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2015版《思修》教材)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升华,是对中国革命道德的继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断取得进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都已经逐步确立。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对提高全社会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切实加强道德建设。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需要“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意味着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得到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改善。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个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以经济发展为唯一的目标,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要破解的难题更多,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大,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会更大。顺利推进改革的全面深化,需要有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引领,协调好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引导人们理性合理表达改革诉求,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同时,健全的法律体系的建设和落实,需要立法、司法、执法各个环节的从业者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更好地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样才能将全面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13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一个没有道义担当的政党,是无法得到人民群众信任的,更不可能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来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锤炼党员干部的道德品质。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道德建设的核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基础。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条件下,每个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都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是为自己而劳动和工作。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利和义务不再分属于两个对立的阶级,而是统一于人民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是服务对象,又都为他人服务,全体人民通过社会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利益。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闁诲繒鍋炲ú鏍閹达箑绀傞柕濠忛檮閻庯拷<<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