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后习题)

选择题:

1、生理学研究需要阐明的问题是(B)

A、机体的组织结构 B、机体的功能活动 C、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D、疾病的发生机制 2、在分析生理学实验结果时,正确的观点是(B)

A、离体实验结果最可靠最准确 B、急性实验结果不一定完全符合整体生命活动规律 C、动物和人的生理完全相同 D、慢性实验结果影响因素多而价值低 3、对一个体重为60kg的正常成年人,细胞外液量约为(B) A、6L B、12L C、18L D、24L

4、生理学中视为内环境的机体组成部分是(B)

A、细胞内部 B、细胞外液 C、体腔内部 D、循环血液 5、下列对调定点的描述,错误的是(D)

A、自动控制系统所设定的工作点 B、即为许多正常值的均数 C、在负反馈控制中都有 D、在正反馈控制中都有 6、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负反馈控制的是(B)

A、血液凝固 B、体温调节 C、排尿反射 D、胎儿娩出 7、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存在正反馈控制的是(A)

A、血液凝固 B、维持正常血压 C、躯体运动 D、心脏泵血 8、火焰灼痛皮肤引起受刺激肢体回撤动作的调节形式是(A)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9、影响人体生长发育和体内代谢活动的主要调节形式是(B)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10、一定范围内增加骨骼肌收缩前长度可增加肌收缩力的调节方式是(D)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自身调节

11、下列物质的跨膜转运中,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的是(A) A、O2 B、Na+ C、葡萄糖 D、乙酰胆碱

12、经载体易化扩散所不具备的生理特性是(C) A、特异性 B、饱和性 C、门控性 D、竞争抑制性 13、存在于神经细胞膜中的钠通道是(B)

A、非门控通道 B、电压门控通道 C、化学门控通道 D、机械门控通道 14、产生和保持细胞内、外Na+、K+浓度不均衡分布的膜蛋白是(C) A、载体 B、通道 C、离子泵 D、受体

15、一般情况下,钠泵每分解1分子ATP所引起的物质跨膜转运是(C) A、2个Na+出细胞,3个K+入细胞 B、2个Na+入细胞,3个K+出细胞 C、3个Na+出细胞,2个K+入细胞 D、3个Na+入细胞,2个K+出细胞 16、肠腔内葡萄糖被吸收入肠上皮细胞的转运方式是(D)

A、经载体易化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17、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的跨膜转运方式是(D)

A、单纯扩散 B、经载体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膜泡转运 18、参与细胞信号转导最普遍的膜受体是(A)

A、G蛋白耦联受体 B、酪氨酸及酶受体 C、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D、通道耦联受体 1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第二信使的是(C) A、cGMP B、IP3 C、G蛋白 D、Ca2+

20、与霍乱毒素引起严重腹泻有关的肠上皮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是(B)

A、G蛋白耦联受体 B、G蛋白 C、磷脂酶C D、cGMP 21、介导大部分生长因子跨膜信号转导的膜受体是(B)

A、G蛋白耦联受体 B、酪氨酸及酶受体 C、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D、通道耦联受体 22、记录细胞静息电位的正确方法是(C)

A、参考电极和记录电极都放置在膜外 B、参考电极和记录电极都放置在膜内 C、参考电极置膜外,记录电极插入膜内 D、参考电极接地,记录电极置膜外 23、下列对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B) A、电位跨细胞膜两侧 B、膜外为负,膜內为正 C、电位水平相对平稳 D、受膜两侧K+浓度影响 24、引起细胞静息电位的主要离子基础是(A) A、K+外流 B、Na+内流 C、Cl-内流 D、Ca2+内流 25、下列对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正确描述是(A) A、可受阈刺激而引发 B、接受阈上刺激时幅度增大 C、可沿细胞膜电紧张传播 D、可发生融合而叠加起来 2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离子基础是(B) A、K+外流 B、Na+内流 C、Cl-内流 D、Ca2+内流

27、下列电位水平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超射值接近的是(B)

A、K+平衡电位 B、Na+平衡电位 C、Cl-平衡电位 D、Ca2+平衡电位 28、增加细胞外液中Na+浓度,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是(A) A、幅度增大 B、频率加快 C、传导速度减慢 D、持续时间延长 29、能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所不包含的条件是(A) A、一定的刺激频率 B、一定刺激持续时间

C、一定的刺激强度 D、一定的刺激时间-强度变化率 30、在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周期中,阈值最高的时期是(A)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长期 D、低常期 31、下列对细胞膜局部兴奋的正确描述是(C)

A、“全或无” B、可远传 C、可总和 D、局部膜产生兴奋 32、引起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关键因素是(D)

A、局部反应 B、局部电位 C、局部兴奋 D、局部电流

33、运动神经冲动到达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引起递质释放的关键因素是(D) A、生物电的直接作用 B、接头前膜通透性增大 C、Na+进入末梢轴浆 D、Ca2+进入末梢轴浆 34、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神经递质是(A)

A、乙酰胆碱 B、去甲肾上腺素 C、谷氨酸 D、5-羟色胺

35、能阻断骨骼肌终板膜中N2型胆碱能受体阳离子通道的毒物是(D) A、肉毒梭菌毒素 B、破伤风毒素 C、黑寡妇蜘蛛毒素 D、筒箭毒碱 36、产生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原因是(D)

