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新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及探究 学案八 物质制备及性质验证实验专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 馏操作中c项使用球形冷凝管是错误的。而蒸馏操作中要求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第(6)问的装置应选b。 第三步 分析杂质成分

依据乙酸异戊酯、乙酸、异戊醇、浓H2SO4的溶解性判断乙酸异戊酯中混有乙酸、异戊醇、浓H2SO4、水等杂质。

第四步 除杂方案设计

第五步 产率(纯度)计算 由反应方程式:

可知,4.4 g异戊醇完全反应消耗3.0 g乙酸,生成6.5 g乙酸异戊酯,则第(7)问求得该反应3.9 g的产率为×100%=60%。(8)异戊醇的沸点为131 ℃,蒸馏时,若从130 ℃开始收集馏分,

6.5 g将会有一部分未反应的异戊醇被蒸出,使产率偏高。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 洗掉碳酸氢钠 (3)d (4)提高醇的转化率 (5)干燥

(6)b (7)c (8)高 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课堂对点训练】

3.硝基苯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是医药和染料的中间体,还可作有机溶剂。制备硝基苯的过程如下: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 ①配制混酸,组装如图反应装置。

取100 mL烧杯,用20 mL浓硫酸与18 mL浓硝酸配制混合酸,加入恒压滴液漏斗中。把18 mL苯加入三颈烧瓶中。

②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酸,加滴边搅拌,混合均匀。 ③在50~60 ℃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④除去混合酸后,依次用蒸馏水和10% Na2CO3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得到粗产品。

Ⅱ.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物质 苯 硝基苯 1,3-二硝基苯 浓硝酸 浓硫酸 熔点/℃ 5.5 5.7 89 沸点/℃ 80 210.9 301 83 338 密度(20 ℃)/(g·cm) 0.88 1.205 1.57 1.4 1.84 -3溶解性 微溶于水 难溶于水 微溶于水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混酸应在烧杯中先加入________。

(2)恒压滴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中长玻璃导管可用________代替(填仪器名称)。

(4)反应结束后产品在液体的________(填“上”或者“下”)层,分离混酸和产品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5)用10% Na2CO3溶液洗涤之后再用蒸馏水洗涤时,怎样验证液体已洗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得到更纯净的硝基苯,还须先向液体中加入________除去水,然后蒸馏,最终得到17.5 g硝基苯。则硝基苯的产率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6)可加入CaO除去水,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HNO3过量,根据苯的物质的量计算生成18 mL×0.88 g·cm17.5 g-1的硝基苯的理论产量为:×123 g·mol=24.98 g,故产率为:-1

78 g·mol24.98 g×100%=70%。如果忘记加沸石,只能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答案 (1)浓硝酸

(2)可以保持恒压滴液漏斗与三颈烧瓶内压强一致,使液体顺利滴下 (3)冷凝管(或球形、蛇形、直形冷凝管) (4)上 分液

(5)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无沉淀生成,则说明已洗净(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6)氧化钙 70% 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 【解题建模】 步骤一:明确反应原理

依据实验要求,确定制备有机物的反应原理。一般题目中都提供反应原理,但需要考生抓住反应的特点(如可逆反应等),并分析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步骤二:熟知实验仪器

利用合适的实验仪器和装置,达到控制反应条件的目的,通过分析装置的特点及物质的制备原

-3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最新人教版小学试题 理,确定每个装置的作用。 步骤三:分析杂质成分

依据有机物的制备原理,确定反应物、生成物的成分,并推测可能发生的副反应,利用题目提供的各物质的溶解性、密度等信息判断产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 步骤四:除杂方案设计

依据产品和杂质的性质差异(如溶解性、熔沸点、密度大小、物质的状态等)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

步骤五:产率(纯度)计算

实际产量

依据题目提供的反应原理和试剂的用量,计算产品的理论产量,则产品产率为×100%。

理论产量

考点指导4 性质验证及探究类实验

【典例4】 (2016·北京理综,28)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试剂 实验 滴管 试管 饱和Ag2SO4溶液 0.2 mol·L 2 mL Na2SO3溶液 0.1 mol·L Al2(SO4)3溶液 -1-1现象 Ⅰ.产生白色沉淀 Ⅱ.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 Ⅲ.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 0.2 mol·L CuSO4溶液 -1(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含有Cu、Cu和SO3。 稀硫酸2+2+I

已知:Cu――————→Cu+Cu,Cu――→CuI↓(白色)+I2。

2-

2+

2-

①用稀H2SO4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和SO3。

2+

2-

部编本试题,欢迎下载!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