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子传递链抑制剂(能阻断电子传递链中某一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a、b、c、e
第七章《脂化学及脂类代谢》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b、c、c、e、e、 c、d、b、a、b、 b、c、a、d、a、 c、b、a、c、bc、 二、填空题
-
1、脂肪消化产物、糖酵解途径产生 2、2 3、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4、乙酰CoA 5、6、7 6、线粒体内膜内侧 7、131、129 8、肉毒碱、柠檬酸 9、乙酰CoA、NADPH、ATP和HCO3 10、内质网膜、线粒体 11、脂酰肉毒碱、脂酰肉毒碱、脂酰CoA 12、辅酶A、酰基载体蛋白、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作脂酰基载体 13、脂酰辅酶A、FAD 14、脂酰辅酶A脱氢酶、β羟脂酰CoA脱氢酶、129、16 15、脱氢、水化、脱氢、硫解 16、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成酶、TCA、脱氢、TCA 三、判断题
+、+、×、×、×、 ×、×、×、×、×、 +、×、+、×、+、 +、+、×、+ 四、名词解释
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在一系列酶催化下,先行活化,然后在α-碳原子与β-碳原子间断裂,每次均生成一个含二碳单位的乙酰CoA和较原来少二个碳单位的脂肪酸,如此不断重复进行的脂肪酸氧化过程称为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脂肪酸的α-氧化作用:脂肪酸在一些酶的催化下,其α碳原子发生氧化,结果生成一分子CO2 和比原来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这种氧化作用称为脂肪酸的α-氧化作用。
脂肪酸的ω-氧化作用:脂肪酸在混合功能氧化酶等酶催化下,其ω碳(末端甲基碳)原子发生氧化,先生成ω-羟脂酸,继而氧化成α,ω-—二羟酸的反应过程称为脂肪酸的ω-氧化作用。 五、问答及计算题
1、?糖类在体内经水解产生单糖,像葡萄糖可通过有氧氧化生成乙酰CoA,作为脂肪酸合成原料合成脂肪酸,因此脂肪也是糖的储存形式之一。
?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可转变为磷酸甘油,也作为脂肪合成中甘油的来源。 2、1mol14C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ATP数为: C13H27COOH+7CoASH+ATP+6FAD+6NAD+6H2O O ‖
7CH3CSCoA+AMP+PPi++6(NADH+H)+6FADH2
7×12+6×3+6×2-2=112 mol
3、不是β-氧化的逆转。区别在于:
区别要点 脂肪酸从头合成 脂肪酸β-氧化
细胞内进行部位 胞液 线粒体 酰基载体 ACPSH CoASH 二碳单位参与或断裂形式 丙二酸单酰CoA 乙酰CoA 电子供体或受体 NADPH+H
+
+
+
FAD、NAD
+
转运机制 柠檬酸穿梭 肉毒碱载体系统
(运送乙酰CoA线粒体——胞液) (运送脂酰CoA胞液——线粒体)
对HCO3和柠檬酸的需求 需要 不需要 所需酶 7种 4种
-
41
4、因为动物体内没有能进行乙醛酸循环所需的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合成酶,不能进行乙醛酸循环,不能实现脂肪酸向琥珀酸的转化,进而不能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糖。 5、?1mol三硬脂酰甘油可水解为1mol甘油和3mol硬脂酸
?1mol甘油彻底氧化分解可产生22molATP
① 甘油 α—磷酸甘油 消耗1molATP
② α—磷酸甘油 DHAP 生成1molNADH+H ③ DHAP 3—磷酸甘油醛
④ 3—磷酸甘油醛 1,3—2—磷酸甘油酸 生成1molNADH+H ⑤ 1,3—2—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 生成1molATP ⑥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⑦ 2—磷酸甘油酸 PEP+H2O
⑧ PEP 丙酮酸 生成1molATP ⑨ 丙酮酸 乙酰CoA 生成1molNADH+H
⑩ 乙酰CoA 经TCA彻底氧化分解 生成3mol NADH+H 1molFADH2
1molATP
(或12molATP)
因为1mol NADH+H氧化磷酸化可生成3molATP
1mol FADH2氧化磷酸化可生成2molATP
所以共产生ATP数为 6×3+1×2+1+1+1-1=22molATP (3)1mol硬脂酸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ATP数为:
C17H35COOH+9CoASH+ATP+8FAD+8NAD+8H2O O ‖
9CH3CSCoA+AMP+PPi+8(NADH+H)+8FADH2 9×12+8×3+8×2-2=146 mol
(4)3mol硬脂酸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ATP数为:146×3=438 mol
(5)共产生ATP数为:22+438=460mol
6、肉毒碱酰基转移酶Ⅱ遗传缺陷会导致脂肪酸不能进入到线粒体内被氧化,导致肌肉
组织不能利用脂肪酸作为燃料分子产生能量。当饥饿时由于缺乏食物性糖的氧化,能量的获取受到进一步限制,故症状会加剧。
+
+
+
++++
第八章《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的代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e、a、c、b、d、 c、b、b、b、b、 a、a、c、b、d a、 二、填空题
