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论
1.1设计范围
打浆(包括辅料)工段、抄造工段(包括白水回收)、完成工段的设计。内容包括设计方案的确定、工艺计算、设备选型及计算、车间布置、技术经济与概算、编写设计说明书,并画出工艺流程图和车间布置图(平、立面各一)。
1.2设计指导思想
本设计中所选的设备及工艺条件力求于稳妥、先进、可靠。在稳妥的条件下,尽量选用可靠的设备及工艺流程。所选用的设备要均一,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
从原材料方面考虑,因为我们的国家的资源还比较紧缺,特别是木材更为紧张,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草浆。以解决资源紧张问题。
在设计中所采用的流程及设备,在生产上应适应多种原料及品种,在成熟合理的基础上,考虑节能以及必要的仪表,并考虑到今后增产的可能性。
在设计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全厂的合理规划,运输道路合理规划。
从环境方面考虑,进行白水回收,节能节资,降低成本。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8]。
3
2.工艺论证及流程设计
2.1技术指标
设计的胶版纸。质量指标为:要有一定的行稳性,较高的表面强度、吸墨性能、湿强度及较好的尺寸稳定性;纸张的纤维组织应均匀,纸的切边应整齐、洁净;纸面应平整,不应有砂子、硬质块、褶子、皱纹、裂口、孔眼等影响使用的外观纸病;还应具有一定的平滑度,有利于书写、印刷等。不透明度不应低于规定指标,防止透印。其技术指标见表2.1:
表2.1 胶版纸技术指标按国家标准GB1012-1991的规定执行
指标名称 定量 (g/㎡) 白度(%) ≥ 不透明度 (%) ≥ A等 B等 C等 裂断长 (mm) ≥ 平板纵横向 卷筒纵向 横向耐折度 (次) ≥ <100g/㎡ ≥100g/㎡ 平滑度 ≥ (正反面均)(s) (正反面差)(%) 横向伸缩率 (%) ≤ 印刷表面强度(m/s) (正反面均) ≥ 87 规 定 A等 B等 ±4 82 77 C等 84; 86; 87; 89; 91; 93; 95 80; 82; 84; 86; 88; 90; 92; 78; 80; 81; 84; 86; 88; 90 3000 4000 15 20 100 40 20 +2.2 2.0 2200 3000 5 10 80 40 25 +2.5 1.0 30 30 +2.8 0.6 2000 2800 3 5 表面吸收质量 (g/㎡) ≤ pH ≥
4
30 5.0 (续表) 灰分 ≥ 尘埃度 0.2-0.5㎜2 ≤ 0.5-1.5㎜2 ≤ >1.5㎜2 水分 8-15 60 5 不许有 8-15 120 7 不许有 4.0-9.0 8-20 200 10 不许有 2.2纤维原料的选择与配比
要造出质量好的胶版纸,首先要做好纤维原料的选择与配比。原料的种类可以影响纸张的伸缩性,半纤维素含量少、木素含量多、细胞壁较厚的长纤维所抄纸张尺寸稳定性好,伸缩率较低;短纤维所抄纸张伸缩率较大。纸张在干燥过程中纤维在纸张平面或厚度方向收缩,较长的纤维在成形过程中纤维间挠合较多,干燥时纤维收缩产生移动,但平面内位移较小,而短纤维收缩时,在纸平面产生的位移较大,所以长纤维抄造的纸伸长率小,再吸水时变形小,短纤维所抄纸变形较大。在相同打浆度下,对不同长度纤维,抄纸样测试证明,纤维长短是影响纸张伸长率的主要因素。
半纤维素含量多的纤维抄造的纸张易变形,伸缩率较大,这是由于半纤维素水化度高,干燥时在表面张力和毛细作用下易于收缩。草浆半纤维素含量较阔叶木浆高,阔叶木浆半纤维素含量又高于针叶木浆。在生产中用全漂白进口针叶木浆生产双胶纸,其横向伸缩率为1.9%;用全漂阔叶木浆,成纸横向伸缩率为2.5%;采用烧碱蒽醌法制得的漂白麦草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