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模拟调试过程中,可采用分段调试的方法,并利用编程器的监控功能。 硬件实施 硬件实施方面主要是进行控制柜(台)等硬件的设计及现场施工。主要内容有:设计控制柜和操作台等部分的电器布置图及安装接线图。 设计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电气互连图。 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接线,并进行详细检查。 由于程序设计与硬件实施可同时进行,因此 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周期可大大缩短。
联机调试,联机调试是将通过模拟调试的程序进一步进行在线统调。 联机调试过程应循序渐进,PLC 从 只连接输入设备、再连接输出设备、再接上实际负载等逐步进行调试。如不符合要求,则对 硬件和程序作调整。通常只需修改部份程序即可。 全部调试完毕后,交付试运行。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如果工作正常、程序不需要修改,应将 程序固化到 EPROM 中,以防程序丢失。
整理和编写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包括设计说明书、硬件原理图、安装接线图、电气元件明细表、PLC 程序以及使 用说明书等
7.3 系统的维护
PLC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构成元器件是以半导体器件为主体,考虑到环境的影响,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元器件总是要老化的。因此定期检修与做好日常维护是非常必要的。供电电源的质量直接影响PLC的使用可靠性,也是故障率较高的部件,检查电压是否满足额定范围的85%~110%及考察电压波动是否频繁。频繁的电压波动会加快电压模块电子元件的老化,建议加装稳压电源。对于使用10多年的PLC系统,若常出现程序执行错误,首先应考虑电压模块供电质量。
1.运行环境的检查:
(1)PLC运行环境温度在0~60℃。温度过高将使得PLC内部元件性能恶化和故障增加,尤其是CPU会因“电子迁移”现象的加速而降低PLC的寿命。温度偏低,模拟回路的安全系数也会变小,超低温时可能引起控制系统动作不正常。解决的办法是在控制柜安装合适的轴流风扇或者加装空调,并注意经常检查。
(2)环境相对湿度在5%~95%之间。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水分容易通过模块上的IC的金属表面的缺陷侵入内部,引起内部元件性能的恶化,使内部绝缘性能降低,会因高压或浪涌电压而引起短路;在极其干燥的环境下,MOS集
40
西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成电路会因静电而引起击穿
(3)要定期吹扫内部灰尘,以保证风道的畅通和元件的绝缘。建议PLC的电控柜使用密封式结构,并且电控柜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加装过滤器,可阻挡绝大部分灰尘的进入。
1.PLC的安装状态检查。各PLC单元固定是否牢固,各种I/O模块端子是否松动,PLC通信电缆的子母连接器是否完全插入并旋紧,外部连接线有无损伤。检查PLC的程序存储器的电池是否需要更换。根据维修的特点可分为
(1)外线维修,包括通信总线和I/O所连接的传感器、连接器、继电器、限位开关、保护元件、连接线和变频器等。
(2)PLC的固件维修,包括CPU单元、I/O单元、智能单元、供电模块的内部电路维修。 PLC控制器具有一定的自检能力,而且在系统运行周期中都有自诊断处理阶段。
1.系统操作步骤:
(1).检查PLC供电是否正常。若POWER指示灯不亮,可检查供电线路和熔断器。
(2).检查PLC系统。启动PLC查看“RUN”指示是否正常,有无报警发生。通常正在使用的PLC系统很难发生这种故障。
(3).I/O模块的检查。I/O模块是CPU与外部控制对象沟通信息的通道,也是最容易损坏的部分,因此使维修的主要内容。
(4).工作环境的检查。主要影响的因素是温度和湿度。5.固件的维修。当确认是PLC固件损坏,最好的办法是更换新的备件。
41
西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结 束 语
矿井皮带运输系统是分布复杂,部件繁多,且又要求运行协调一致的连续运输系统。因此在皮带运输系统集中监视和控制,保证皮带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运输效率是很必要的。本论文煤矿主斜井和地面皮带输送机为背景,研究设计了一种以S7-300 PLC为核心的矿井皮带输送机集中控制系统。本文重点介绍了以下几点内容:
(1)、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集中控制系统的结构和要完成的控制功能,并对其各个组成部分分别论述。根据功能要求对参数检测和故障保护装置中使用的传感器进行选择。
(2)、通过估算的输入输出点数和要求的PLC的存储容量及响应速度,确定所用PLC的型号和功能模块。
(3)、设计出了系统控制的流程图,使用PLC语言编写了皮带集中控制的部分程序。
(4)、对PLC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措施进行设计。
由于是初次接触煤矿的皮带运输系统,对现场的具体情况了解甚微,所以设计中的很多细节部分考虑不周,在结构上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我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会继续努力的。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西门子S7—300 PLC的相关知识,可以熟练配置PLC的各种模块。尤其是对胶带运输的工艺流程、胶带间的闭锁关系、胶带运输过程中的一些常见故障及检测方法和处理措施有了很深的了解,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42
西南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致 谢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