1、必需氨基酸 2、α-酮戊二酸、三羧酸循环 3、丙酮酸、酵解途径 4、谷氨酰胺、丙氨酸 5、γ-氨基丁酸、抑制性神经递质 6、肝 7、氧化分解为CO2和H2O、生成糖和脂肪、合成新的氨基酸 8、尿
42
苷酸(UMP) 9、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NH3、天冬氨酸 10、磷酸吡哆醛 11、丙酮酸、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 三、判断题
+、×、+、 四、名词解释
硝酸还原作用:将NO3、NO2还原为NH3的作用。
-
-
氨的同化:由氮素固定的氨和硝酸还原生成的氨转变为含氮有机物的作用。
转氨作用:由一种AA把它的分子上的氨基转移至其他α-酮酸上,以形成另一种AA。 五、问答及计算题
1、(1)脱氨基作用:氧化脱氨、非氧化脱氨(还原脱氨基作用、水解脱氨基作用、脱水脱氨基作用、脱硫氢基脱氨基作用、氧化—还原脱氨基作用、解氨酶催化的脱氨基作用、脱酰氨基作用、联合脱氨作用)
(2)脱羧基作用 (3)羟化作用
NH3的去向:(1)排氨作用(2)尿素循环
α-酮酸的去向:(1)氧化途径(2)变为糖和脂肪(3)用于合成新的氨基酸。 2、谷氨酸 α—酮戊二酸 1molNADH+H
琥珀酰CoA +GDP+Pi 琥珀酸+GTP+CoASH 1molATP 琥珀酸 延胡索酸 1molFADH2 延胡索酸 苹果酸
苹果酸 草酰乙酸 1molNADH+H草酰乙酸+GTP PEP+CO2+GDP(PEP羧基激酶) —1molATP PEP 丙酮酸 1molATP 丙酮酸 乙酰CoA 1molNADH+H乙酰CoA CO2+H2O 12molATP
合计:27molATP
+ +
+
+
α—酮戊二酸 琥珀酰CoA 1molNADH+H
第九章《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第十章《核酸的生物合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e、b、c、b、 a、c、b、d、a、 c 二、填空题
1、CO2、天冬氨酸、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 2、次黄嘌呤核苷酸 3、UMP 4、UTP、dUMP 5、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 6、RNA引物、10个核苷酸 7、DNA、dNTP、(病毒)RNA 8、3ˊ,5ˊ-磷酸二酯键、ATP 9、DNA聚合酶Ⅲ、DAN聚合酶Ⅰ、DNA聚合酶Ⅰ 10、5ˊ→3ˊ聚合酶、3ˊ→5ˊ外切酶 11、5ˊ→3ˊ聚合酶、3ˊ→5ˊ外切酶、5ˊ→3ˊ外切酶 12、单磷酸核苷酸、二磷酸核苷酸、三磷酸核苷酸 13、次黄嘌呤、鸟嘌呤核苷酸 14、细胞核、胞液、核糖体 15、DNA聚合酶Ⅲ全酶 16、嘌呤核苷酸 17、Pribonow box、TATAT 18、5ˊ→3ˊ19、α2ββ′ωσ、ωσ、启动子
43
三、判断题
+、×、×、×、+、 +、×、×、×、+、 ×、×、×、+、+ 四、名词解释
复制:是亲代双链DNA按碱基配对原则,准确形成两个相同核苷酸序列的子代DNA分子的过程。两条DNA链都可作为复制的模板。
转录:是以一条DNA链为模板,将DNA链上储存的遗传信息按碱基配对原则准确转换成互补的mRNA的过程。
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将mRNA上的遗传信息转换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半保留复制:DNA复制时,亲代DNA的双螺旋先行解旋和分开,然后以每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在这两条链上各形成一条互补链。这样,从亲代DNA的分子可以准确的复制成2个子代DNA分子。每个子代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是从亲代DNA来的,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这叫做半保留复制。
逆转录:指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基因突变:基因组DNA的碱基顺序发生突然而永久性的改变。
复制原点: ori 或o,DNA分子复制的特定位置,是一段指示复制起始的序列,多富含A、T的区段。 复制叉:复制中的DNA分子,未复制的部分是亲代双螺旋,而复制好的部分是分开的,由两个子代双螺旋组成,复制正在进行的部分叫做复制叉。
复制子:基因组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每个复制子含有控制复制起始的起点,可能还有中止复制的终点。
启动子:指位于DNA分子上, 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终止子:在DNA分子上(基因末端)的终止转录的特殊碱基顺序。
转录后加工:在转录中新合成的RNA往往是较大的前体分子,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修饰,才转变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成熟的RNA分子,这一过程称为转录后的加工。
转录本(初级转录产物):以DNA模板起始位点到终止位点合成的一条完整的RNA称为转录本。 外显子:在mRNA上出现并代表PRO的DNA序列。 内含子:在mRNA上消失的DNA序列。 五、问答题
1、由核糖核苷酸在NDP水平上经2′位去O原子还原为dNDP。
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系Mg2
+
+
+
NDP+NADPH+H dNDP+NADP+H2O
2、首先合成dUMP,其合成途径为: (1)dUMP可来自dUDP、dUTP的水解:
核苷酸酶
dUDP+H2O dUMP+Pi
dUTP酶
dUTP+H2O dUMP+PPi (2)dUMP可来自于dCMP的脱氨作用
dCMP脱氨酶
dCMP+H2O dUMP+NH3 然后由dUMP甲基化生成dTMP:
dTMP合成酶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