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①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 平公曰:“安③有为人臣而戏④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⑤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 阳⑥;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⑦昧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炳烛]炳,点燃。炳烛,使动用法句式,义为“把蜡烛点燃”。[臣]瞎眼的臣子。师旷是个瞎子,故这样自称。[孰与]一种固定格式,主要用来表示比较,当“比??怎么样”讲。[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暮: ②戏: ③闻: ④善: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臣闻之 B、如日出之光 C、默而识之 D、学而时习之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言句子
4、这则短文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二、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①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③,尝乘间④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⑤;世人患⑥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在至者。疵⑦病不必待人指摘⑧,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顷岁]近年来。[孙莘老]即孙觉,字莘老。[乘间]乘着间隙,乘机。[患]毛病、弊端(在于)。[疵]小毛病。[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尝: ②工: ③过: ④疵: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①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②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 ③多作自能见之( )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
三、孟母戒子
孟子①少时,诵②,其母方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⑥其织,以此戒⑦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注释:[诵]背诵。[辍(chu?)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諠(x u ān)]遗忘。[裂]割断。[戒]警告。 练习:
1、解释各组加点词的含义
①孟子辍然中止 ( ) 处士笑而然之( )
②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 ) 何有于我哉?( ) 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横线上
①失: ② 此: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 A、呼而问之 B、以此戒之 C、多作自能见之 D、自是之后
四、凿壁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