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金言录》略解

但生活中,或听到某人说谁谁念佛最后没往生。第一、此类人或不信佛,或者对专念佛居心叵测,说话未必是真。末法时代,很多人乃至学佛的都会诽谤念佛。所以,不可乱信。应唯信佛语,切不可信违背佛的话。第二、往生与否,只有佛知道。一个凡夫怎么会知道谁往生谁没有往生。所以,不可乱信。第三、死者绝非一心专念佛者。专念佛者古今极少,多数都是杂修。一心专念弥陀者,若不往生,此无是处。

杂修者,平生和临终,弥陀佛光不摄受,诸佛不一起保护,观世音菩萨等二十五大菩萨不一起跟随,一切诸神不一起随从。也就是说,杂修者以不依靠弥陀本愿故,那一切就要依靠自己。所以,善导大师言:“专念佛者,百即百生”。印光大师言:“杂修回向者,百中难得一二。”故,专杂两修的利益岂止是天地之差。专修是依靠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杂修是依靠自己。所以,行者当判断此中的厉害。

如《大经》中,四十八愿中有关往生的愿,弥陀的承诺是不同的。第十八大愿为专修念佛,弥陀对此愿行者的承诺是,你若不生,我不成佛(也就是说,佛负责你往生的一切,佛负责你的必生)。而十九大愿是杂修回向愿,弥陀的承诺是,我临终来接你,佛在此处不说你必生(佛只负责来接你)。在此两愿中,佛的承诺对往生来说起决定性的作用,行者要善加判断。

专修和杂修,其得到的利益,无法比拟。所以,弥陀本意,意在我们专持名号。善导大师言:“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佛是希望我们各个往生,远离苦海。所以,众生当不辜负佛恩,应专称佛名,决定必生。 (九)

【原文】阿弥陀佛示现而言:不论信不信,不谓净不净。一切众生往生,十劫正觉之时,决定南无阿弥陀佛。

【略解】一遍上人于念佛中,阿弥陀佛示现教诲。论往生之根机,与往生决定之法。

因为凡夫对佛法有个通病,也是极愚蠢的思想,认为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所以,古今念佛就一直争论一个信字,争论的不得安宁。

弥陀大愿是摄受一切众生为目标,即包含了一切根机。也可以说不论根机,不论信或怀疑,不论内心清净不清净。人的心是什么样,其人必是什么样。以不论心故,即也不论其人身份,唯论念佛往生。

也就是善导大师说的,南无阿弥陀佛圆满具足往生功德,称名必生。而称名也是阿弥陀佛的本意,即佛意。

龙树菩萨言:“弥陀本愿,称名自归。”

善导大师言:“四十八愿,一一愿言,称名必生。”

【原文】尔时舍离自力我执妄心,领解他力本愿深意。自力诸善不离憍慢,故释: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略解】什么是自力呢?自力就是凡夫自己的看法,不依佛意,自己的一套理论,凡夫只要有自己的理论在。那必然有自力在。即:依据自心分别故,形成了我要怎么念佛才对?念佛要达到清净,念佛要信,念佛要如何如何!以此理论,设置障碍。自己障碍自己往生。并且还自以为是的去障碍别人。

一遍上人经弥陀开示后,领解他力,什么是他力呢?就是弥陀的力。既然是他,即不用自己如何,才可以叫他力。而我们只需要做的是接受他力,怎么接受呢?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大经》言:“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意思是说,始终被自己的自力心干扰纠结的人,因为被自力思想所控制。也就是所谓的自力根性,他很难信称名决定往生。骄慢,意思就是内心纠结着,贪嗔痴干扰。例如:贪恋其它法门,不肯放下,认为自己能出生死。事事把我放在前面,我能如何如何。凡夫的我,就是骄慢。以此骄慢的我故,即形成了被自己的爱好心,欲望心控制,纵然学习佛法,其实他并没有皈依佛,不是顺佛教诲的学,而是顺自己的喜好学,不辨自己的根机,此为修行大忌,即:他不是真信佛,或者是半信。即如此,他对简单的名号,第一、因为内心被欲望控制,他无法老实念佛。第二、以不信佛故,对阿弥陀佛及世尊的话,诸佛的诚证,也必定怀疑,无法确信。

弊,是虚伪的意思,即善导大师所说的,内心狡诈,外表善于道貌岸然。行事多疑,只信自己,不信别人,口蜜腹剑。

懈怠,即喜欢放纵,人的放纵必定是为满足欲望。故都是恶性,而必定不修善行,念佛法门,以一心一向故,自成断恶,自成精进。自成放下,自成定力。故,懈怠之人,无法坚持。

憍慢弊懈怠,其实就是说我们凡夫的根性,如果你被自己的根性操纵,即成我执刚强,无法信佛。很多师兄也在一天到晚,看着好像学佛,其实不是,他是因为感觉神奇,或者求神通。或者喜欢等原因而学,这个不是真学佛,什么是真学佛呢?皈依佛、信佛、顺佛,此名真佛子。善导大师言:佛说如是即如是。即,不得夹杂自己的思想进去,这叫真学佛。净土法门,是彻底佛遵从佛,无论是理论还是行门,无不是顺佛。故,憍慢弊懈怠者,无法信从。

