质量是质量的竞争性元素。通常有以下特点: l 具有全新的功能,以前从未出现过; l 性能极大提高; l 引进一种以前没有见过甚至没考虑过的新机制,顾客忠诚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l 一种非常新颖的风格。 Kano模型三种质量的划分,为6Sigma改进提高了方向。如果是理所当然质量,就要保证基本质量特性符合规格(标准),实现满足顾客的基本要求,项目团队应集中在怎样降低故障出现率上;如果是期望质量,项目团队关心的就不是符合不符合规格(标准)问题,而是怎样提高规格(标准)本身。不断提高质量特性,促进顾客满意度的提升;如果是魅力质量,则需要通过满足顾客潜在需求,使产品或服务达到意想不到的新质量。项目团队应关注的是如何在维持前两个质量的基础上,探究顾客需求,创造新产品和增加意想不到的新质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