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卷合集)马鞍山市2018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模拟10套试卷合集可编辑

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本卷共有30个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

B.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 C.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

D.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除了通讯中断外还会有

①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的人可能看到美丽的极光②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④影响月相圆缺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按到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金星、地球、火星 B、火星、土星、木星 C、金星、水星、地球 D、木星、海王星、天王星 4、关于太阳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

A.许多地方降水的年际变化与太阳黑子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 B.黑子多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太阳活动会影响地球磁场,干扰有线通讯 5、下列城市中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A.武汉 B.拉萨 C.乌鲁木齐 D.重庆 6、下列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条件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自转方向适宜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7、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地球表面的昼夜现象B.昼夜长短的变化C.昼夜更替现象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8、地球公转产生了

A.昼夜更替B.地方时C.物体方向的偏移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9、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 )

A.季节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昼夜长短相同D.地方时相同

读“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图层的划分”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 B.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C.②是软流层 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1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莫霍界面附近 B.上、下地慢之间 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 D.内、外核之间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在夏季,湛江的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如左上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13.拉萨郊区农民在冬季给蔬菜大棚覆盖黑色尼龙主要目的是对应右上图中 A.增强A,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B.阻止B,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C,提高夜间的温度 D.增强D,增强作物水、分蒸腾 14.下列各自然现象中,主要由右上图中A产生的是

A.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B日落后的黄昏和日出前的黎明,天空仍是明亮的 C.多云夜晚的气温比晴天的夜晚低D.初冬时节,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 15、对流层热量的主要是

A、吸收太阳辐射B、臭氧的吸收作用C、地面的反射作用D、地面辐射 16,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光的

A、吸收作用B、反射作用C、散射作用D、大气逆辐射作用

17、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仍明?亮的原因是

A.大气的散射作用B.大气的反射作用C.大气的吸收作用D大气的保温作用 18、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一式是什么

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 19、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地区的冷热不均 B、高空和地面温度的差异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 20、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热力环流 B.大气环流 C.三圈环流 D.季风环流 2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B、陆地与海洋的差异C、地势地形的差异D、地球表面受热不均 22、下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 )

23、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

24、气旋控制地区,天气会呈现

A、寒冷干燥B、高温大风C、炎热干燥D,温和多雨 25、下列渔场的形成,与暖流无关的是

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C、秘鲁渔场D、纽芬兰渔场 26、下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的是

27、下列各图反映的地理现象,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28、下列岩石,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侵入岩B、沉积岩C、喷出岩D、变质岩 29、形成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水分B、热量C、地貌D、海陆差异

30、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B.地理环境各要素不能单独存在和发展

C.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 D.地理环境各要素乃至整个环境系统的特征完全,一致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4个小题,共40分,请在相应位置作答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2017年12月,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强降温和大范围雨雪天气,局部地区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雪。下图是“我国北方及周边地区2017年12月某时天气形势示意图”

.

(1)A处是_________〔高或低)气压中心,在其控制下,易出现 _______天气。(2分)

(2)B地的风向是______B、C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说明你的理由。(4分)

(3)此时,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是______,该天气系统过境后,北京的气温、气压变化状况是_______。(2分) (4)这次灾害性天气,对当地农牧业生产有哪些影响?(2分) 32、读右上图“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C___________ (2). B地成山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某些方面A, B两处的_____处,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D处的地质构造在成因上相似的是______(多项选择) A.渭河谷地B.长江三峡C.吐鲁番盆地D.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3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