A、增加乙酰胆碱合成 B、促进乙酰胆碱释放 C、减少胆碱酯酶合成 D、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37、骨骼肌细胞横管系统的生理作用是(A)

A、将动作电位传向细胞深处 B、Ca2+出、入细胞的通道 C、链接相邻的肌质网终池 D、储存和释放Ca2+

38、按肌丝滑性理论骨骼肌收缩时肌节中明带与暗带的改变是(B) A、明带长度不变,暗带缩短 B、明带缩短,暗带长度不变

C、明带和暗带都缩短 D、明带和暗带长度都不变 39、生理情况下,人体骨骼肌的主要收缩形式是(D)

A、等长收缩 B、等张收缩 C、单收缩 D、完全强直收缩

40、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后负荷,骨骼肌收缩时的力学改变是(A)

A、收缩张力增大 B、开始收缩的时间提前 C、缩短的长度增加 D、缩短的速度加快

41、血细胞比容的定义是(D)

A、血细胞与血浆容积之比 B、血细胞与所有血细胞容积之比

C、血细胞在血浆中所占重量百分比 D、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百分比 42、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相当于体重的百分比是(B) A、6% B、8% C、10% D、12%

43、形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血浆成分是(C) A、HCO3- B、HPO42- C、NaCl D、葡萄糖

44、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血浆成分是(D)

A、a1-球蛋白 B、a2-球蛋白 C、r-球蛋白 D、白蛋白 45、下列各种溶液中,属于等张溶液的是(C)

A、1.9%尿素溶液 B、2%甘露醇溶液 C、0.85%NaCl溶液 D、0.5%葡萄糖溶液 46、在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的缓冲对中,最为重要的是(D)

A、K2HPO4/KH2PO4 B、KHCO3/H2CO3 C、Na2HPO4/NaH2PO4 D、NaHCO3/H2CO3 47、可使红细胞可塑变形性增大的因素是(D) A、血红蛋白变性 B、血红蛋白浓度增高

C、红细胞膜弹性降低 D、红细胞表面积/体积比值增大 48、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生理特性的改变是(C)

A、膜通透性增大 B、脆性增大 C、悬浮稳定性差 D、可塑变形性差 49、成年人的造血器官是(B) A、胸腺 B、骨髓 C、肝 D、脾

50、行胃大部分切除或回肠切除的患者可发生的贫血类型是(C)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恶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51、人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是(A)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52、细菌感染时循环血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白细胞是(A)

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53、寄生虫感染时循环血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白细胞是(C)

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嗜酸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54、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核心作用的白细胞是(D)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55、下列对血小板生理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D) A、参与生理性止血 B、参与血液凝固过程

C、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D、释放多种抗纤溶物质 56、来自组织的凝血因子是(A) A、FIII B、FVII C、FIX D、FXI

57、肝硬化患者易发生凝血障碍的主要原因是(C)

A、血小板减少 B、维生素K缺乏 C、某些凝血因子合成不足 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58、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C)

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C、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D、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59、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C) A、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

B、前者凝血因子都在体内,后者需加入体外因子 C、前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D、前者需要血小板磷脂表面,后者不需要 60、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B)

A、尿激酶 B、抗凝血酶 C、蛋白质C D、激肽释放酶 61、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B)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增强抗凝血酶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C、促进纤维蛋白西服凝血酶 D、抑制因子X的激活 62、临床上用枸橼酸钠储存血液的抗凝机制是(D) A、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B、加强抗凝血酶的作用 C、防止血小板的激活 D、除去血浆中的Ca2+ 63、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B)

A、降解凝血酶等凝血因子 B、分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 C、抑制激肽释放酶 D、激活蛋白质C系统

64、当对应的凝集原与凝集素相遇时,红细胞将发生的变化是(A) A、凝集 B、凝固 C、叠连 D、聚集 65、ABO血型的分类依据是(B)

A、红细胞膜上特意凝集素的类型 B、红细胞膜上特意凝集原的类型 C、血浆中特意凝集素的类型 D、血浆中特意凝集原的类型

66、某人红细胞膜上含有B抗原,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其血型为(B)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67、ABO血型系统中,天然抗体的本质是(D) A、IgA B、IgE C、IgG D、IgM

68、具有与恒河猴红细胞膜上同样抗原的人类血型是(C) A、O型 B、AB型 C、Rh阳性血型 D、Rh阴性血型 69、Rh血型系统中,免疫性抗体的本质是(C)、 A、IgA B、IgE C、IgG D、IgM 70、对输血原则的正确认识是(D)

A、ABO血型系统相符合便可输血 B、O型血的人为“万能供血者”

C、AB型血的人为“万能受血者” D、O型血输给其他血型者时应少量缓慢

71、以下对心动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收缩期长于舒张期 B、心动周期长短与心率有关

C、新房、心室没有共同舒张的时期 D、心房、心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72、下列对心率正常变动的描述,正确的是(D)

A、男性较女性快 B、成年人较小儿快 C、老年人较青壮年快 D、妇女怀孕时加快 73、左心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的时期是(A)

A、等容收缩期 B、快速射血期 C、等容舒张期 D、快速充盈期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