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理分析小说的不同恰恰就在于它涉及的是那些朦胧的、不能用理性的语言表述的意识层次——那些处于注意力边缘上的意识层次。 (2)《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技巧
内心独白:小说中的人物在假定没有听众的情况下直接展示出来的心理和意识。一种是间接内心独白(不用“他想”、“他感到”;直接从叙事者的声音转到人物内心的声音,转轨时没有作者人为的痕迹。读者的感受是自己一下子就置身于人物的头脑和内心活动中,而不是在听叙事者讲故事。这种“内心独白”号称是叙事者干预最少的小说语言,也同时是作者干预最少的小说段落),一种是直接内心独白(小说中的人物以第一人称口吻直接表达思想和心理活动,读者看到的是最原初的、不加整理、没有修饰和控制的意识活动;完全不受叙事者干预)。 自由联想:我们的意识很容易从一个事物迅速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我们自己想控制都控制不住。
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对联想进行控制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记忆,这是联想的基础;第二是感觉,它们操纵着联想的进行;第三是想象,它确定着联想的伸缩性。”
蒙太奇:把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很多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从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了人的意识跨越时空的跳跃性与无序性。 “时间蒙太奇”:跨越时间限制,自由出入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一会儿想到历史,一会儿又回到现在,一会儿又展现未来。斯蒂芬(历史纵深感) “空间蒙太奇”:把不同空间中发生的事件并置在一起。“现在的时刻”,一方面是指乔伊斯捕捉了小说人物瞬间化的心理意识流活动,这种瞬间都是当下的瞬间,是现在的时刻,从而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即时性;另一方面指的是乔伊斯运用了空间蒙太奇的技巧,凝固了现在的瞬间,真正使瞬间成为某种永恒。 (3)作者真的隐匿了吗? 汉弗莱:“小说技巧最坚实的基础就是作者无所不知这一常规。”“无论用什么技巧来使小说具有客观性,作者的无所不知都会被认为是最自然的。”
我们可以给小说重新下定义:小说可以理解为以叙事的方式对小说各种元素的缝合,对小说之外的破碎的世界的缝合,小说是以文字和书卷的排列组合方式制造的一种内在时空的幻觉。 5、小说语言:隐喻和转喻
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 I054/L936 石牌 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
洛奇《现代主义小说的语言:隐喻和转喻》
隐喻和转喻都是一种表达的替换方式,不直接表述一件事物,而替换成别的事物。隐喻替换根据的是相似性原则;转喻替换依据的是毗邻性原则,就是说我们不直接描述人,而是描述和这个人有关的相邻近的事物或局部。 “甲壳虫在街上爬行”;“白宫做出了一项新议案”
雅各布逊:隐喻、转喻是人类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基本的深层机制。失去了隐喻能力或转喻能力都会造成失语。
隐喻也可以看成艺术家对人类生存本质和境遇的领悟能力,现代主义小说中的深层结构基本上是隐喻结构的。如《尤利西斯》本身就隐藏了一个神话结构,意味着小说既有表层的情节结构,又有深层的隐喻结构,而表层情节就可能只是一种手段,小说家的目的可能是对人类生存深层模式的探究。
隐喻、转喻不仅是修辞学手法,同时也是人类语言风格类型的倾向,是语言
思维和语言组织深层机制,是艺术和文化现象的两大类别。
雅克布逊对失语症的研究之所以有意思,可能因为它不仅仅是语言学和诗学问题,同时对于洞察我们这个时代在表达上的困境也有一定启示。
如果是隐喻失序则意味着知识分子无法在日常表象背后思考深层含义或者说隐喻含义,意味着思考的表层化,无法捕捉一个时代庞杂的现象背后内在的矛盾和困境,在现象世界之下无法整合一种深层地质构造。
转喻失序,意味着我们对当代社会和生活缺乏一种全景式的把握和描述能力,只看到孤立的单词,而无法展开句子,无法生成判断,无法从一个现象引发出另一个现象,无法从一个领域思索到另一个领域。(雅克布逊:现实主义作家的描写可以从情节写到气氛,从人物写到时空中的背景。“总体意义上的、全景意义上的‘文化想象’”。)
