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教育问题,班级中、学生成长中的所有共性的教育问题,或话题都可以提炼为主题,主题班会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核心技能:主题班会可以理解为班主任主导下实施的一堂活动课。相当于语文老师或数学老师的观摩课。是班主任技能的核心内容,是班主任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因此,主题班会也成为我们考察和评判班主任教育能力和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参照。
主题班会和常规班会、固定班会之间是有区别的。他们在目标、实施方式、计划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关联:在固定班会期间我们可以实施主体班会,在常规管理内容中可以借助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而提升教育效果。主题班会也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借助临时班会的 模式,召开偶发主题的班会。例如,学校发生了严重的安全事件,就可以围绕这个问题召开一次班会——做自己的护花使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人常生活中面临的潜在的安全威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远离各种危险和伤害。这样的活动安排方式,抓住学生身边的 安全事例作及时的强化和引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更可以借助身边的真实事例增强他们的体验核感悟。
三、主题班会设计实施需要关注的科学理念
一节好的主题班会究竟取决于哪些因素的影响?换言之,班主任在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中应该着重做好那些方面的准备?这也是使我们在研究和开展主题班会中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主题班会通常被认为是班主任综合素质和教育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从一个班主任老师提供的主题班会中,我们可以更具体地洞悉该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对班主任工作本身的理解。因此,主题班会也成为各种形式的班主任风采展示和技能大赛的必赛内容。
理念是一个人观念和思想的总和。一个人有什么样的 思想意识决定了其活动方式和行为选择结果。如同管理学家波拉德说的那样:“我们都是自己思想的奴隶”。对于班主任而言,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决定主题班会质量的最终要的因素。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决定着班主任怎样理解德育的本质,决定着班主任如何看待班会中的师生主客体关系。具体而言,理念在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具体方面:科学的理念避免方法上的强制与灌输,科学的理念可以
5
保证主题班会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科学的理念还可以最大程度地杜绝主题班会组织中的“新形式主义”,假借活动之名,行灌输之实的形式主义。
以科学的理念指导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有助于我们旗帜鲜明地反对主题班会中的道德灌输。要从观念上彻底摈弃道德“灌输”,真正体现德育过程的主体性。道德的强制与灌输不仅有悖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导致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拒斥与逆反心理,也极易导致学生人格的两面性。德育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调动学生对德育活动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才能使学校的德育过程成为外在价值引领与学生价值自我建构的统一,实现德育过程从他律到自律的实质性转变。
用科学的理念指导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有主于我们研究学生态度改变和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在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中,如何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唤起学生们情感的共鸣是班主任需要优先关注的问题。在班级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老师逐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使其通过亲身的体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一切教育尝试都是徒劳,都是在“打冷铁”。主题班会如果不能切实改变学生的态度,就很难让学生心悦诚服的从内心去接受主题班会所要传达的观念。
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若要做内容分解和具体化,势必需要进一步聚焦问题。进一步关照教育过程的诸种要素,简言之,主体班会的设计理念集中体现在我们如何回应和体认德育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如何看待活动的功能和影响机制?怎样看待学生态度和行为改变这三个现实的教育命题。
(一)怎样定位德育
