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
4 下引航道2005及2006年测量时间表
截止到2006年11月,三江下引航道已经完成常规维护测量5个测次,其具体时间为下表:(结合2005年测量时间一并统计)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测次 2005-01 2006-01 2005-02 2006-02 2005-03 2006-03 2005-04 2006-04 2006-05 测量时间 比例 范围 镇川门至坝前 镇川门至坝前 镇川门至坝前 镇川门至坝前 镇川门至坝前 镇川门至坝前 镇川门至坝前 镇川门至坝前 镇川门至坝前 备注 2005年6月10日 1:2000 2006年6月6-7日 1:2000 2005年8月30日 1:2000 2006年7月13日 1:2000 2005年9月9日 1:2000 2006年8月21日 1:2000 2005年11月12日 1:2000 2006年9月23日 1:2000 2006年11月21日 1:2000
5 下引航道测量分析基本情况
从2006-01测次三江下引航道测量情况来看,航道内地形高程基本上处于34.5m以下,仅在0.5km附近有高于34.50的高程点,其最大高程为35.30m,相对于2005年同时期测图2005-01测次,则整体有冲刷的现象;在2006-02测次测图中,其淤积范围有所扩大,河床高程也有所抬高,最大高程达到35.70m,河床整体形势表现为淤积;在2006-03测次测量情况来看,航道内表现为冲淤相间,整体航道地形没有大的变化,基本平衡,但相对于2005年同时期测图2005-02测次看,整齐则表现为冲刷,在三号船闸靠船墩附近地形变化相对更大,有一定的淤积,在
13
0.5km处航道地形保持相对稳定,范围也没有大的变化;在2006-04测量中,地形则有相当的变化,首先在整个航道中都呈现一定程度的淤积,在0.5km处其淤积的范围进一步增大,高程进一步抬高,高程达到35.90m,最大淤积高程达到2米,范围超过400米。而到11月21日2006-05测次测量情况中看,地形较2006-04测次没有大的变化,仍然存在有一定的泥沙淤积,三号船闸口门附近表现为一定的淤积态势,相对于2005年同时期测量2005-04情况看,在0.5km处淤积现象比较明显,但在航道中心区域,则在三江桥上表现为淤积,三江桥下整体表现为冲刷。
14
围堰发电期运行三年来
三峡船闸引航道冲淤变化初步分析
吴锡荣 金升德
1 前言
2006年,是三峡船闸引航道三期蓄水运行的第四个年头,为了解去年汛末以来船闸航道发生的变化,6月上旬,安排施测了三峡船闸全航道水下地形观测工作,本文依据2003年6月以来的原型观测资料,对三峡船闸引航道进行了初步比较和分析,从中了解和掌握了三峡船闸引航道河床冲淤演变的一些基本情况。 2 河段概况 2.1 平面布置
三峡船闸枢纽航道上起太平溪,下至鹰子咀,全长12.4km,包括上游连接段、上游引航道、双线五级船闸、下游引航道、连接段及上下游口门区。其中上游引航道全长2113m,直线段全长930m,底部高程为130m。上游引航道一般宽180m,导航段宽128m,上口门宽220m。下游引航道全长2708m,底部高程56.5m,直线段长度为930m,一般宽180m,导航墙段宽128m,下口门区航道宽度为200m,口门区长530m,连接段长1125m。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右侧为满足通航水流条件均布置有隔流堤,上游隔流堤堤身全长2720m,堤顶高程150m,除坝前段上部为混凝土堤外,其他部位均为土石料填筑堤;下游隔流堤全长3550m,堤顶高程上段为78.0m,下段为76.0m,高程70m以下采用土石料填筑,70m以上
15
为混凝土结构。围堰发电期三峡船闸最大通航流量45000 m/s。 2.2 水流条件
围堰发电期表面流速流向观测资料显示,由于坝上游水位抬高,三峡船闸上游航道范围内,从太平溪至上隔流堤头,流速逐渐减小,近口门处存在斜向大江主河槽的弱水流,口门内航道流速很小,一般都在0.5m/s之内;下游口门内航道,由于三峡船闸总体泄量不大,因此,水流流速较小,但由于下口门外水流含沙量较口门内的要大,因此,重率差异使口门内航道存在异重流的影响;下口门区530m长的航道范围内,受河势影响存在回流或缓流,随着流量增大,口门区水流流速亦随之增加,同流量级涨退水过程相比较,涨水过程斜向水流流速较大,退水过程斜向水流流速较小,与二期施工通航期原型观测资料情况相似,流量达到35000-38000m3/s以上时,口门区水流横向水流流速均大于0.6m/s,主流与引航道口门区航道中心线交角在28°?36°之间,超过了《船闸设计规范》规定的口门区横向流速要求,且流量愈大,回流区域有较明显的伸展扩大。实际运行情况表明,下引航道连接段由于河床断面突然放宽,水流扩散,产生斜流,对航道的泥沙淤积变化具有较大影响。
3 航道冲淤特性 3.1 一般情况
2006年6月上旬测图资料显示,上游引航道口门外深水区域,受三峡大坝上游蓄水拦沙影响,泥沙淤积较多,河床高程逐
1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