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技能大赛试题

五、震后措施

(一)不在家者,要等政府部门宣布安全了才能回家 (二)感觉到余震,及时蹲下,遮住头和躯干,不要动

(三)特别小心检查墙,地板,门,柜子楼梯和窗户是否有损坏 (四)远离你家和你家周围的坍塌区

(五)在煤气表和煤气装置喷点肥皂水,若有气泡产生,说明漏气

(六)找到并熄灭小的火源,防止火灾带来大的危害。

六、注意事项

(一)遇到地震要保持镇静,不能拥挤乱跑。震后应有序撤离。 (二)已经脱险的人员,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 (三)对于震动不明显的地震时,不必外逃。

(四)早于震动较强烈的地震时,是逃是躲,要因地制宜。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是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显著的急骤升高,同时伴有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综合症,若不能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1.判断要点:

(1)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可有情绪激动、劳累、寒冷等诱因。 (2)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心悸、视物模糊等症状,甚至抽搐、一时性失语或者瘫痪等。

(3)血压急剧上升,舒张压>130毫米汞柱和(或)收缩压>200毫米汞柱。

(4)身体一侧的面部、上肢或下肢无力、麻木、麻痹。 2.现场救护:

(1)去除诱因,立即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刺激。 (2)可抬高床上30°角,以达到体位性降压作用。

(3)保持呼吸道畅通,把头部偏向一侧,以免将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4)硝苯吡啶10毫克舌下含服,一般在10分钟即可见降压效果。或硝酸甘油0.3毫克舌下含服,3分钟起效,维持时间短,必要时可重复应用。

(5)尽快向急救中心呼救。当患者血压初步得到控制后,应迅

速将患者转移到临近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过敏

一、 症状

(一)皮肤过敏:主诉脸部、嘴、胸部、足或手等处有发热、刺痛等感觉。常见如瘙痒、荨麻疹及皮肤红肿,脸部、颈部、双手和脚的水肿等。

(二)全身过敏反应:一般有瘙痒、流泪、头疼和濒死感等。若发现有休克、呼吸窘迫或意识减退等征象提示严重过敏反应。

(三)血清病样反应:临床常见突发的广泛性红斑或荨麻疹样发疹,并可伴发热、关节痛及淋巴肿大。

(四)血液病样反应:主要取决于血象检验的改变,如颗粒性白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五)药物过敏反应:常见有固定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懈症、剥脱性皮肤炎型药疹、湿疹皮炎型药疹及重症多形红斑药疹等。

二、 现场急救措施

(一)拨打120,等候救护车时,持续观察并安抚患者 (二)及时将病人脱离过敏原现场,询问接触的什么物质或药物,观察有无呼吸窘迫体征或表现有休克症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三)在作出其评估的同时早期给氧,病人接触过敏物质,但无哮喘或无呼吸窘迫体征或低血压的存在,则无需接受肾上腺治疗。

(四)若表现为气道/呼吸系统受累,或者随着过敏反应的发展,表现出气道/呼吸系统受累则按呼吸道管理原则处理。

(五)若病人状况持续恶化,意识持续减退,呼吸困然增加,血压降低,甚至心跳呼吸骤体,需及时启动基本心血管生命支持程序,即使应用肾上腺素。

(六)如患者带有自动注射器,经患者同意,可以帮助他们使用。(自动注射器:一旦患者被确诊有过敏症,医生会建议他们常备自动注射器用于急救,它能帮助缓解过敏症状。)

三、 临床诊断

(一)不伴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的突发虚脱常发生于注射或疼痛后,患者面色苍白,主诉恶心,但在晕厥之前,皮肤不痒,不发生发绀亦无呼吸困难,平卧后症状几乎立刻好转,可能有大量出汗和缓脉。

(二)过度换气引起的呼吸困难和虚脱但它除全身和口周发麻外,一般不伴其他症状和体征,血压和脉搏也正常。

(三)精神因素在十几岁的女孩中较多见。其症状大多是能以意志控制,也能在提示下重复。体检和实验室的检查无异常对这类患者首先要作好疾病的排除工作。然后,鼓励患者改正。

四、 注意事项

(一)过敏原:最常见的食物是坚果,贝类,奶制品和鸡蛋。其他过敏原包括花粉,乳胶,蚊虫叮咬以及某些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二)过敏性休克:严重过敏反应,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脉搏微弱,低血压,精神浮动。此时应随时检查呼吸和脉搏,必要时准备心肺复苏。

食物过敏

一、症状:

典型症状有腹泻和恶心、喉咙发痒、起疹子等,严重的会呕吐、脸及舌头肿胀、呼吸道充血并可能昏厥。

(一)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粘液样或浠水样便,有的还出现过敏性胃炎及肠炎等。

(二)皮肤症状:皮肤充血、湿疹、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这些症状最容易出现在面部、颈部、耳部等部位。

(三)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等,严重者会发生血压急剧下降,意识丧失,呼吸不畅甚至是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二、现场急救及预防

(一)完全不摄入含致敏物质的食物。通过加热破坏生食物中的过敏原,也可添加某种成分改善食物的理化性质、物质成分,从而达到去除过敏原的目的。

(二)采用脱敏疗法,服用含有过敏原物质食物的千分之一或万分之一,如果没有症状发生,则可以逐日或者逐周增加食用的量。

(三)询问病史哪种过敏,如过敏、红肿不严重则可以口服激素、氯苯那敏(扑尔敏)、阿司咪唑(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

晕厥

晕厥,俗称昏厥,晕倒。它主要是因一时性大脑缺血而致的暂时知觉丧失,往往与体位的突然改变有关。其特点是突然发生、很快消

失,所谓“来得快,去得快”,数秒后或调整姿势后可自动恢复。晕厥必须与昏迷分别开。如经常发生晕厥应去医院检查寻找原因。

1.判断要点:

发作前,患者一般无特殊症状,或自觉头晕、恶心,很快既感到眼前发黑,全身软弱无力而倒下。此时,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细而弱、血压下降。上述情况,持续时间很短。排尿性晕厥如摔倒,有时易造成头部外伤。

2.现场救护:

(1)迅速让患者平卧,头部可略放低。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腰带。

(3)如有条件的予以吸氧,监测呼吸、循环体征。

(4)如经上述处理不见好转,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请医生救治。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是全球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其中公路交通事故(车祸)最常发生。群死群伤的公路交通事故伤亡及经济损失均较严重,造成社会影响大。

据国际经济救援机构对全球主要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在近几年中:摩托车平均每行驶560千米就有1人因肇事死亡;汽车平均每行驶5000千米就有1人因车祸丧生;火车平均每行驶1亿千米就有1人因事故死亡;飞机平均每行驶7亿千米就有1人死于空难;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丧生的人数已达到25万人左右。

1.致伤因素与创伤特点:

(1)车辆发生撞击或紧急刹车时致伤:乘车人员多发生撞击伤、摔伤、挤压伤、甚至被碎玻璃等刺伤。

(2)发生翻车时致伤:乘车人员全身各处都可能被碰撞挤压,导致多处受伤。

(3)车辆发生着火、爆炸事故时致伤:乘车人员可能烧伤;吸入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可引起窒息。

(4)乘车人员跳车时致伤:造成摔伤或坠河溺水。 2.现场救护:

(1)现场评估、伤情判断、紧急呼救。

(2)切勿立即移动伤员,除非处境会危害其生命(如汽车着火、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