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一章_教育与教育学

4.义务教育 5.智育

6.美育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的小学出现于( )

A.殷周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代 D.汉代

2.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

A.古埃及 B.我国夏代 C.我国商代 D.公元前8至7世纪的欧洲

3.1919年,小学教育机构统称为小学校,义务教育年限一般为( )年。

A.9年 B.6年 C.4年 D.2年

4.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立法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是在( )。

A.1957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92年

9.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规律 B.教育原则 C.教育目的 D.教育任务

1O.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决策者的观念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政治制度 D.社会需求

1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

A.劳动学说 B.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剩余价值理论 D.唯物史观

12.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

A.教育的规律 B.教育的任务 C.教育的内容 D.教育的性质

13.( )中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

5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4.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

A.实践能力 B.健康体魄 C.创新精神 D.高水平的智力

15.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

A.实践能力的培养 B.想像能力的培养

C.创新能力的培养 D.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多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 )。

A.导向的功能 B.调控的功能 C.评价的功能 D.选择的功能

E.制约的功能 2.“社会本位论”强调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需要的人的教育目的观,其代表人物有(’)等。

A.战国时期的荀子 B.战国时期的孟子 C.法国的孔德

D.德国的那托尔普 E.德国的赫尔巴特

3.教育目的是( )。

A.只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发挥作用 B.教育行动的先导

C.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D.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本质需求

E.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8.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通常有( )。

A.六三学制 B.弹性学制 C.交叉学制 D.五四学制 E.九年一贯制 9.《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

6

A.发展基础教育 B.鼓励职业教育 C.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D.强调学历教育 E.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0.我国义务教育具有( )的特征。

A.基础性 B.普遍性 C.全面性 D.’义务性 E.职业性

四、填空题

1.________是我国第一个经政府正式颁布而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学制,史称“癸卯学制”。

2.建国后,________就成为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并从________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1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____的教育。

13.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____,是一种精神状态。

14.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________的总目标为指导,即“以________为核心,以________与________为重点”。

15.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________。

五、判断题

1.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1904年。( )

2.在我国,近年来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联系减弱。( )

3.义务教育实质就是普及教育。( )

4.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义务教育。( )

7.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

七、论述题

1.为什么说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在新形势下怎样落实我国的教育目的?

7

3.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4.《教育法》第五条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党的教育方针你是如何理解的?

小学教育学考试试题精选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儿童个体的发展

2.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3.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4.内发论

5.外铄论

6.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8.发展的年龄特征

9.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 )。

A.外铄论的观点 B.内发论的观点 C.多因素论的观点 D.综合论的观点

5.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其典型的代表人物是( )。

A.格塞尔 B.弗洛伊德 C.威尔逊 D.华生

6.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其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华生

7.个体人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的规律,心理的发展总是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这是指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 )。

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