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曲(Qū)礼上》:“卒哭乃讳,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biàn)讳。”汉.郑玄注:“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母名徵(Zhēng)在,言在不称徵(zhēng),言徵(zhēng)不称在。”唐.孔颖达正义:“?不遍讳?者,谓两字作名,不一一讳之也。孔子?言徵(zhēng)不称在,言在不称徵(zhēng)?者,案:《论(Lún)语》云:?足则吾能徵(zhēng)之矣?,是言徵(zhēng)也;又云?某在斯?,是言在也。”
93、垌夫怎么读?
垌(Tóng)冢:镇名。在湖北省汉川市西北。因境内有宋朝进士垌(Tǒng)夫(Fū)之冢而得名。两个上(shǎng)声字连读时,第一个字自然变读为二声,故垌(Tǒng)夫(Fū)之垌(Tǒng)在垌(Tóng)冢(zhǒng)中变读为垌(Tóng)。
94、晏几道怎么读?
晏几(Jī)道:《辞海》:“晏幾(Jī)道(约1040-约1112)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情调。有《小山词》。”
吉常宏《古人名字解诂》:“晏幾(Jī)道,宋人。字叔原。幾(jī)道,犹言近道。谓近圣人之道。《礼记.乐(Yuè)记》:?知乐(yuè)则幾(jī)于礼矣。?郑玄注:?幾(jī),近也。?又《大学》:?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淮南子》有《原道》,韩愈亦作《原道》,故因?道?而以?原?相应。”
095、李一氓怎么读?
李一氓(méng):1903年出生。原名民治。四川彭县人。文化工作者。参加过北伐、南昌起义和长征。主编过左翼刊物《流沙》、《巴尔底山》。译有《马克思文选》、著有《一氓(méng)题跋(bá)》、《存在集》等。1990年12月4日在北京逝世。
氓(méng),民,百姓。一氓(méng),一名百姓也。
?
96、蜚廉怎么读?
蜚(Fēi)廉:人名。(1)夏后启(开)的臣子,铸九鼎于昆吾。《墨子·耕柱》:“夏后开使蜚(Fēi)廉采金于山川。”《后汉书.崔骃传》“达旨”唐.李贤注引作“飞廉”。(2)商纣的臣子。《史记.秦本纪》:“蜚(Fēi)廉生恶(è)来。恶(è)来有力,蜚(Fēi)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Yīn)纣。”《孟子.滕文公下》作“飞廉”。
5
97、要离怎么读?
要(Yāo)离:春秋末吴国刺客。相传吴王阖(Hé)闾(lǘ)派专诸刺杀王僚(Liáo)后,又派要(Yāo)离谋刺出奔在卫的王子庆忌。要(Yāo)离请吴王断其右手,杀其妻子(zǐ),诈称得罪出逃。及至卫国,见庆忌,庆忌喜,与之谋。当同舟渡江时,庆忌被他刺中要(yào)害。庆忌释令归吴,他行至江陵,也伏剑自杀。事见《吕氏春秋·忠廉》、汉.袁晔(Yè)《吴越春秋.阖(Hé)闾(lǘ)内传》、《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然则荆轲(Kē)湛(chén)七族,要(Yāo)离燔(fán)妻子(zǐ),岂足为大王道哉!”晋.葛(Gě)洪《抱朴子.嘉遁》:“要(Yāo)离灭家以效功。”……后亦用以称壮烈之士。清.林明伦《吊五人墓》:“要(Yāo)离三尺土,千古共英风。”——《汉语大词典》
98、哪吒、那吒怎么读?
哪(Né)吒(zhā):《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人物。《西游记》说他是玉帝部下托塔天王李靖(Jìng)的第三个儿子,形似(sì)少年,而神通广大,曾参与讨伐孙悟空。《封神演义》则写他出生不久,就打死了龙王太子敖丙,四海龙王奏准玉帝,来拿他父母,他为了表示自己所作所为与父母无涉,就毅然剖(pōu)腹、剜肠、剔(tī)骨肉,还于双亲而死。死后,其魂魄借莲花为躯体,得以复活。后助姜子牙兴周灭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