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选择

4.我国的根本政体是( A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B、民主集中制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会议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我国的国体是( B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 近年来, 我国改进和完善了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的范围扩大到 ( B ) A、乡一级 B、县一级 C、村一级 D、市一级 7.我国的政党制度是 ( D ) A、共产党领导的一党制

B、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的多党制 C、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轮流执政的多党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8.我国的民主党派是( C )

A、在野党 B、执政党 C、参政党 D、在朝党 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C ) A、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 B、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1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C ) A、指导思想 B、唯一方法 C、基本方略 D、基本政策

1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 D ) A、先决条件 B、基本动力 C、根本基础 D、客观需要 1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A )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D、必须将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 C ) A、社会主义劳动者为目标 B、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目标

C、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D、先进思想的传播者为目标

2.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 A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E、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B )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006 年 10 月,( D )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D ) A、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 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 C )

A、新原则 B、新秩序 C、主题 D、新格局 2.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A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D、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导致的局部冲突和战争

3.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 面貌建立、发展同其他友好国家的关系,这一关系指的是( B)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一条线”

4.1953 年 12 月,周恩来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在会见( A ) A、印度代表团 B、缅甸代表团 C、印尼代表团 D、越南代表团 5.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 ( C )

A、一极化 B、两极格局 C、多极化 D、三足鼎立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现阶段,我国知识分子是( C )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