【原文】亦释「三业起行多憍慢」焉。归依无我无人之名号,则无可憍之我,亦无可慢之人。此《大经》说「住空、无相、无愿三昧」。

【略解】善导大师言:三业起行多骄慢,是指自力修行,凡夫内心,必然多起贡高我慢,我能修行,我能放生,我能学佛,我能坐禅。自力行者,多被此所控制,不知不觉中就变这样。本意是修行佛法,却变成了自损损他之行。而专念佛者,此中放舍我心,以无我心故,无自力,此中即自成无我相,无他相等,即无骄慢的我,

《无量寿经》言:住空、无相、无愿。亦说「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矣。极乐既是空无我土也。

【略解】

无量寿经: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此四句话,即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

以无贪嗔痴具足的我故,唯有圆满清净的南无阿弥陀佛。故,佛言:“专念故得往生”。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往生,念佛就必生,念佛就是往生。

【原文】然则名号非青黄赤白色,非长短方圆形,非有非无,总非凡夫可思量之法也。是以三世诸佛称赞「不可思议功德」。

【略解】称名就是称名,南无阿弥陀佛而已,六个字而已。名号无颜色,故,不能看;无形状,故,不能拿;非有非无,故,心不能测量。凡夫的心不是有就是无。其实都是有。诸佛称赞为:不可思议。即,超越凡夫心的范围。

【原文】唯任声称念,则离无穷生死。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法也。 【略解】念佛即可。即,嘴里相续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不顾自心,得远离是非。也不顾念佛理论,还愚者之念佛。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放舍内心分别理论,也即无我、无他、无有法、无有理论,也没有阿弥陀佛。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一遍上人初悟此处时,言:无佛亦无我,南无阿弥陀佛之声而已。 意思就是说,你只要念就行。此外无奥秘。

【原文】《小经》曰「一心不乱」,所言「一心不乱」者即名号也。若名号之外求心者,可云二心杂乱,不可云一心。

【略解】《阿弥陀经》言: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一心不乱。离开南无阿弥陀佛找一心,这已经不是一

心。即,相续念佛,本身就是一心。落实这些很简单,不顾此心,相续专称南无阿弥陀佛即可。再简单来说,如同不知理论的老太太,只知道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没事就念,多多念即可。最最简单的,就是傻乎乎的念即可。鹦鹉八哥,阿公阿婆,都可以轻松念佛,这就是念佛,南无阿弥陀佛而已。 (十)

【原文】「安心」者南无也,「起行」者阿弥陀之三字也,「作业」者佛也;成就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故,三心、四修、五念,皆名号也。

【略解】安心者,即了脱生死大事的意思。世间最大唯生死,那如何安心呢?南无也!南无即皈依、依靠。有依靠了,你自然就安心了。

凡夫一辈子,其实就是在找安心,即安全感,无论任何时候,人都在找安心。人之所以工作赚钱,是因为害怕,怕饿死,怕没面子,怕很多很多。所以,他不安心。人争名夺利,也是为了自己能安心。因为他心不安,所以要争,得到自己想要的,他认为自己得到了,他就安心了。。

其实,凡夫永远不会安心,一直到死。因为他的心安错地方了,他安心的地方恰恰是让他永远会闹心循环的地方。而修行的人也一样的,其实还是为了找安心。但所有的真修行人,在生死没有了断之前,他是绝对不安的,因为他知道生死无常,轮回路险,地狱的可怕。所以,他不安心。

安心,必须有依靠的地方,有你能把自己的心安放的地方,你才能安。例如:凡夫是迷茫的乱争,好似有目标,其实他是稀里糊涂的,他的心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他无处安心。他没有依靠,他要自己拼。

杂修的呢?也没依靠,心不知道放哪里。最后智慧的是诸佛,阿弥陀佛给我们一个安心。祂做我们的依靠,即:一切恐惧,为做大安。有了这个依靠,你就会安心,你不再迷茫,不再害怕,内心会逐渐平复。所以,我们的安心,南无也。阿弥陀为安心法,即念佛。佛,为安心处,为运作者。即,我们皈依祂了,祂就要兑现承诺,负责我们的出生死和成佛等。皈依与被皈依者,两者缺一不可,即成就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故。故,南无阿弥陀佛即安心。

以南无阿弥陀佛具足一切故,圆满无缺,所以,佛所说的一切,包括三心、四修、五念、信愿等皆名号的展开。即,一切说法,都是导归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么,当你已经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无需再离开名号寻找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南无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你,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