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

答案:A

16. ( )对教育技术理论发展的三条贡献是:明确提出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从而修正了视听教学“物、感官、具体化”的研究取向;明确界定了视听传播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传播论和早期的系统观念;把对学习者的研究首次纳入教育技术领域的范畴内。

A. 视听传播理论 B. 物理学观念 C. 行为主义理论 D. 信息加工理论

答案:A

17. “教学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所有的职能和资源如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能创造出崭新的、具有独特功能的教学系统。”是对( )内容的重要表述。

A. 教育技术系统观 B. 教育技术物理观 C. 视听教学论 D. 视听传播论

答案:A

18. 我国的电化教育与国外的教育技术的主要区别之处是( )。 A. 开发学习资源 B. 控制教育或教学的过程

C. 两者的目的 D. 研究的对象、领域和方法 答案:D

19.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尽管人的记忆同时出现一系列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把信息组织成( ),不仅可以增加信息摄取量,而且还有助于保持记忆。

A.有意义的组块 B. 形象化内容 C. 相关问题 D. 软件形式 答案:A

20.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该研究的或探讨的是( ),而不是对人的从属方面(行为或认知)进行分割或是还原式地分析。

A. 完整的人 B. 人的元认知 C. 学习的规律 D. 独特品质 答案:A

21. 在考夫曼的系统分析模式中,确定问题方案要进行4项有关的分析,分别是:( )、( )、任务分析、方法和手段的分析。

A. 使命分析 职能分析 B. 内容分析 使命分析

C. 职能分析 活动分析 D. 使命分析 动机分析 答案:A

22. 伊利的教学应用模式有两个特点说明:一是过程的步骤之间的关系是( ),注意过程与过程、步骤与步骤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是运用中的( )与启发性是该过程的指导思想。

A. 非线性的 创造性 B. 线性的 探索性 C. 有机的 可变性 D. 可变的 灵活性 答案:A

第二章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1. 学习是指 “刺激—反应”之间联系的加强。这是( )对学习的界定。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认知主义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建构主义理论 答案:A

2. 学习是指认知结构的变化。这是( )对学习的界定。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认知主义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建构主义理论 答案:B

3. 学习是指自我概念的变化。这是( )对学习的界定。

A. 行为主义心理学 B. 认知主义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建构主义理论 答案:C

4. 人和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学习主要是在有目的的人类( )中进行的,并采用了特定的( )。

A. 社会活动 工具 B. 科学研究 方法 C. 生产实践 语言 D. 改造自然 工具

答案:A

5.( )的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A. 广义 B. 人类 C. 狭义 D. 儿童 答案:C

6. ( )关于学习的观点概括起来,成为学习过程的5个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A. 朱熹 B. 老子 C. 孟子 D. 孔子 答案:D

7. ( )总结并撰写出培养演说家的经验——《演说术原理》,其中提出学习过程的三个循序地步骤:“摹仿,理论,练习”。

A. 昆体良 B. 杜威 C. 柏拉图 D. 苏格拉底 答案:A

8. ( )将心理学概念引入到教育中,提出学习过程划分为4个连续的步骤:“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A. 皮亚杰 B. 赫尔巴特 C. 奥苏贝尔 D. 班杜拉 答案:B

9. ( )基于他的“活动中心论”,提了关于“问题解决”学习过程的5步模式:问题,观察,假设,推理,检验。

A. 杜威 B. 加涅 C. 乔纳森 D. 布鲁纳 答案:A

10. ( )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同时发生的过程:习得、转换和评价。并大力提倡

发现式教学。

A. 杜威 B. 加涅 C. 乔纳森 D. 布鲁纳 答案:D

11. ( )基于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提出行为学习的4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A. 皮亚杰 B. 赫尔巴特 C. 奥苏贝尔 D. 班杜拉 答案:D

12. 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的关系不是简单的S→R,而是S→AT→R,AT是主体同化刺激S于结构T的结果,A是大于1的系数。这是( )提出的学习的心理过程。 A. 皮亚杰 B. 赫尔巴特 C. 奥苏贝尔 D. 班杜拉 答案:A

13. ( )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工具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A. 维果斯基 B. 赫尔巴特 C. 奥苏贝尔 D. 布鲁姆 14.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项目,且保留时间( ),一般通过复述(如,不出声的心理重复),使短时记忆的保留时间延长。 A. 约20秒 B. 约30秒 C. 约40秒 D. 约50秒 答案:A

15. 在维果斯基看来,首先,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 )相结合的过程,是由结构的改变,到最终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的过程。第二,强调活动心理结构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第三,强调( )结构,认为新知识必须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 A. 量变与质变 内部心理 B. 内心与环境 学习知识 C. 理论与实践 分析问题 D. 具体与抽象 教学组织 答案:A

16. 一般认为,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 )策略和( )管理策略三部分。 A. 组织 资源 B. 元认知 资源 C. 计划 组织 D. 研究 元认知 答案:B

17.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决定着学生是否去持续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具有( )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而具有( )的学生一旦达到了目的,学习动机便会下降,并往往采取避免失败的做法,会选择没有挑战性的任务。 A.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C. 外部动机 外部动机 D. 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 答案:A

18. 学习风格的构成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心理性层面、生理性层面和社会性层面。其中,心理性层面有可以分为3种成分:( )。

A. 生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 B.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 C. 社会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 D. 社会成分、生理成分、情感成分 答案:B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认知策略关注的是一个人如何形成关于自己学习的元认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注意策略)和调节策略。

B. 元认知策略是指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之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的方法,如组块、选择要点、列提纲等。 C. 元认知策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应用已有的认知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结构化,这类策略有想象、类比等。

D. 元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 答案:A

20. 学习风格的生理性层面是指( )。

A. 学习风格的意志成分,如坚持性、是否善于言语表达、是否动手操作等。 B. 学习风格的情感成分,如学习兴趣、态度、焦虑、价值观等。

C. 学习风格的生理倾向成分,如对学习环境中声音、光线、温度、学习时间及不同感觉通道的偏爱等。

D. 学习风格的社会倾向成分,如喜欢独立或结伴学习、竞争和合作学习等。 答案:C

21. 附属内驱力是指( )。

A. 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开始,日益显得重要,成为成就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B. 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C. 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一般说来,这种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

D. 最初只是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要通过个体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才能真正表现出来,才能具有特定的方向。 答案:B

22. 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 )

A. “教学是教师引起的、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B. “教学是在教育目标的规定下,教师的教与学生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C. “促进学是教的唯一的、固有的目的。…学是教的成就的唯一可行的测量标准。…只有当教本身能有效地操纵制约着学习的那些心理学变量时,教才会有效。”

D. “所谓教学乃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答案:C

23. 狭义的和广义的促进学习过程的基本区别在于( )。 A. 对信息传播过程和传播的内容的规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