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各章节习题

C.窦房结 D.房室束 E.浦肯野纤维

36. 决定和影响心肌传导性的因素有 ( ) A.阈电位水平 B.静息电位水平 C.动作电位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 D.离子通道开放的数量和开放的速度 E.细胞直径的大小

37. 心室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其兴奋性的变化可分为 ( ) A.绝对不应期 B.局部反应期 C.相对不应期 D.超常期 E.低常期

38. 决定和影响心室肌兴奋性的因素有 ( ) A.阈电位水平 B.钠通道性状 C.静息位水平 D.钾通道性状 E.钙通道性状

39. 去甲肾上腺素可 ( )

A.增加心肌自律细胞的自律性

B.使心房传导加快 C.使心肌不应期缩短 D.使动作电位时程缩短 E.使心肌收缩增强 40. 等容收缩期的特点是 ( ) A.心室容积不发生变化 B.心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 C.心室内压超过心房内压 D.房室瓣和动脉瓣都关闭 E.心室内压低于动脉内压

41. 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有 ( ) A.搏出量 B.心输出量 C.后负荷 D.射血分数 E.心指数

42. 在心肌收缩能力和前负荷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心肌后负荷可使 ( ) A.每搏输出量减少 B.等容收缩期缩短 C.等容收缩期延长 D.射血速度减慢 E.心室充盈期延长

43. 下列因素使心输出量减少 ( ) A.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兴奋 B.颈动脉窦内压升高

C.切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 D.增加心舒末期容积 E.缺氧、酸中毒

44. 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的原因有 ( )

A.心肌收缩力增强 B.交感神经兴奋 C.回心血量增加 D.前负荷增加 E.后负荷增加

45. 以下因素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 )

A.静脉回流血量减少 B.一定范围内增加心率 C.交感神经兴奋 D.迷走神经兴奋 E.体力劳动

46. 心力贮备包括 ( )

A.收缩期贮备 B.心率贮备 C.舒张期贮备 D.余血贮备 E.心房贮备

47. 真毛细血管的特点是 ( )

A.管壁很薄 B.管壁的通透性大

C.血流缓慢 D.管壁内皮细胞有吞饮功能 E.可周期性收缩和舒张

48. 大动脉弹性贮器的主要作用是 ( )

A.维持一定舒张压 B.产生外周阻力

C.产生收缩压 D.保持血液的连续流动 E.缓冲动脉血压

49. 以下可使动脉血压升高 ( )

A.心肌收缩力加强 B.小血管收缩 C.循环血量增加 D.大动脉弹性加强 E.心输出量减少

50. 在动物实验中以下哪几项可使动脉血压升高 ( ) A.阻断双侧颈动脉血流 B.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C.刺激减压神经 D.注射肾上腺素 E.注射去甲肾上腺素

51. 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的体液因素有 (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抗利尿激素 D.血管紧张素Ⅱ E.组织胺

52.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 ( ) A.心肌收缩力增强,促进静脉回流 B.心输出量加大,可促进静脉回流 C.呼气时,静脉回流加快

D.下肢骨骼肌的交替收缩、舒张可促进静脉回流 E.站立时,促进静脉回流

53. 能引起脉搏图上升支斜率变大的因素有 ( )

A.每搏输出量增加 B.大动脉管壁可扩张性降低 C.外周阻力降低 D.主动脉瓣狭窄 E.外周阻力增高

54. 当人体从卧位转变为立位时,心血管活动的改变包括 ( ) A.心率减慢 B.下肢静脉被动扩张 C.回心血量增加 D.动脉血压降低 E.心输出量减少

55. 右心衰竭时可表现 ( )

A.颈静脉怒张 B.肝肿大

C.下肢水肿 D.中心静脉压升高 E.肺水肿

56. 以下因素可使组织发生水肿 ( )

A.静脉回流障碍 B.心肌收缩无力 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D.淋巴回流受阻

E.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57. 关于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 ( )

A.对心脏有紧张性作用 B.使心率加快

C.使冠脉血流量增加 D.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E.使房室传导加快

58. 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心血管调节的主要结构有 ( ) A.大脑皮层 B.下丘脑 C.中脑 D.延髓 E.脊髓

59. 关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哪几项正确 ( ) A.对正常范围内的血压灵敏 B.是一负反馈调节

C.可将各种范围内血压波纠正到正常水平 D.对搏动性压力变化敏感 E.亦称为减压反射(降压反射) 60. 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是 ( )

