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一、 学习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二、自主学习指导
1、作者: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工诗,尤擅七言。诗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今仅存诗两首。
2、解题:《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对诗歌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3、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情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新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用《西洲》格调“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三、学习任务 (一)、赏析前8句
1、找出这8句诗中的意象,运用你的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这八句的意境。
(二)、赏析诗歌9—16句 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思考:诗人此时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产出奇想,他思索了哪些问题?
(三)赏析17—28句 1、17-20句写的是什么?
4、“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四句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表达出思妇什么样的感情?
(四)赏析最后8句
1、这几句主要写了什么?
2、“落月摇情满江树”结尾运用了何种方式?有何好处?
四、当堂训练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江流宛转绕芳甸 芳甸:开满花草的郊野 B、何处相思明月楼 明月楼:高楼 C、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追随
D、碣石潇湘无限路 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2、下列加点的词语与其他三项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B、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C、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五、课堂小结
(一)体味作者由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的对宇宙、人生哲理的思考。
(二)理清诗歌结构
1、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 景物美
2、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 哲理美
3、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情感美
春江花月夜学案(二)
学案编号:17 编写人:侯佳钗 审核人:贾立恩 张广胜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表达技巧的种类及常用术语,并重点学习几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2、掌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类试题的答题步骤。 二、考点讲解
1、熟识古诗中常见的表达技巧
(1)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
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描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2)表现手法:抒情类的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
描写类的表现手法:渲染,烘托(衬托),白描,工笔,细节描写,
虚实结合,动和静,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
其他表现手法:象征,想象和联想,赋、比、兴,欲扬先抑
(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描绘事物生动,增强感染力;比喻在议论中使深奥的道
理浅显化,易于理解。
借代: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夸张:引起丰富的联想,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便于抒发强烈的感
情。
双关:使语言幽默,饶有风趣;生动活泼,含蓄曲折地表达了微妙的
神态和情思。
对偶:音节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有结构美和音乐美。 对比: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强化感情 排比: 增强语势,强化感情
用典:增加诗歌容量,使诗歌典雅,富有文采 叠字: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4)构思技巧:层层铺垫,渲染伏笔,照应,结构对比,卒章显志,先景后情,先情后景
层层深入
2.常用技巧讲解
(1)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2)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以动衬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 虚实结合,如“野
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3)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
(4)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3.解题思路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有人说诗的……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你认为呢?为什么? (3)答题步骤
? 第一步 准确地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
? 第二步 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分析作者选用这种手法的妙处; ? 第三步 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怎样的旨趣。 ? 三、【典型例题】 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此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春江花月夜学案(三)
学案编号:18 编写人:侯佳钗 审核人:贾立恩 张广胜
学习任务:
(一)阅读下列唐诗,简答下列问题。
月 夜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