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合集4套┃2020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化学九年级(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B.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 C.滤渣里一定含有Fe和Ag,可能含有Zn

D.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Ag,一定没有Zn

7.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D.b、d点对应溶液的pH: b>d

8.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以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内有115个质子 C.是非金属元素 A.HgO?Hg+O2↑ B.CuSO4+Fe=FeSO4+Cu C.Ca(OH)2+CO2=CaCO 3+H2O D.S+O2=SO2

B.元素符号为MC D.相对原子质量为403

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10.2015年10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而获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9:4 11.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振荡试管

C.熄灭酒精灯 D.CO2验满

12.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氢气 B.氧气 C.氯化钠 D.铁

13.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

B.洗洁精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洗去碗筷上的油污 C.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焊工接金属的保护气 D.食醋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14.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D.反应的快慢

15.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具有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它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8X+3O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6价 B.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方程式为KOH C.高铁酸钾中含有单质铁

D.高铁酸钾可用于游泳池水的再生使用 二、多选题

16.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由此说明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 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7.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 B.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C.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成分子 18.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微粒易失去电子

B.该微粒电子层结构属于稳定结构 C.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 19.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 )

A.镁条 B.氮气 C.氧气 D.氯化钠

20.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

C.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由图得知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三、填空题

21.美国普渡大学研究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氧化铝(Al2O3)制取铝的反应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 (2)此流程生成的氧化铝中氧元素来自于___________; (3)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氧化物有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氧化铝可以借助太阳能电池重新变成氧气与金属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22.化学与生活、生产、科研等息息相关,请根据题意填空: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所形成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生活中常用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四、推断题

23.A、B、C、D、E为初中是常见的五种物质,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B、C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F是紫红色固体单质,G的溶液为浅绿色,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的化学式为______;G的名称为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③的现象为______。

五、流程题

24.常温下,在一定量的水溶液中,氯酸钾易达到饱和状态。在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制得。

(1)反应I中,通电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NaC1+3XNaC1O3+3H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Ⅱ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探析该物质是由___________构成(用化学用语表示)。 六、实验题

25.实验室有以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检验装置 B 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观察到____,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填序号,下同)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用图甲来收集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______(选填“a”或“b”) 处。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为了使实验过程中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若用图乙来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B 比较,优点是_______,图丙也有此优点,当药品加入完毕后,为使反应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七、计算题

26.在学生完成“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后,老师发现部分小组制取氧气后的试管内还有暗紫色固体。老师称得实验小组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经溶解、过滤、洗涤、烘干后所得黑色固体的质量为1.74g。

(1)黑色固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

(3)求该实验小组高锰酸钾的分解率_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27.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性质时进行的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通过分析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_____(填“>”或“=”或“<”)B>C,可证明CO2能与NaOH、Ca(OH)2反应,其中C瓶在实验中起_____作用。

(3)某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向Ba(OH)2溶液中滴加或通入如图2中物质会产生如下现象:A中溶液显红色,B、C、D中均产生白色沉淀。[提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OH)2=BaSO4↓+2NaOH]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