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讲义

2、几个特征值

①平均产量:APP=Y/X,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 ②边际产量: MPP=△Y/△X

MPP③生产弹性:EPP=

APP3、数学分析

4、结论:当投资追加到一定量后,再增加投资,其报酬出现递减的变化。 四、土地集约利用途径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正确地认识土地投入 1、对变动要素的认识

2、对我国土地利用的指导意义

(二)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1、对集约度的理解

2、集约经营,是农业经营的世界性趋势 3、我国集约经营的意义

4、如何确定合理的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度 (三)非农业用土地也要实行集约利用。

第十章 土地规模利用

【内容提要】土地规模利用是实现规模效益的主要方式。本章讲述土地规模利用的原理;农地规模利用和城市土地规模利用的基本原理。通过学习明确土地利用规模利用的意义。

【重点】农地规模利用和市地规模利用的基本原理 【难点】土地规模利用的经济分析 一、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一)土地规模利用及其表现 1、土地利用规模

1)是指相对独立的单项经济活动占用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利用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在农业中通常是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标志。 2)在农业中的土地利用规模 决定农业经营规模

3)在工商业中的土地利用规模:城市规模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用地规模。 (二)土地规模报酬的变动类型 1、规模报酬的概念 ①纯粹规模 ②规模报酬

2、土地规模的扩大与规模报酬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 ①递增土地规模报酬 ②固定土地规模报酬 ③递减土地规模报酬

3、土地规模利用及其问题 (三)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

1、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不经济

1)内部规模经济:指企业经营实体规模扩大而在企业内部产生的效益。其原因在生产阶段是由于生产设备的不可分性;在购销阶段,是由于可以降低平均交易成本。

2)内部规模不经济:生产经营单位在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收益下降。

3、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不经济

1)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利益。如环境改善、服务、运输的便捷等。

2)外部规模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如地价上涨、建筑材料价格上升等。 (四)集聚经济: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 1、概念

2、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规模扩大中大数规则的作用

②劳动力供给的互补性和生产的互补性 ③企业间交通、通讯费用的节约 ④消费的多样性 ⑤公共产品的存在

(五)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产生的规模经济 二、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一)国内外农业经营中的土地规模问题

1、国外农业土地经营规模扩大趋势显著,表现在: ①农场数量减少,平均规模扩大。 ②家庭经营制度相对稳定 2、我国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①78年以前的农业集体经营,效益较差。高级农业社 人民公社

②78年以后的农村超小规模经营:面积小,地块零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了温饱问题。但不适宜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探索农业土地经营的道路,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二)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经济机制和条件

缩小农业和非农业生产之间的收入差距 1)三个方面的原因 市场竞争的要求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促使农业生产中不可分割的

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

2)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条件

非农产业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3)应注意的问题

(三)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确定 1、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及其特征

什么是土地适度经营规模:能取得最佳土地规模效益的农业土地经营规模。 特征:地区性、动态性、层次性、适应性。我国的特殊性。 3、西方国家对土地规模经济的判断

采用生产函数分析:柯布-道格拉斯型生产函数;长期成本弹性值 3、我国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确定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四)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 1、家庭经营型:种植业专业户和家庭农场

2、集体经营型:村办集体农场;厂办集体农场。 3、联合经营型:联户农场 4、规模服务型:公司+农户 (五)实现的途经

如何使土地集中,应采取符合中国特色的措施。 三、城市土地规模利用 (一)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

1、在我国存在着城市规模效益(表1),但是并不是城市规模越大,规模效益就越高(表2)。

表1 我国不同规模城市的经济效益比较

项目 内容 单位 万元/km2 % 元/人 % m2/人 % 地均GDP A B 人均GDP A B 人均用地 A B 城市人口规模 200以上 100~200 1211 545 4037 1817 5896 4329 333 245 61 59 50~100 208 727 4386 248 81 79 20~50 116 387 3035 172 86 84 20以下 30 100 1769 100 103 100

集聚经济的存在,使城市具有规模效益,其来源: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均创造的GDP不断提高的结果;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均占用的土地面积不断节约的结果,这是内部规模经济。

表2 我国城市的规模效益和外部成本 城市规模 (万人) 规模总 效益(%) 外部总 成本(%) 政府负担 外部成本(%) 居民负担 外部成本(%) 规模净效益(%) 10 11.25 11.79 4.87 6.92 -0.54 20 18.28 12.94 4.30 8.64 5.34 30 22.92 14.14 4.18 9.96 8.78 50 29.13 16.32 4.24 12.08 12.81 100 37.95 20.77 4.72 16.05 17.18 200 46.83 27.66 5.75 21.91 19.17 300 51.91 33.31 6.70 26.61 18.60 400 55.41 38029 7.58 30.71 17.12 600 60.18 47.07 9.18 37.89 13.11 城市规模在100~400万人之间时,有较大的规模净效益,200万人为最大,之前呈递增,之后呈递减。 2、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

城市规模是由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平衡关系决定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均效用水平之间存在关系,依此可说明适度城市规模,为城市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3、城市规模与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规模越大,土地经营集约度就越高,人均土地的利用也就越节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