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fang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研究

得水落石出。

五、采访特点分析

从1999年-2003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文本倒推采访可以发现,这些文章在采访方面有一些共同特点:

1、主动性

和其他体裁的新闻作品相比,以“揭丑”为主的调查性报道对记者的主动性要求更高。这是因为,只有做一名行动记者,充分发挥主动性,才能挖掘出内幕新闻,做出轰动的调查性报道。

以1999年的获奖作品为例,该组文章揭露了迈阿密市长选举结果的不公正,列举了选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欺诈、贿赂和无知现象。全文一共7篇,分7次完成了报道。通过这些报道,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优秀的调查性报道记者是如何发挥主动性,挖掘新闻,报道新闻的。

面对市长选举结果的公布,记者职责内的反应应该是报道新闻,可是《迈阿密先驱报》记者选择了质疑选举结果。

面对可疑的贿选操作,一般人会怀疑作为被选举人的政客,可是《迈阿密先驱报》记者不仅将暗箱操作归咎于被选举人,也剖析了选举人当时的错误心态。

面对可能黑白颠倒的选举结果,《迈阿密先驱报》没有仅仅将责任归结到某个人或者某些人身上,而是一步一步地挖掘出了竞选双方、普通选举人、政府雇员、犯人和非赢利组织等各方在市长选举中的违规举动,揭露了迈阿密市选举系统的所有漏洞。

最终,《迈阿密先驱报》通过自己的报道推翻了当时已成事实的选举结果。这一结论来自于普利策新闻奖评审委员会当年给予该组文章的评语。

2、多信源

对于调查性报道来说,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是保证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的前提,也是记者们免予陷入新闻官司的基本手段。

从1995年-2004年的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来看,所有报道都坚持了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即使是对于关键的细节,这些报道也坚持使用多信源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描述。可以说,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在多信源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

以2000年的获奖作品片断为例可以发现,在关键的细节中记者们坚持使用多信源。以下文字节选自该组作品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是从总体上对老斤里事件进行描述:

克恩说,火力平息以后,他,普里斯和另外一个退役军人在下水

21

道中至少发现了七具朝鲜士兵的尸体。

但是肯塔基州邓维尔的普里斯说,他不记得做过类似的搜索或是在下水道中发现过乔装改扮成农民的朝鲜士兵。当问及此事的时候,其他士兵同样无法回忆起曾经在那里见到过朝鲜士兵。

克恩回忆起那时的确发现了一些武器,黑塞尔曼称其他人发现了一把冲锋枪,普里斯则只是听说过关于武器的传言。

在美联社单独采访二十四名幸存者的时候,他们都说不记得有朝鲜军人或者冲向美军的射击。

以上文字在求证美国士兵的开火对象到底是什么人?全部为手无村铁的平民,还是夹杂了使用武器的朝鲜士兵?为了求证这个细节,美联社记者采访了克恩、普里斯、另外一个退役士兵、黑塞尔曼以及24名幸存者。用20多个信源还原一个细节,这个被还原的细节一定是可信的,是非常接近事实真相的。

3、重证据

调查性报道记者调查的过程,本身就是为所报道的事件或现象搜集证据的过程。而体现在文章里,记者们重证据的表现主要有三点。

第一、重视人证。

事件的当事人、目击者以及有评价能力的专家等等,都可以作为支持记者立场的证人。

以2003年的获奖作品为例,当时,《纽约时报》的记者们200次采访工作人员、病人及其家属、36次访问福利院,基本上采访完了所有应该采访的对象。

对读者来书,这样重人证的报道显得更加可信。而对记者来说,一旦遇到新闻官司,这些曾经被采访过的对象都可以作为人证来证明报道的真实性。

第二、重视物证。

在调查性报道采访之前,记者会做大量的案头工作,包括查阅政府记录、档案、法律法规等。

同样以2003年的获奖作品为例,当时,《纽约时报》的记者们查阅了5000页州政府年度检查报告、社会保障制度内容、州档案、法院和法医记录以及精神病和医疗病历。这些文字资料在必要的时候都可以用作物证。

第三、重视故事的证据效力。

当事人的故事本身就是极具说服力的证据。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非常重视用故事来说话。

以2002年获奖作品为例,该组文章的英文原文总字数为18,464

22

字,其中,非常明确的故事包括明确到标题就叫“一个孩子的故事”或者“孩子们的故事”的故事所占的总字数为10,346字。或者说,故事所占比例大概是五成五。这些当事人的故事——大都是孩子们如何惨死的详细个案——对于证明报道的真实性是很有帮助的。

第四章 写作分析

第一节 客观的写作

调查性报道是“揭丑”的报道,因此客观报道新闻,不仅是一般记者的职业要求,更是调查性报道记者自我保护、避免官司缠身的重要手段。

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表现其客观性:

第一、大量引用采访对象的话,大量引证资料。 第二、平衡报道。 一、使用引语和资料

数据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在表现客观性方面所作的努力有多大。

表十一:1999年-2003年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引述

情况概览 获奖时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全文篇幅 Said Show According to Wrote 四种用法 英文原文 使用量 使用量 使用量 使用量 总计 22 7 5 431 16797字 397 9554字 22096字 18464字 24082字 165 205 160 258 15 26 25 58 6 34 18 57 4 27 30 12 190 292 233 385 上表中的“Said”翻译成汉语就是“说”,该动词前边通常是某个人或者是某些人,后边接直接引语或者间接引语。

上表中的“Show”翻译成汉语就是“显示”,该动词前边通常是“records”或者“files”,合起来就是“记录显示”或者是“文件显示”的意思,表示信息的来源。

上表中的“According to”翻译成汉语就是“根据”,该介词后

23

边通常是某个人或者是某个文件,合起来就是“根据某人的说法”或者是“根据某文件记载”的意思,表示信息来源。

上表中的“Wrote”翻译成汉语就是“写道”,该动词前边通常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后边接直接引语或者间接引语。

通过表十提供的数据,我们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推导。

在1999年的获奖作品中,said、show、according to、wrote这四种明确表示消息来源的词语总的使用量与文章的总字数之比约为1/40。

在2000年的获奖作品中,said、show、according to、wrote这四种明确表示消息来源的词语总的使用量与文章的总字数之比约为1/50。

在2001年的获奖作品中,said、show、according to、wrote这四种明确表示消息来源的词语总的使用量与文章的总字数之比约为1/75。

在2002年的获奖作品中,said、show、according to、wrote这四种明确表示消息来源的词语总的使用量与文章的总字数之比约为1/80。

在2003年的获奖作品中,said、show、according to、wrote这四种明确表示消息来源的词语总的使用量与文章的总字数之比约为1/60。

结论:很明显,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非常注重引述采访对象的话和印证资料。平均起来,基本上每60个单词或者说每4-5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表示引用的单词。和我国国内的调查性报道相比,这个频率非常高。

二、平衡报道 在写作过程中,普利策新闻奖调查性报道获奖作品非常注意平衡报道。对于有争议的问题,记者们总是会将表达机会给予所有相关人员,并充分报道各方观点。对于暴露和揭丑为核心的调查性报道来说,这也是记者自我保护,免于陷入新闻官司的手段。

举例来看,在2001年的调查性报道(该组报道揭露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即FDA由于人为原因导致7种不该上市的药品上市,因此给病人们带来了巨大伤害)中,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对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即FDA的评价。原文是这样写的:

?他们已经丢掉了自己的指南针,已经忘记自己到底为谁服务。?得克萨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莱缪尔〃A〃莫伊博士在1995年至1999年期间供职于FDA的咨询委员会。?不幸的是,公众为此付出了代价,

2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