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试题

?开系统‖,当缓冲作用发生后,HCO3或H2CO3浓度的改变可由肺的呼吸作用和肾的生理功能获得补充和

?调节,使得血液中的HCO3和H2CO3的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总之,由于血液中多种缓冲系的缓冲作用和

肺、肾的调节作用,使正常人血液的pH维持在7.35 ~ 7.45的狭小范围内。

2. 影响缓冲溶液的pH的因素有共轭酸的pKa和缓冲比,由于缓冲比处在对数项中,对pH值的影响较小,故不是主要因素,所以,共轭酸的pKa是决定缓冲溶液pH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溶胶都能产生电泳现象。 ( ) 2.胶体分散系是非均相分散系。 ( ) 3.向溶胶中加入高分子溶液时,溶胶的稳定性增加。 ( ) 4.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称为分散相,容纳分散相的连续介质为称为分散介质。( ) 5.当胶粒移动时,胶团从吸附层和扩散层间分开。 ( ) 二、选择题(将每题一个正确答案的标号选出) [TOP]

1.下面对溶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但具有动力学稳定性 B.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并且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C.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且具有动力学不稳定性 D.溶胶是热力学稳定体系,同时又具有动力学稳定性 E.溶胶不具有相对稳定性

2.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的溶质微粒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C.通电后,溶液中溶质微粒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向某一极移动

D.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前者小于1nm,后者介于1nm~100nm。E.溶液中的溶质微粒带电荷,胶体中分散质微粒不带电荷

3.混合AgNO3和KI溶液制备AgI负溶胶时,AgNO3和KI间的关系应是 ( )

A.c (AgNO3) > c (KI) B.V (AgNO3) > V (KI) C.n (AgNO3) > n (KI) D.n (AgNO3) = n (KI) E.n (AgNO3) < n (KI)

9

4.溶胶的ζ 电位是( )之间的电位差

A.胶核与吸附层 B.胶核与扩散层 C.胶团与介质 D.吸附层与扩散层 E.电位离子与反离子

5. 下列分散系中Tyndall效应最强的是 ( )

A.空气 B.蔗糖水溶液 C.高分子溶液 D.硫化砷溶胶 E.蒸馏水

三、填空题 [TOP]

1.硫化砷溶胶的胶团结构为[(As2S3)?n HS-?(n-x)H+]x-?x H+,电位离子是 (1) ,反离子是 (2) ,该溶胶属于 (3) ,分别加入电解质Na2CO3,BaCl2,Na3[Fe(CN)6]和[Co(NH3)6]Br3 ,均可使这种溶胶聚沉,对该硫化砷溶胶临界聚沉浓度最小的电解质是 (4) ,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