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笔记

创造社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前后两期。 成员:最初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后期则又有冯乃超、杨汉生等加入。

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

主张: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该社团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显示出与文学研究会迥然不同的创作风貌。后期创造社随着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转向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前期创造社文学创作作品丰富,成就较高。 新月社

新月社,1923年由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原是一个文化社教团体,后在其内部形成一个诗人群,由此产生新月诗派。新月诗派以1928年徐志摩在上海创办《新月》月刊为界,分为前后期。

阵地:前期的阵地是在《晨报》副刊上开辟的《诗镌》。后期是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1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

主要成员:前期有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后期基本成员除前期的徐志摩、饶孟侃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

主张: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他们致力于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促使新诗艺术上走向成熟。在诗歌创作上卓有建树的是个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孙大雨等人。

后期新月派诗人的创作出现了向自由诗发展的趋向,且特别强调抒情诗的创造。但后期新月派坚持的仍是超功利性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在这一基本点上,前、后期新月派是一致的。

语丝社:

语丝社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成立,因周伏园创办的《语丝》(主张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杂志而得名,是“五四”后一个重要的社团。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川岛等。语丝社提倡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语丝体”散文群,促进了现代散文的成熟,对现代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草—沉钟社

浅草社1922年成立,办有《浅草》季刊,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中出过《文艺旬刊》,其骨干成员又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半月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面则有冯至的诗歌,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的色彩。

湖畔诗派

1922年4月,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等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先后出版有诗歌合集《湖畔》、《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等。他们致力于诗歌创作,被称为湖畔诗派。湖畔诗人是沐浴五四精神而成长起来的,他们身上具有清新、自然、纯情、率真的特点。个性解放思想是他们诗歌创作的基石。湖畔诗派的情诗,通过对人的正常情感的大胆告白与肯定,揭破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展示了五四新人的青春人格与气质,它们是真正的现代情诗。

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胡适、周作人) 胡适的“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1、胡适在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侧重文学语言形式的变革。在《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白话文学史》中表达了他的文学观念。认为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和工具。“中国今日需要的文学革命是用白话替代古文的革命,是用活动工具替代死的工具的革命。”(胡适,《逼上梁山》,《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10页)

2、宣扬个性主义,采用写实主义,主张诗体解放。用西方的少年血性汤来挽救濒于死亡的中国文学的命运。《易卜生主义》对西方理想精神的推崇,以此作为联结中西的桥梁。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观

1、以人道主义观察、研究、分析人生诸问题 2、文学是人性的

3、文学是为人生的:人的文学

4、文学性散文(美文)的提出:在理论是确定了散文的地位,把散文作为文体概念进行了规范。

文学创作潮流与取向:

文学发展三阶段:1917-1919“五四”运动:新文学萌芽期,主要是文学革命和新文学的理论准备,创作还属于尝试和印证新文学的理论假设。创作较贫弱。

1919-1926:文体大解放和创作活跃期,现代文学的第一批作家登上文坛,新文学以创作的实绩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一些创作流派形成。创作繁荣期。

1926-1927:文学创作的青年逐渐投身革命,创作沉寂,革命文学的理论建设为30年代革命文学的勃兴奠定了理论基础。 具体风貌如下: (一)理性精神的显现

文学即思想启蒙,文学成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秉承五四科学与民主的精神于文学创作之中。文学不再只是抒情言志,个人玩抒性情抒情酬答的工具。文学成为思想启蒙和社会革命的工具。开创了文学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先河。 (二)感伤情调的流行

历史转型期知识分子思考、彷徨、苦闷、孤独心境的表现。是作为人类敏感群知识分子寻找精神家园和价值寻求的必然结果。是现代中国民族和文学进入历史青春期前的躁动与不安。是动荡社会现实在知识分子头脑中的反映。

人是历史链条上的中间物。知识分子具有历史中间物意识。这是处于历史中间地带的人所具有的悲剧意识。

“这是血的蒸汽,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鲁迅 (三)个性化的追求

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发展的时代,个人思想与民族命运统一。

形成了个人风格:鲁迅的沉郁,郭沫若的激情,郁达夫的自省,叶圣陶的平实,冰心的清丽,周作人的冲淡,朱自清的秀雅,闻一多的深沉,徐志摩的空灵,冯至的舒徐,废名的朦胧,李金发的怪佶,许地山的含蓄……

文学不再是载封建之道的工具,成为个人化表达人类声音的精神产品。 文学表达的是个人化思想和人类普遍情感的统一。 (四)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探索精神,借鉴了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现代文学的诸多创作手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新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西方现代创作手法的驳杂使用。

需要思考的问题:

1. 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2. 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

么? 3. 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

4. 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和理论?

5. 近年来学术界在对“五四”传统的反思中,有一种偏重批评“五四”“激进主义”的声音,对此你是否有所关注?能够谈谈你的看法。

6. 简述晚清文学思潮,并论述其与“五四”时期文学运动的历史联系。

20年代小说

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是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期的《狂人日记》,它和后来的《孔乙己》、《药》等名著一起拉开了“五四”小说的序幕。

林译小说

林纾,字琴南,文学家,翻译家。他一生翻译欧美小说180多种,1200多万字,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迦因小传》、译笔哀感顽艳,《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述》、《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译笔质朴古朴。其翻译作品都是与精通外语者合作,但译笔传神还是靠他。除了对西方写实方法的肯定,林纾的文学观念仍是中国的,他将狄更斯比附于司马迁、班固,创作的小说笔记体接近唐段成式,长篇的文字表达采用桐城笔法,情调接近才子佳人,对民初的鸳鸯蝴蝶派作家有较深影响,且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小说家先通过“林译小说”来了解世界,它为20世纪中国小说的创作准备了作家,准备了读者,功不可没。

“为人生”的写实主义小说

20年代的小说创作界,“为人生“的写实主义小说是其中重要的一支,作者主要是文学研究会、未名社、语丝社的一些成员。人生写实派小说家直接师承了文学革命倡导期《新青年》、《新潮》作家群的传统,从各种角度触及当时的社会问题,他们的主要功绩是建立了现代市镇和乡土文学的基本叙述模式。

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潮流形成的原因: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问题小说就是这当时知识分子思考社会人生的结果。其次,问题小说的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作品的直接刺激。

1919年下半年,女作家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写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将“问题小说的创作推向高潮。

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庐隐、王统照等。

在创作上的特点:时代气息和针对性强;哲理性强;对问题的探索肤浅,通常“只问病源,不开药方”;社会功利化追求所导致的观念化和抽象化倾向。

乡土小说

所谓“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乡土小说家,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繁荣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刚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