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的服务和管理机制;
(2)在建设中应把握生态原则,提高居住的环境绿化,保证绿地率,营造景观优美、贴近自然、设施齐全、功能合理的生态型居住区;
(3)逐步改变目前区内的村庄模式,打破地域村界限制,统一规划建设住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区存量土地的使用率。
3、住宅建设发展目标与策略
(1)发展目标:落实城镇发展目标,实现“生态宜居城镇”,构建和谐社区。
(2)发展策略:完善并适当超前布置居住区配套设施,将住房发展与城镇服务体系、交通体系、绿地系统的发展联系考虑,建设健康、方便、优美的居住社区;充分考虑文化、地理背景,继承和发扬太平镇的特色;全面推动住房质量提升,大力推广“四新”成果,注重中小套型设计研究,全面提高住房的安全性能、适用性能、环境性能和经济性能。
4、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面积434.4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21.41%。镇区居住人口14.5万人,农村人口2.5万。规划居住用地形成5个城镇居住片区和3个农村居住片区。在岚济路以北,新济邹路以南区域为居住用地聚居区,规划四处居住片区,剩余村庄合并改造设置了三处集中居住用地。
居住片区一:幸福河路、岚济路、兴港路、富北路围合的区域,规划用地面积80.07公顷,居住人口3.1万人; 居住片区二:兴港路、岚济路、沿河路、富北路围合的区域,规划用地面积87.41公顷,居住人口3.4万人; 居住片区三:岚济路、兴太路、福佑路、沿河路围合的区域,规划用地面积36.19公顷,居住人口1.2万人; 居住片区四:幸福河路、富北路、兴太路、铁南路围合的区域,规划用地面积110.27公顷,居住人口4.2万人; 居住片区五:富中路、兴太路、新济邹路围合的区域,规划用地面积120.46公顷,居住人口2.6万人。 皇甫农村社区:位于西横河村,规划用地面积45.81公顷,居住人口0.5万人; 里彦农村社区:位于尹家沟村南,规划用地面积67.34公顷,居住人口1万人; 亢阜农村社区:位于南亢村北,规划用地面积55.07公顷,居住人口1万人。
表20. 规划居住组团、社区一览表
居住片区名称 居住用地面积(ha) 居住片区一 居住片区二 居住片区三 居住片区四 居住片区五 小计 皇甫农村社区 里彦农村社区 亢阜农村社区 小计 80.07 87.41 36.19 110.27 120.46 434.4 45.81 67.34 55.07 168.31 位置 幸福河路、岚济路、兴港路、富北路围合的区域 兴港路、岚济路、沿河路、富北路围合的区域 岚济路、兴太路、福佑路、沿河路围合的区域 幸福河路、富北路、兴太路、铁南路围合的区域 富中路、兴太路、新济邹路围合的区域 西横河村 尹家沟村南 南亢村北 居住人口(万) 3.1 3.4 1.2 4.2 2.6 14.5 0.5 1 1 2.5 (四)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
1、用地现状
(1)行政办公用地:镇政府位于岚济路与幸福河路交叉口东北,其它行政管理机构沿岚济路两侧分布,主要有工商行政管理局、邹城刑警、群众服务中心、交通管理所等,太平镇粮所位于兴太路东侧,总用地面积9.75公顷。 (2)中小学校用地:镇区较为集中的学校位于兴太路两侧,有太平镇中学和太平镇中心小学;其它中小学校位于镇区外较多人口的村庄内,总用地17.21公顷。(详见表30.太平镇现状中小学一览表)
(3)医疗卫生用地:太平镇卫生院位于兴太路西侧;村庄卫生所设置比较完善,总用地面积10.15公顷。 (4)社会福利设施用地:太平镇敬老院位于兴太路西侧,太平广场东临,用地面积1.12公顷。
2、存在问题:用地布局松散,现状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主要沿交通要道分布;缺少体育设施和文化设施。 3、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规划
30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101.11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4.96%。公共设施规划分为两级配套,镇区级和片区级。镇级公共设施包括行政办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研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