布卢姆意识流的自由联想域都有一种平面伸展的特征,向毗邻的空间展开。他的联想流没有回溯性特征,很少时间上的纵深和隐喻上的深度。这符合他的务实作风,知识修养,也符合广告推销员的职业身份。布卢姆的联想正是有广告特征,有平面感,是毗邻性的转喻。
斯蒂芬的联想流是一种有深层语义的联想,这种深层语义来自于隐喻的深刻性。
普鲁斯特:“没有隐喻就根本没有真正的记忆”。 戴维·洛奇:“没有转喻,就没有记忆的联想,没有故事,没有小说”。
第四讲 小说的情境化:《白象似的群山》与海明威 1、影响作家的作家
可以说有两类作家,一类作家主要影响读者,另一类作家则主要影响其他的作家。 2、“冰山文体”
海明威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海上漂浮的冰山,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只是海面上的八分之一,而八分之七是在海面以下。海面下面的部分就是作家没有写出来的部分,是省略掉的部分,但这一部分读者却可以感受到,好像作家已经写出来似的。
(1)简约的艺术:删掉了小说中几乎所有的解释、探讨,甚至议论;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剥下了亨利·詹姆斯时代句子长,形容词多得要命的华丽外衣。另一个鲜明的特征是简约的对话风格。 (2)“经验省略”
海明威省略的其实是我们凭经验可以填充、想象的部分,因此,这种省略技巧就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读者的经验参与,使读者觉得作家很信任自己的理解力和经验能力。
这种“经验省略”涉及的绝不仅仅是个“简洁”的问题,它还关涉着对世界的认知与呈示问题,关涉着小说家对生活中的情境和境遇的传达方式问题,从中有可能生成一种小说的情境美学。 3、《白象似的群山》文本解读 4、情境化的小说
海明威的省略的艺术也许不仅是省略了经验,而且也省略了思想。他的小说中深刻的东西也许不如其他现代主义小说多,但仍然有意蕴的丰富性。这些意蕴
是生活本身的丰富性带来的,它同样能激发读者想象力和再创造文本的能力。这使海明威提供了另一种小说,其创作动机不是为了归纳某种深刻的思想,也不仅仅满足于提供抽象的哲学图式。海明威的小说并不在乎这些,而真正成功的小说也并不仅仅满足于提供确切的人生图式,它更注重呈示初始的人生境遇,呈现原生故事,而正是这种原生情境中蕴涵了生活本来固有的复杂性、相对性和诸种可能性。《白象似的群山》正是这样一篇小说,它排斥任何单值判断和单一的价值取向,尤其是道德裁判。这种相对性的立场和动机与海明威小说中的省略艺术和纯客观的限制性视角是绝对吻合的。
如果说现代主义小说大都隐藏着一个深度模式的话,那么在海明威小说中寻找这种深度模式有时反而会妨碍更深入理解他的小说。这就是寻找深度模式的习惯恰恰会妨碍对作品的更深入的认知。悖论之所以产生,原因在于寻求深度模式最终获得的不过是哲学层次上的抽象概念和图式,而作品丰富和具体化的感性存在和经验存在却可能被肢解甚或抛弃了。
海明威的“冰山文体”除了给他的小说带来简约质朴的语言、经验省略的技巧以及隐匿思想的风格外,同时也使他的小说在境遇的呈示背后有某种神秘色彩和气氛。
海明威所保守的秘密,显然不是神秘主义意义上的不可知论的秘密,而是指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这个世界不是我们很容易就了解得一清二楚的。总有些东西是被遮蔽的,总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获得直接经验的,也总有些东西由于我们观察角度的不同展示给我们的内容就不一样。而更重要的是,福特认为,有些东西也许是很难或不能说出来的。
海明威时代还是人类尚保留着许多禁忌的时代,无论是残酷的禁忌还是美好的禁忌。或许正是这种保有许多禁忌的时代最终赋予了海明威的冰山文体以一种真正的神秘感。
这些禁忌是每一个时代根源于本能、人性和心理深处的潜在约束,再超前的作家也往往无法逾越他所处的时代所能企及的限度。海明威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保留着禁忌的时代。乔伊斯的时代也同样。
人类在伦理、道德范畴中的某些问题,绝不是精神文明一抓就灵的问题,而禁忌则是根源于本能、人性个体心理深处的潜在约束,这种约束在现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失效了。
第五讲 小说中的时间与空间:《喧哗与骚动》与福克纳 1、约克纳帕塔法:想象的王国
