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笔记:从卡夫卡到昆德拉_吴晓东

其他心理分析小说的不同恰恰就在于它涉及的是那些朦胧的、不能用理性的语言表述的意识层次——那些处于注意力边缘上的意识层次。 (2)《尤利西斯》的意识流技巧

内心独白:小说中的人物在假定没有听众的情况下直接展示出来的心理和意识。一种是间接内心独白(不用“他想”、“他感到”;直接从叙事者的声音转到人物内心的声音,转轨时没有作者人为的痕迹。读者的感受是自己一下子就置身于人物的头脑和内心活动中,而不是在听叙事者讲故事。这种“内心独白”号称是叙事者干预最少的小说语言,也同时是作者干预最少的小说段落),一种是直接内心独白(小说中的人物以第一人称口吻直接表达思想和心理活动,读者看到的是最原初的、不加整理、没有修饰和控制的意识活动;完全不受叙事者干预)。 自由联想:我们的意识很容易从一个事物迅速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我们自己想控制都控制不住。

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对联想进行控制的因素有三个,“第一是记忆,这是联想的基础;第二是感觉,它们操纵着联想的进行;第三是想象,它确定着联想的伸缩性。”

蒙太奇:把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很多事件和场景组合拼凑在一起,从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了人的意识跨越时空的跳跃性与无序性。 “时间蒙太奇”:跨越时间限制,自由出入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一会儿想到历史,一会儿又回到现在,一会儿又展现未来。斯蒂芬(历史纵深感) “空间蒙太奇”:把不同空间中发生的事件并置在一起。“现在的时刻”,一方面是指乔伊斯捕捉了小说人物瞬间化的心理意识流活动,这种瞬间都是当下的瞬间,是现在的时刻,从而每个人的心理都有即时性;另一方面指的是乔伊斯运用了空间蒙太奇的技巧,凝固了现在的瞬间,真正使瞬间成为某种永恒。 (3)作者真的隐匿了吗? 汉弗莱:“小说技巧最坚实的基础就是作者无所不知这一常规。”“无论用什么技巧来使小说具有客观性,作者的无所不知都会被认为是最自然的。”

我们可以给小说重新下定义:小说可以理解为以叙事的方式对小说各种元素的缝合,对小说之外的破碎的世界的缝合,小说是以文字和书卷的排列组合方式制造的一种内在时空的幻觉。 5、小说语言:隐喻和转喻

吕同六主编: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 I054/L936 石牌 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

洛奇《现代主义小说的语言:隐喻和转喻》

隐喻和转喻都是一种表达的替换方式,不直接表述一件事物,而替换成别的事物。隐喻替换根据的是相似性原则;转喻替换依据的是毗邻性原则,就是说我们不直接描述人,而是描述和这个人有关的相邻近的事物或局部。 “甲壳虫在街上爬行”;“白宫做出了一项新议案”

雅各布逊:隐喻、转喻是人类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基本的深层机制。失去了隐喻能力或转喻能力都会造成失语。

隐喻也可以看成艺术家对人类生存本质和境遇的领悟能力,现代主义小说中的深层结构基本上是隐喻结构的。如《尤利西斯》本身就隐藏了一个神话结构,意味着小说既有表层的情节结构,又有深层的隐喻结构,而表层情节就可能只是一种手段,小说家的目的可能是对人类生存深层模式的探究。

隐喻、转喻不仅是修辞学手法,同时也是人类语言风格类型的倾向,是语言

思维和语言组织深层机制,是艺术和文化现象的两大类别。

雅克布逊对失语症的研究之所以有意思,可能因为它不仅仅是语言学和诗学问题,同时对于洞察我们这个时代在表达上的困境也有一定启示。

如果是隐喻失序则意味着知识分子无法在日常表象背后思考深层含义或者说隐喻含义,意味着思考的表层化,无法捕捉一个时代庞杂的现象背后内在的矛盾和困境,在现象世界之下无法整合一种深层地质构造。

转喻失序,意味着我们对当代社会和生活缺乏一种全景式的把握和描述能力,只看到孤立的单词,而无法展开句子,无法生成判断,无法从一个现象引发出另一个现象,无法从一个领域思索到另一个领域。(雅克布逊:现实主义作家的描写可以从情节写到气氛,从人物写到时空中的背景。“总体意义上的、全景意义上的‘文化想象’”。)

布卢姆意识流的自由联想域都有一种平面伸展的特征,向毗邻的空间展开

>>鐏炴洖绱戦崗銊︽瀮<<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