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叫了起来:“不,我是对的!不对的是你。这么粗鲁,这么武断,这么不理解人,你真让我受够了!”“闭嘴!”父亲的手似乎有些颤抖,他腾地站起来,挥着胳膊大声喊:“把手举起来!”
我无法理解他,觉得他非常可笑,就想走出房间可还没有等我跨出房门,父亲就一把抓住了我,把我按到椅子上坐下,口气严厉地说:“叫你举手,不服气?你把手举起来,我要你好好看看,手比头高!我要你明白,干总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你想得多好,说得多好,你都要干,要动手干!夸夸其谈,只会一事无成,你难道想做那样的人吗?”父亲一口气说下来呼呼地喘着气,眼眶中泪光闪动。 “手比头高!”父亲的一席话如掠过平冈的疾风,一下就开启了我的心智。我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肤浅与浮躁。望着父亲因为激动而泪光盈的眼睛,我感受到了一股急切却又深沉的期盼。那是父亲对儿子才有的期盼!我眼眶一热,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几年过去了,那句当时最想对父亲说的话却一直绕在心头:“父亲,错怪您了,我不知错怪了您多少回!谢谢!”
【问题】
1.将下列与说话有关的词语的序号填写在文中的括号里。
A.咬牙切齿 B.眉飞色舞 C.迫不及待 D.自言自语
2.用“——”画出能代表“我”“白以为得意的想法”的句子。
3.“手比头高”的真正含义应是( ) A.手比头高贵。
B.无论你想得再多,讲得再好,你都要动手干,总是第一重要的。
C.做事不用说,不用想,只要做就好。 D.父亲总让“我”把手高高地举起来。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画“ ”的句子包含了作者对父亲的______之情。
5.本文第一自然段画“ ___”句子“常记起父亲发脾气的样子”在全文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这是个怎样的父亲?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的图腾
①一到西宁,便感觉到青海山川的不同凡响,这里的奇峰峻岭和条条深邃的沟壑,使我的心灵受到阳刚的洗礼,引起我精神上的强烈震撼。 ②那天我们乘车沿山谷间的栈道盘旋而去寻觅黄河的源头时,只见山路侧旁皆为红色的高山峻岭。车子行驶于其中,如同盘旋在燃烧的火焰之中,让我内心升腾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友人邓友梅在途中看见山上耸立着的一块充满曲线美的红石时,诙谐地喊道:“看呐!那是诗人舒婷在山巅上向大地吟唱她的新诗呢。”这个比喻可谓天衣无缝,因为那天舒婷刚好穿着一件红色的外衣,亭亭玉立之姿,颇像峰顶上那块婀娜多姿的红石。舒婷没有反驳,她看着窗外的大山,自语道:“人在旅途中,已是
美的享受。”她的喃喃之语道破了高原上红色大山诱人的奇丽与娇美。
③这是远古天崩地裂时,天地造物之神,让大海沉沦地下,让红色高山凸起于东方大地上的杰作。它诱惑一切游人的想象,因为这里不仅有友人戏言的“舒婷读诗”,还有纯天然的“亭”“台”“楼”“阁”;如果将它和时代的距离拉得更近一些,这层层叠叠耸立于云间的山峰,有的像原子弹爆炸后升腾起的蘑菇云,有的像一条条虹鳟鱼遨游于太空……其形之怪,其貌之绝,真是让我目不转睛,我直到双眼酸涩时,才愿意眨一眨眼皮。 ④我询问司机大山的姓名。他说:“这峡谷叫‘拉水峡’”。
⑤第二座令我为之动情的山峦,当属日月山了。它古时的名字叫赤岭,但是密密的青稞与碧树绿草覆盖了整座山,凸是出它生命的永恒青春.
⑥当汽车向日月山的山春上攀时,一个古老的故事盘升于我的心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就是穿越这个山口进入西藏的。翻越这座大山时,她因惜别故土,曾拿出父王赐她的日月宝镜,观看镜中“八水绕长安”的美景,泪水凄然而下。此情此景,
被奉命来接她的使臣发现,这使臣为驱散她的离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悲楚偷偷把宝镜换成了石镜。聪颖过人的文成公主
4.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