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材料二由“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可知,百姓为盗的原因是: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
(5)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从材料一“天下苦秦久矣”可以看出,统治者应该体恤百姓的疾苦;从材料二“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可以看出要整治贪官,减少赋税。
答案: (1)D (2)C
(3)①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 ②所以也就没有时间顾得上廉耻了。
(4)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
(5)整治贪官,减少赋税,要体恤百姓的疾苦。 【点评】通假字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首发) 2.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目的,用意) 3.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5.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6. 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zhé),通“谪”,被发配,被流放。) 省略句
1.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2.广以为然:“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3.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 5.令辱之:“令”后面省略代词“其”,指都尉 6.辍耕之垄上,“辍耕”前省略陈胜
第17页(共26页)
7.(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书的颜值 周立民
①送书给一位教授,是我的《简边絮语》,因为是小巧的精装本、封面也做了一点工艺,引得他大发感慨兼牢骚:“哎呀呀,我写了三十年书,也没有出过一本这么漂亮的书”。我假惺惺地谦虚道:“谁让我书写得没你好,只好把书打扮好一点啦。”其实,书写得好,更需要装扮好。我要补充的是,这绝对不是海豚出版社印制得最美的书,甚至连“之一”都算不上。
②从做董桥开始,海豚出版社给书穿上了五颜六色的华丽衣裳,让它们花枝招展地走进我们的书房。那么多人买董桥,你以为都是为了文字啊,说不一定一多半人读不懂董桥呢,书的装帧让大家心安理得当一个“买椟还珠”者。到印出《一纸平安》时,我认为海豚社已经完成了自己书装上的革命,并迅速刮起了“海豚风”。书不仅仅是传播文明的载体,而且它从头到脚都应当是艺术品,体现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水准。我曾经说过:海豚社这样做书,给了写书人、读书人以尊严。 ③我们都说文化需要积累,图书出版是文化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讲积累,那得积累精华,如果是垃圾,那种积累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一个出版社拿到好的书稿是本事,把好的书稿做好,是更大的本事。只有这样,它才真正为人类文明的大厦添了块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好书相当多,却也是对书的颜值相当不重视的一个出版社。比如重印世界名著,那些封面真让人庆幸原作者都在坟墓中,不然跳出来准挠死设计师。
④说了半天,不要有误解,认为讲书的颜值,就是涂脂抹粉,而且必须得用高档化妆品。非也,一本书的装帧好坏,不在这些,而在于是否“合适”,所谓合适,是装帧与内容的契合,与作者的精神气质契合,与书的种类和用途契合。 ⑤不少出版社编辑,谈到作者、组来的稿子,兴奋和得意得像条龙,真的拿出那本书,又像条软绵绵的虫。每逢看到好稿子被做成那样,我都有种他们暴殄天物的恨恨感。云想衣裳花想容,书的颜值不是虫!
(1)阅读全文,说说第①段写我送一位教授《简边絮语》一事有什么用意? (2)文章②、③两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析作用。
第18页(共26页)
(3)第④段能否筛去?请说说你的理解。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由我送一位教授《简边絮语》一事引出中心论点“书写得好,更需要装扮好”,接着举了海豚出版社出版董桥的书书注重装帧和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世界名著不注重书的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