福克纳的更复杂的地方其实表现在他处理“颓败的南方”的一种悖论式的态度。这种悖论的态度就是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福克纳的作品写的是约克纳帕塔法的想象中的一个世界,隐含的却是两个层面。《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认为:南方的传统是逼压在福克纳心头的存在,“难以抗拒的强烈,不能忍受却又不可逃避。”因此在福克纳笔下生成了双重图景,一方面是日渐远去的让人既怀恋又质疑的战前(南北战争)南方理想,另一方面却是同样富有魅力的具有全新幻景的现代意识。这是两种彼此冲突对峙的观念视野,福克纳的全部作品,都生成于两种视野的夹缝中。其作品中的两个方面即旧秩序的破坏和新世界的创造,是他的成就的两大有力支柱,代表着相生相克的两种力量。哪两种呢?即才能与传统,现在与过去,忘却与记忆。福克纳最好的作品中产生的戏剧效果就来自于对这两者的融合。所以想全面理解福克纳,就要注
意这种既记忆又忘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对旧秩序的忘却催生了福克纳的总体构想。《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称这种构思产生的是一种结构,一种意义,一种姿态,一种对无可挽回的颓败与崩溃的南方的预感;另一方面,对过去的记忆也是通过家族和历史的语言探索新的自我的一种方式,并且重新创造了一种结构,即“一种忘却的回忆”。
小说中的主题和历史图景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可能不是最具有决定性的。重要的是小说家采取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照的姿态,是他在观照中表现出的作家自己的心灵与观念的结构和形态。这也是小说诗学分析更应关注的部分。 福克纳的小说有一种悲剧品质(艾-泰特:“消极的受难,受害者或毁于社会或毁于自身内部的阴暗势力”),这种品质不是来自于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外在的行动,而来自于一种现代人的内心冲突。福克纳:“惟有此种内心冲突才能孕育出佳作来,因为只有这种冲突才值得写,才值得为之痛苦和烦恼”。
地域文学是20世纪随着世界文学一体化以及全球化趋势而必然产生的现象。其中隐含的最令人感兴趣的深层问题就是人类怎样看待他的生存方式。(沈从文) 2、白痴讲的故事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 俄康纳指出:“班吉所有的思绪都和感觉、嗅觉、饮食、睡眠和声音的调子有关。过去和现在交融在他心中,他从不沉思,从不计划——他只会感受。”这其实是许多被思想和观念的冲突所痛苦着的现代青年(比如昆丁)可望而不可即的幸福境界。这个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说拒斥了抽象,也就拒斥了观念和思想的痛苦。(现代人的痛苦,更多的是观念和思想的痛苦。) (1)具体性和原初性
文学感性的具体性和原初性
白痴叙述出来的景象更有一种质感,一种世界不加意识形态化和抽象化的原初景象,就好像上帝在叙述一样,不假思索,没有犹疑,一切都是毋庸置疑的。
巴雷特《非理性的人》:福克纳给我们展示了一个透明的、密实的和非理性的世界。
所谓“密实”的,是因为它充斥的都是一些具体的、感性的、实体化的意象和场景。而当一种叙述完全由这种密不透风的具体事物构成,缺乏一种理性和观念之光的照耀,它反而是无法理解的,即不透明的、非理性的。 (2)用白痴表现的意识流程
福克纳不仅是因为服从刻画特殊人物的需要才频繁表现意识流,而也许恰恰相反,他为了营造意识流的小说形式才更需要白痴这个特殊人物。
班吉的叙事突出表现了意识流的特征,一是时空和记忆的场景切换,二是所有的流程都由当下的某种感觉和事物触动。而在白痴的叙事流程中,福克纳最想强调的似乎是“共时性”和“现时性”的理念。
白痴班吉可能没有丧失自己的身份感,别人叫他“班吉”的时候,他也知道是喊自己,用深奥的说法,他还没有完全丧失主体性。但班吉对时间的历时性的感知就不那么灵了。时间在他那里只呈现为“共时”和“眼前”。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神分裂是一个模式,表现在时间体验上,就是精神分裂患者只存在于现时,那种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连续性感觉已经崩溃了,除了“现时”以外,什么都没有。“精神分裂就成了失去历史感的一个强烈而集中的表现,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时间和身份。” 福克纳:“我的理论,即时间乃是一种流动状态,除在个人身上有短暂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