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铁碳合金金属学与热处理崔忠圻课后答案.docx

金属学与热处理第二版(崔忠圻)答案

第四章 铁碳合金

4-1 分析Wc=0.2%,Wc=0.6%,Wc=1.2%,的铁碳合金从液态平衡冷却至室温的转变过程,用冷却曲线和组织示意图说明各阶段的组织,并分别计算室温下的相组成物及组织组成物的含量。

答:

Wc=0.2%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

转变过程:

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中按匀晶转变析出δ铁素体,L?δ,组织为液相+δ铁素体

2)液态合金冷却至包晶温点(1495℃),液相合金和δ铁素体发生包晶转变,形成奥氏体γ,L+

δ?γ,由于Wc=0.2%高于包晶点0.17%,因此组织为奥氏体加部分液相。

3)继续冷却,部分液相发生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γ,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4)当合金冷却至与铁素体先共析线相交时,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α,组织为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

5)当合金冷却至共析温度时,奥氏体碳含量沿铁素体先共析线变化至共析点碳含量,发生共析转变γ?α+Fe3C,此时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

6)继续冷却,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中的铁素体都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

组织含量计算:

组织含量计算:Wα(先)=(0.77-0.2)/(0.77-0.0218)×100%≈76.2%,

Wp=1- Wα(先)≈23.8%

相含量计算:Wα=(6.69-0.2)/(6.69-0.0218)×100%≈97.3%,

W Fe3C= 1- Wα≈2.7%

Wc=0.6%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

转变过程:

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处按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L?γ,组织为液相+奥氏体。 2)继续冷却,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3)当合金冷却至与铁素体先共析线相交时,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铁素体α,组织为奥氏体+先共析铁素体

4)当合金冷却至共析温度(727℃)时,奥氏体碳含量沿铁素体先共析线变化至共析点,发生共析转变γ?α+Fe3C,此时组织为先共析铁素体+珠光体

5)珠光体中的铁素体都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先共析二次渗碳体+珠光体 组织含量计算:

组织含量计算:Wα(先))=(0.77-0.6)/(0.77-0.0218)×100%≈22.7%, Wp=1- Wα(先)≈77.3%

相含量计算:Wα=(6.69-0.6)/(6.69-0.0218)×100%≈91.3%, W Fe3C= 1- Wα≈8.7%

Wc=1.2%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

转变过程:

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处按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L?γ,组织为液相+奥氏体。 2)继续冷却,直至消耗完所有液相,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组织。

3)当合金冷却至与渗碳体先共析线(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时,从奥氏体中析出先共析二次渗碳体,组织为奥氏体+先共析二次渗碳体

4)当温度冷却至共析温度(727℃)时,奥氏体碳含量沿溶解度曲线变化至共析点碳含量,发生共析转变γ?α+Fe3C,组织为珠光体+先共析二次渗碳体

5)珠光体中的铁素体都将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忽略不计。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先

共析二次渗碳体+珠光体 组织含量计算:

组织含量计算:W Fe3C(先)=(1.2-0.77)/(6.69-0.77)×100%≈7.3%, Wp=1- W Fe3C(先)≈92.7%

相含量计算:Wα=(6.69-1.2)/(6.69-0.0218)×100%≈82.3%, W Fe3C= 1- Wα≈16.7%

4-2 分析Wc=3.5%,Wc=4.7%的铁碳合金从液态到室温的平衡结晶过程,画出冷却曲线和组织变化示意图,并计算室温下的组织组成物和相组成物。

答:

1、Wc=3.5%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 转变过程:

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中按匀晶转变析出奥氏体,L?γ,组织为液相合金+奥氏体。

2)当合金温度冷却至共晶温度(1127℃)时,液相合金中的含碳量变化至共晶点,液相合金发生共晶转变L?γ+Fe3C,组织为共晶莱氏体Ld+奥氏体。

3)温度继续降低,匀晶奥氏体和莱氏体中的奥氏体将析出二次渗碳体。所以组织为:奥氏体+莱氏体+二次渗碳体。

4)当温度降低至共析温度(727℃),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变化值共析点,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γ?α+Fe3C,组织为珠光体(低温莱氏体L’d)+二次渗碳体。

5)继续冷却,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将会析出按此渗碳,但数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珠光体(低温莱氏体L’d)+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 组织含量计算: 组织含量计算: 相含量计算:

2、Wc=4.7%的转变过程及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含量计算 转变过程:

1)液态合金冷却至液相线处,从液态合金中按匀晶转变析出粗大的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L≒Fe3CⅠ,组织为液相合金+ Fe3CⅠ。

2)当合金温度冷却至共晶温度(1127℃)时,液相合金中的含碳量变化至共晶点,液相合金发生共晶转变L≒γ+Fe3C,组织为共晶莱氏体Ld+ Fe3CⅠ。

3)温度继续降低, 共晶莱氏体中的奥氏体将析出二次渗碳体,组织为:莱氏体+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

4)当温度降低至共析温度(727℃),共晶莱氏体中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变化至共析点,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γ≒α+Fe3C,此时组织为:珠光体(低温莱氏体L’d)+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

5)继续冷却,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将会析出三次渗碳体,但数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室温下的组织为:珠光体(低温莱氏体L’d)+ 渗碳体(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 组织含量计算:

组织含量计算:WL’d={(6.69-2.11)/(6.69-0.77)}× {(6.69-4.7)/(6.69-2.11)}×100% ≈33.5%

W Fe3C =1- WL’d≈66.5%

相含量计算: Wα={(6.69-0.77)/(6.69-0.0218)}×WL’d ×100% ≈29.7%,

W Fe3C= 1- Wα≈80.3%

4-3 计算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最大可能含量。

答:

二次渗碳体最大含量:

我们知道二次渗碳体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随奥氏体的含量增多,二次渗碳体的含量增多。 而且二次渗碳体的含量随着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增加而增大

所以根据铁碳相图,当铁碳合金中的碳含量为2.11%可以获得最多的奥氏体含量以及最大的奥氏体含碳量,也就是所可以得到最多的二次渗碳体含量。 其含量=(2.11-0.77)/(6.69-0.77)×100%≈22.6%

三次渗碳体最大含量:

我们知道三次渗碳体是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所以必然随着铁素体的含量增多而增多。

而且要析出渗碳体必须要足够的碳含量,所以铁素体中的碳含量越多,越容易析出三次渗碳体。 根据铁碳相图,当铁碳合金中的碳含量为0.0218%时,可以获得最多的铁素体含量。 其含量=0.0218/6.69×100%≈0.33%

4-4 分别计算莱氏体中共晶渗碳体、二次渗碳体、共析渗碳体的含量。

答:

共晶渗碳体含量:

W Fe3C(晶)=(4.3-2.11)/(6.69-2.11)×100%≈47.8%,W A=1- W Fe3C(共)≈52.2%

二次渗碳体含量:

W Fe3CⅡ=(2.11-0.77)/(6.69-0.77)×W A×100%≈11.8%

共析渗碳体含量:

W Fe3C(析)={(0.77-0.0218)/(6.69-0.0218)}×(W A - W Fe3CⅡ)×100%≈4.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