怎样定位德育的问题,其实,主要是我们把德育看成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的具体问题。把德育看成事一个怎样的过程反映了我们对教育过程和学生教育中诸要素关系的理解。德育是一个显性教育为主的过程,还是更多需要倚重隐性教育的过程?德育是否可以仿照知识教学,即学科教学的模式,进行内容设置和方法的选择?德育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为什么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些追问和反思构成了我们如何定位德育,把德育看成是怎样一个过程的基本理念。
(1)德育是一个隐性过程
6
我们都清楚,冰山水面上的部分体积很小,水面以下的部分却体积巨大,水上部分的体积和水下部分的体积之比竟然达到1:9。而我们观察冰山的 时候,却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水面的一小部分,认为这就是冰山的全部,恰恰忽略了作为主体的水下部分。用冰山来类比我们学校的德育十分贴切:我们可以把学校的德育分成显性的德育和隐性的德育。显性德育相当于冰山的水上部分,隐性德育相当于冰山的水下部分。显性的德育是以课程为载体广泛存在于各种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中。我们学校里的思想品德课、少先队活动具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系统的设计安排。属于显性的德育。位于水下部分的隐性德育则是渗透在学科教学、师生交往、班级文化、校园环境中的潜在的教育影响。南京师范大学的鲁洁教授在《德育社会学》一书中把隐蔽课程分为课堂中隐蔽课程和校园中的隐蔽课程两类。隐性德育因为其形式及发生作用机制的特殊性,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更容易达到寓教于无形的效果。因此,也成为德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诗中说:“细雨湿衣看不见鲜花落地听无声”,它给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隐性教育的。主题班会要达到预期的 效果,必须贯彻隐性德育的理念,班会和学科课程进行有极的融合。让主题班会常态化,真正使德育走出单向通道和强制灌输的窠臼,让德育变成 “湿衣细雨,” “落地鲜花”。
(2)德育是一个主体性过程
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著名的教育格言: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是,你不能强迫它饮水(You can lead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它提示我们教育主体性的重要地位。前苏联也有这样一句教育谚语:“教育如果不调动学生的兴趣,就是在打冷铁。”要想避免主题班会成为“打冷铁”,就必须关注班会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班会贴近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现实的生活。增强主题班会的趣味性和感召力,让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体,把班会还给学生。
(3)德育是一个情感过程
德育实践早已经无数次验证了这样的德育命题:道德是感染而成,绝不是教来的(Morals are not taught but caught!)德育必须触动学生的心灵,必须切入学生的 情感层面。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一直是一种倚重认知主导的教育。德育过程被理解为象知识传授一样,可以通过记忆、咏颂就可以简单完成的过程。我们在德育实践中,不仅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更需要不断创新学校德育的模式和
7
方法,,切实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案例:一杯咖啡和9000个螺丝
拧螺丝与喝咖啡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一次特殊的体验活动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扬州某中学校门口有个麦当劳餐厅,学生们经常光顾于此,老师发现,学生们在麦当劳里买咖啡很随意,而且,很多学生买了咖啡并不喝,而是仅仅为了面子,为了表现所谓的 潇洒。老师经过了解发现很多学生的家境并不富裕,很多学生的 家长都是打工一族,老师决定组织一次体验活动。活动内容是到学校附近地方邮电局做一次组装硬件的 体验劳动。发现我们小队一行13人来到邮,说白了,就是拧螺丝。起初,学生们都觉得让他们拧螺丝是大材小用了。真正轮到他们做的时候,才知道拧螺丝也不简单,得经过制螺母、下垫片、把弹簧拿掉、再把螺母和垫片装到机器上这样四道工序。才拧了几个,有的同学手指就红了,皮也磨破了。从工作人员那儿得知,他们每人一天至少要拧1万多个,真是太了不起了,孩子们打心里佩服他们。更重要的是,他们了解到在这儿拧100个螺丝才5分钱,他们自己在心里粗粗一算,平常在麦当劳扔掉一杯咖啡父母就得在这里拧9000个螺丝!他们都意识到,平时还埋怨父母给的零花钱太少,现在我才理解,父母赚钱实在不容易。有了这次切身体验。老师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乱花钱买咖啡的现象少多了。
这个案例中,老师改变学生的态度时,没有采用说教的方法,而是采取体验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在真是体验中获得切身的感悟。这种感悟并引导了他们的情感指向。通过情感的感染功能,实现道德移情。因此,德育应该更多关注和研究情感这个切入点,让德育更多从感情开始,从情感切入。大家都知道,情感有很强的动力功能。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肯定或否定的一些体验。这种体验会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增力的作用或消极的减力作用。情感的这种感染性是强大的。
二、怎样看待活动的功效和影响机制
主题班会离不开学生的活动。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断言: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主题班会为什么要借助活动来完成?活动的功效和价值究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