A.促进醛固酮的释放 B.促进糖皮质激素的释放 C.使全身微动脉收缩 D.加强缩血管中枢的活动 E.促进近球细胞释放肾素

61. 引起血管舒张的因素有 ( ) A.交感缩血管神经紧张性减弱 B.副交感舒血管神经活动增加 C.交感舒血管神经活动增加

D.交感血管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β2受体 E.交感缩血管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 62. 失血时的心血管反应有 ( )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阻力血管收缩 C.容量血管收缩 D.心率加快 E.醛固酮分泌增多

63. 下列因素可使冠脉流量增加 ( )

A.心肌活动增强 B.心肌中腺苷增加 C.心肌缺氧 D.心率加快 E.心室舒张期延长

64. 脑循环的特点有 ( ) A.耗氧量大

B.因容积固定,血管舒缩受限制 C.二氧化碳可使脑血管舒张 D.颅内压增高时脑血流量增加

E. 脑血流量恒定的调节是平均动脉压在8.0~18.6 kPa(60~140 mmHg)范围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 2.A 3.D 4.B 5.C 6.C 7.D 8.A 9.C 10.B 11.C 12.A 13.B 14.A 15.B 16.C 17.C 18.B 19.A 20.D 21.C 22.A 23.B 24.C 25.A 26.C 27.A 28.B 29.D 30.B 31.A 32.D 33.D 34.B 35.B 36.A 37.B 38.A 39.D 40.B 41.A 42.C 43.C 44.C 45.C 46.D 47.A 48.B 49.C

50.D 51.A 52.D 53.A 54.C 55.D 56.A 57.D 58.A 59.C 60.B 61.D 62.C 63.C 64.A 65.D 66.C 67.A 68.B 69.C 70.A 71.C 72.C 73.B 74.D 75.D 76.A 77.D 78.C 79.C 80.B 81.D 82.B 83.D 84.C 85.B 86.B 87.C 88.D 89.D 90.A 91.B 92.A 93.C 94.C 95.D 96.C 97.A 98.B 99.A 100.B 101.B 102.A 103.A 104.A 105.C (二)多项选择

1.CE 2.AE 3.AB 4.BD 5.CD 6.BD 7.AC 8.BD 9.AC 10.BD 11.BE 12.CE 13.AB 14.CD 15.AC 16.BE 17.AC 18.AD 19.BE 20.DE 21.AE 22.AE 23.CD 24.CD 25.AD 26.DE 27.AD 28.BD 29.BCDE 30.ABDE 31.ACDE 32.ABC 33.ABCD 34.ACD 35.CDE 36.ABCDE 37.ABCD 38.ABC 39.ABCDE 40.ABCDE 41.ABDE 42.ACD 43.ABCE 44.ABCD 45.BCE 46.ABC 47.ABCD 48.ADE 49.ABC 50.ADE 51.ABCDE 52.ABD 53.ABC 54.BDE 55.ABCD 56.ABCD 57.ABCDE 58.ABDE 59.ABDE 60.ACD 61.ABCD 62.ABCDE 63.ABCE 64.ABCE

第四章 呼吸生理

(一)单项选择

1.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A A.时间肺活量 B.肺活量 C.潮气量 D.深吸气量 2.肺总容量等于a

A.余气量加肺活量 B.功能余气量加肺活量 C.功能余气量加潮气量 D.肺活量加潮气量 3.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之差为A A.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B.潮气量×呼吸频率 C.余气量×呼吸频率 D.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

4.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B A.吸气肌收缩 B.胸膜腔密闭 C.呼气肌收缩 D.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5.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D

A.肺活量 B.肺通气量 C.时间肺活量 D.肺泡通气量

6.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加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 ml减少到250 ml则( B) A.肺通气量减少 B.肺泡通气量减少 C.肺泡通气量增加 D.肺通气量增加 7.吸气末肺内压(b )

A.大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 C.等于胸内压 D.小于大气压 8.胸膜腔内压等于D

A.大气压+肺内压 B.大气压+肺回缩力 C.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D.肺内压-肺回缩力 9.呼吸的基本中枢位于C

A.桥脑 B.脊髓 C.延髓 D.中脑 10.某人肺通气量为7.5 L/min,呼吸频率为20次/min,无效腔容量为125/ml,每分心输出量为5 L,他的通气血流比值是 C A.0.8 B.0.7 C.1.0 D.0.9

11.CO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刺激A A.延髓化学感受器

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C.脑桥呼吸调整中枢 D.延髓呼气神经元

12.缺氧对呼吸的刺激主要是通过A

A.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B.直接刺激中枢的呼吸神经元 C.刺激中枢化学敏感区

D.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感受器

13.切断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B A.呼吸幅度减小 B.吸气相延长

C.呼吸频率加快 D.血液CO2张力暂时升高 14.在血液中CO2运输的主要形式是C

A.物理溶解 B.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C.碳酸氢盐 D.与水结合成碳酸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