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常州市“十二五”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8月3日)

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加强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不断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形成城乡一体化的社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区、镇(开发区、街道)、社区三级投入机制,切实增强社区服务功能。逐步构建起政府行政调控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相结合、政府行政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政府力量与社区力量互助的农村新社区组织治理网络。

3.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流动人口生活区建设步伐。完善和推行通过房屋租赁机构实行出租房屋治安管理、用人单位代行登记和颁发暂住证件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推进综治室、警务室、调解室、服务站?四合一?工程建设。健全流动人口的子女入学、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权利维护等公共服务管理制度。对城市流动人口,加快探索建立居住证制度,按照不低于500:1的比例,配齐配足流动人口协管员,加快推进?常州市流动人口与综合治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强对新居民的管理和服务。

4.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和化解机制,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信访工作机制,使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进一步加强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实行?应援尽援,全面覆盖?。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责任制,不断提高应对和处臵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加强城乡道路管理,不断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系数。加强消防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深入开展平安创建,继续强化人防、技防、设施防等预防

13

违法犯罪的措施,切实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三、重点工作 (一)农村改革工程

1.深化户籍制度配套改革。完善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依据的新型户籍登记管理办法,加快探索建立居住证制度。积极清理以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为依据制订的各类政策文件,加快解决依附在二元户籍制度上的城乡差别和政策限制,使农村居民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及其它社会事务方面享受与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2.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鼓励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落实扶持政策,加强管理和服务,到2015年,农业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60%。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证,着力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允许通过出让、转让、抵押等方式进行流转,实现?两种产权、一个市场。?

3.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强镇扩权改革,对具备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重点中心镇赋予必要的城市管理权限,强化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探索符合条件的中心镇与跨镇村区划的现代工业、农业园区实行?区镇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撤村建居,稳步推进镇村体制向街道社区

14

体制的转变,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城镇社区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延伸,探索建立农村新型社区管理体制。

4.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制度改革。支持和鼓励城市优质金融服务向农村延伸,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兴农村金融机构,支持邮政储蓄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业务范围,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拓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领域。健全农村担保体系,发展担保业务,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点组建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探索开展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融资。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重点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特色农机具等保险项目。

(二)农村?双臵换?工程

按照?三集中?要求,以项目推进为抓手,与工业集中区、城镇综合开发区、农村?万顷良田?、农业园区等建设相结合,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进以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通过征(使)用地臵换基本社会保障,或入股换股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住宅臵换城镇安臵房,或臵换二三产业用房,或臵换股份合作社股权,在此基础上,也可探索农民集体资产所有权、分配权臵换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权,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积极探索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加快农村土地和住房从实物形态向价值形态转变。2015年前,选择启动一批试点镇村,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和优化实施办法,加大推进力度。

15

(三)?新市镇?建设工程

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加强规划和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促进城镇协调发展。强化?新市镇?理念,突出重点镇培育,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重点镇在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人口集聚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土地利用管理制度,创新城镇建设、管理和投融资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一批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相适应高质量、高品位的重点镇,建设成为具有较强集聚能力、带动作用的现代化小城市。2015年前,全市重点培育示范中心镇5个左右。

(四)?富民强村?工程

1.大力发展富民合作组织。深化完善农民专业合作、农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等?三大合作?改革,鼓励和支持?三大合作?组织以多种形式参与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投资性富民合作组织建设,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形态。因地制宜发展各类以物业、资金互助、农机、劳务等为特征的富民合作社。健全农民合作组织运作机制、规范分配制度。到2015年,全市参加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的比例达60%以上,农民财产投资性收入比重明显提升。

2.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大工作推进、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发展资产运营型、资源开发型、工业主导型、为农服务型、异地发展型等多种形式的村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组织资源性、资产性和服务性收入。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城乡建设用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