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气候类型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终年温和湿润 分布地区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地区 中纬度40-60度的大陆西岸 夏季温和,降水稍多,冬季寒冷干燥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中部和北部 气候特征 夏季短暂温和,冬季漫长而严寒,终年降水极少 分布地区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格陵兰岛和南极大陆 四、寒带气候或极地气候 五、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安第斯山等。
六、学习方法:1、本章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世界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的各三大规律要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一对应分析。2、世界气候类型要用比较法来学习,认真查阅图表:如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的异同点;亚热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异同点;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异同点。3、了解热带雨林气候的功能,热带草原气候的动植物,地中海气候的硬叶林和旅游,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部景观差异,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南北极地区的动物,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对称特点。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 第一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一、不同类型的国家:200个国家和地区
1、面积上: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梵蒂冈 2、人口上:中国、印度、美国、梵蒂冈 3、社会制度上:社:中越朝古;资:美英法 4、地区:格陵兰(丹麦)、百慕大地区 二、分布特点
1、划分标准: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半球分布:发达国家:北半球;发展中国家: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
3、大洲分布:发达国家: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4、南北对话、南南合作、五项原则 三、发展差异
1、发展差异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
2、差异表现:?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占世界人口80%发展中国家只占世界22%的国民生产总值,发达国家却相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工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不同。 3、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巴西、东南亚国家。
第二节 国际合作
一、国际间的矛盾和与冲突:
1、 原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 表现:见课本P92图
二、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世界三大问题: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污染 三、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能说明P42的图
第三节 国际组织
1、意义:重要工具、纽带和桥梁
2、联合国:记5 大常任理事国与总部、了解六大机构。
3、WTO、奥委会、红十字会:记总部所在地,了解宗旨和职能及认别标志。 4、其它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
七年级下册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 洲名的由来
2、 亚欧大陆的的含义 3、 亚洲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2)半球位置,(3)海陆位置 二、地形: 1、 亚洲:(1)类型上: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2)起伏上: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上:中部高四
周低;(4)最典型的特色地形:大陆东侧和东南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排列的群岛 2、 欧洲:(1)平均海拔最低的洲;(2)地面起伏较小;(3)地形类型: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两侧(4)典型地
形:冰川地貌广布 三、气候
1、 亚洲:(1)类型:除温带海洋性气候缺失外,其它气候类型都有
(2)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特征显著?季风气候典型
2、欧洲:(1)类型上: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
(2)特点:?温带气候占优势?海洋性气候特征典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特征显著
四、河湖: 1、河流:(1)主要河流:长江、湄公河等
(2)河网特点:放射状分布;内流区面积广大
2、湖泊:课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