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

(3)效应阶段

多数B细胞能够成为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抗体),然后由抗体直接或间接发挥免疫效应,杀灭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部分B细胞变为记忆性B细胞,以后若遇相同抗原刺激时可以很快产生相同抗体,并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抗体浓度。

3.简述细胞免疫应答反应的过程。

答:细胞免疫的应答反应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感应阶段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感应阶段,基本类似于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的感应阶段。 (2)增殖和分化阶段

活化的TH胞开始大量增殖,最终导致激活相应的TD细胞和TC细胞,进入效应阶段。同时,部分T细胞分化为记忆性T细胞。激活的TC细胞发挥特异性的细胞毒性作用,攻击靶细胞(病原体)。TD细胞则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参与对抗病原体感染的炎性反应。

第9章 酸碱平衡

1.简述人体酸碱平衡调节的基本途径。

答:人体主要依靠血液缓冲作用、肺呼吸作用和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等调节功能,维持体液pH的相对恒定。 (1)缓冲体系与缓冲作用 ①缓冲体系

缓冲体系是指由弱酸(如H2CO3)以及弱酸与强碱生成的盐(如NaHCO3)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

②缓冲作用

缓冲作用是指缓冲体系具有缓冲酸、碱和保持pH相对恒定的作用。 (2)血液缓冲体系及其调节作用 ①血浆缓冲体系

血浆缓冲体系包括: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和NaPr/HPr(Pr代表蛋白质)。

②红细胞缓冲体系

红细胞缓冲体系包括:KHCO3/H2CO3,K2HPO4/KH2PO4,KHb/HHb和KHbO2/HHbO2(Hb代表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缓冲体系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缓冲物质,它对H2CO3发挥巨大缓冲作用。 (3)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①肺通过CO2排出量的增减,控制体内H2CO3浓度,以维持NaHCO3/H2CO3

的正常比值,调节体内酸碱平衡。

②肺排泄CO2的作用受呼吸中枢的调节,而呼吸中枢的兴奋和抑制又与血液的Pco2,[H+]或pH和Pco2变化有关。当血液Pco2增加或pH下降时,呼吸中枢兴奋,呼吸运动加深加快,CO2排出量增加;反之,则呼吸运动变浅、变慢,CO2排出量减少。

(4)肾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①肾维持酸碱平衡的方式

肾脏通过排出过多的酸或碱,保持血浆中的NaHCO3含量,保持血液pH的相对恒定。

②肾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

肾调节机体酸碱平衡主要是通过肾小管的H+分泌、磷酸盐酸化和氨(NH3)的分泌等实现的。

2.简述运动时酸性物质的来源以及肌细胞内的缓冲作用。

答:(1)运动时,体内酸性代谢产物主要来自以下4个方面。 ①ATP水解

ATP是骨骼肌细胞的直接能源,ATP水解时可释放H+。ATP水解释放H+的数量是由ATP、ADP、Pi的解离状态决定的,并受Mg2+、K+和H+与腺嘌呤核苷酸的螯合物浓度的影响。

②6-磷酸葡萄糖和1-磷酸甘油的生成

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6-磷酸葡萄糖和1-磷酸甘油累积量增多,而生成这些物质则伴有H+的释放。

③乳酸的生成

乳酸是糖无氧酵解的产物,也是运动时体内产生最多的代谢性酸性物质,约占代谢性酸总量的95%。乳酸的pKa<4,在体条件下99%的乳酸均可解离成H+和乳酸根负离子。

④不完全和完全氧化 a.不完全氧化

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当中,只有脂类能发生不完全氧化。 b.完全氧化

糖原、葡萄糖和脂肪酸在体内彻底氧化可产生CO2和H2O,生成的C02与H2O可形成H2CO3。

(2)骨骼肌对酸性物质缓冲作用包括: ①化学缓冲作用 a.磷酸盐化合物

磷酸盐化合物的pKa值多在肌浆pH范围之内,因而解离度较低,所起缓冲作用不大,约为l0%~20%。

b.重碳酸盐化合物

重碳酸盐的缓冲作用约为20%~30%。 c.蛋白质和氨基酸缓冲体系

绝大部分(约60%)的H+是由蛋白质和氨基酸缓冲体系缓冲的。 ②代谢缓冲过程

在骨骼肌进行物质代谢过程中,有时可产生一些碱性物质或伴有对H+的摄取过程,这些过程主要包括磷酸肌酸分解、次黄嘌呤核苷酸的生成、氨基酸的氧化。

③H+和HC03—的跨膜流动

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生成的H+和HC03—可通过肌细胞膜跨膜流动,从而对稳定细胞内的pH值发挥一定的作用。然而由于离子平衡速度太快,目前还难以对H+和HCO3—跨膜流动所起的作用做出定量评价。

3.简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答:尿液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或者排泄而成。 (1)肾小球滤过作用

肾小球滤过作用是指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以外,其余的水分和小分子溶质均可滤入肾小囊,形成肾小球滤液(原尿)的过程。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侧肾生产的滤液量。正常成年男子肾小球滤过率约为125ml·min—1,24h滤液生成量约为180L,几乎是人体体重的3倍。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①滤过膜面积及其通透性

受滤过膜面积及其通透性和肾血浆流量的影响。滤过膜是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与肾小囊内层之间的组织结构,由内侧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中间的基底膜和外测的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层构成。

②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因此能够影响有效滤过压的三个因素中的任一因素改变,都将影响有效滤过压,从而改变肾小球滤过率。 (2)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与集合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方式 ①主动重吸收

主动重吸收是指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耗能,逆着物质的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将小管液内的溶质转运到小管周围细胞间液的过程。如葡萄糖、氨基酸和Na+等物质的转运。

②被动重吸收

被动重吸收是指小管液中的水和溶质以浓度差、电位差或者渗透压差为动力,进入小管周围细胞间液的过程。这种重吸收过程是顺着电-化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

(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过程难以严格区分,因此生理学通常将这两个过程统称为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

①分泌作用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是指其管腔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滤液的过程。

②排泄作用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排泄是指其管腔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直接排入滤液的过程,如肌酐、马尿酸以及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的排泄。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