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为缩值系数,缩值系数=大面积多点调查单位面积增产值/区试单位面积总产值) 七、新增纯收益
衡量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
新增纯收益=新增总产值—新增生产费—推广费
第三节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条件、途径及方式
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条件 (一)转化条件
1.外部环境条件——政策法规、科技文化、自然地理等 2.内部环境条件——成果产出系统、扩散系统、采纳系统 具体来讲,包括国家环境——方针政策、法规、体制 社会观念——科技意识、传统观念等
社会基础设施——能源、交通、物资、自然环境等
投资环境——政府、企业、社会、银行贷款、引进项目等 产业技术环境——成果技术先进性、成熟程度、潜在效益等
专业服务——示范、信息、宣传、教育培训等 市场需求——成果市场需求、吸收能力等。 (二)制约因素
1.转化系统是否健全,管理体制是否合理 2.成果与生产是否脱节,反馈回路是否通畅 3.技术贮备是否雄厚
4.其他因素:政策法规、科技文化、自然地理等 (三)转化保证 1.市场需求信息
2.健全的农业推广体系 3.科普宣传 4.技政物结合
5.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 6.政策法规保障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 (一)农业区域开发研究 1.特点
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和做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多项技术组装,发挥整体效益。
41
2.组织形式
联合股份开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单位和其他经济实体,以成果、技术、资金入股,共同组织产品开发和承担经营风险。
独立企业型开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利用中试车间、实验室硬板科技实体,物化自己科研成果。
综合基地型开发——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通过建立综合实验基地,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
区域治理型开发——国家加强科技攻关的主要任务。 (二)农业推广机构推广 1.农业行政推广机构
2.农业大专院校的推广:科普宣传、校县挂钩、试验示范、师资培训、组织重点科技项目等。
3.农业科研单位的推广:兴办实体、技术培训、开拓技术市场、推广产品 (三)大众传播途径
1.方式:广播、电视、报刊、幻灯等。
2.特点:信息量大、范围广、针对性强、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四)农业技术市场
1.特点:把技术纳入经济活动中,与其他商品一起流通交换,传递信息和技术。
2.内容:技术转让、技术出口等。
3.形式:常规技术市场、科技大蓬车等。 (五)中试生产基地建设
成果产出单位、成果应用单位机密结合,把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进行高产优质低耗高效为中心的配套综合技术研究、成果推广。 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 (一)经营服务方式
1.概念:物化形态与知识形态的技术商品结合起来,一起转移(出售)给农民,良种良方结合。
2.优点:符合自愿交换、等价交换原则; 符合农民需要,技术转化速度快; 比较容易实现其交换价值;
利于成果转化,补充推广技术部门实力。 (二)技术承包方式
1.概念:以合同形式把技术人员与农民经济利益联系起来的经济交换形式。 2.形式:联产提成技术承包责任制
42
定产定酬技术承包 连效联质技术承包 专项技术劳务承包 农业科技集团承包
(三)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资料等服务方式
1.概念:知识形态的商品服务方式,它是技术成果与生产结合,把知识形态的技术商品转化为物化形态的技术商品、共担风险、共沾利益的一种商品交换形式。
2.做法: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成果,负责技术指导,技术入股;生产部门提供生产条件和资金;产品双方共同经销,利益按照贡献比例分成。
第四节 提高农民成果分布
一、成果分布、经济上限、技术上限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成果分布
1.成果分布代表着本地方或不同地区农民每年每亩完成的不同增值,即农民的实际增产增收。不同农民取得实际成果的差异,是不同农民的成果分布不同。
2.推广人员一方面要承认成果分布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指导缩短这种差异。 (二)经济上限
允许农民技能、经营方式和自然资源存在固有差别的情况下,取得的每年每亩增值的总值。 (三)技术上限
不计成本而取得每亩的最高产量为技术上限。 (四)三者的关系
1.技术上限高于经济上限
2.技术上限与经济上限之比较是每年每亩的物质产量,按产量计算(尺度B) 3.经济上限与成果分布之比较是指每年每亩的增值,按经济效益计算(尺度A)
4.经济上限才是农民的实惠。
5.农业推广最终目标是提高农民成果分布。提高成果分布首先要提高经济上限,提高经济上限首先要提高技术上限。——提高技术上限是提高成果分布的基础。
二、决定经济上限的因素 (一)交通运输方便程度 (二)支农服务条件
43
(三)居民点与集镇的位置
物质生产的最高限度是由技术上限决定的,农民每年每亩的增值同它所在地方的经济上限密切相关,同时也决定着它在成果分布中所处的地位。 三、提高技术上限、经济上限、成果分布的途径和对策 (一)提高技术上限
1.通过农业科学研究获得最高产量的技术措施 2.通过基本农田建设改善作物生长条件 3.增加农业生产资料投入
4.有效的经营管理和推广服务 (二)提高经济上限
1.扩大运输网,建设农村通向市镇的交通设施 2.为农民增设农产品销售市场
3.建立农业生产资料和设备的供销渠道 4.建立信贷机构 5.加强经营管理
6.建立有利的价格体系 (三)提高成果分布
1.有效的推广服务:鼓励农民开创新路;帮助农民掌握技术和技能;解决农民生产中存在问题;加强示范宣传力度,扩大技术使用范围。
2.有效的支农服务:为农民提供信贷;建立生产资料供应销售渠道;及时为农民提供价格和市场信息。
四、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成果分布的提高 (一)成果分别不同是一种客观存在 1.不同农民经营方式、生产方式不同;
2.农民对技术、信息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同。
(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成果分布不同的制约因素 1.自然区域差异:气候、光照等 2.地理位置:
3.交通运输网络不全,信息不畅 4.管理粗放,效益低下 5.干部、农民素质低下 6.经济基础薄弱 7.生产资料供应不畅 8.基础建设差
(三)提高农民成果分布的对策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