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的创始人是英籍德国学者麦克斯·缪勒,他的1873年出版的《宗教学导论》是宗教学科问世的标志.
我们研究宗教学推荐大家采用我国宗教学家吕大吉先生的“宗教要素说”。
吕大吉先生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客观存在具有一些基本要素。一类是内在因素,一类是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有两部分:宗教观念或思想、宗教感情或体验。外在因素也有两部分:宗教行为或活动、宗教组织或制度。这四个要素在宗教体系中实际上是四个层次。基础层或者核心层是观念或思想(具有超人间、超自然的神或神性物的观念),第二层是感受或体验,第三层是行为或活动,最外层是组织或制度。
1
宗教学是认识宗教本质,揭示宗教规律的一门科学。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①分析宗教构成要素;②揭示宗教规律(探索规律、预测演变);③研究宗教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④研究宗教对象与人的关系。
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与其他人类社会文化形式一样,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其产生、发展、衰落和消亡的历史过程。神灵观念与宗教礼仪的出现标志着原始宗教的形成。万物有灵的观念是宗教产生的思想基础。
原始宗教产生的经济基础是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处于“自然的奴隶”的地位。
2
原始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把自然力量人格化并视为不可理解的神秘力量;灵魂不死以至于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生。 原始宗教的特点:
1、宗教观念非常朴素,崇拜对象非常直观 2、神灵崇拜具有个别性和多样性 3、信仰目的主要是为了现实生活
在宗教起源的问题上,有很多争论,目前主要呈现这几样观点:自然神话论(认为宗教源于自然神话)、图腾论(源于人类图腾崇拜)、巫术论(源于巫师巫术活动)。 古典宗教是古代文明社会后古代、中古代、近古代这几个时代的宗教的通称。
3
在宗教历史进程中,起着主要作用的民族是: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当今的伊拉克)、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波斯(伊朗在欧洲的旧称)和古代希腊等,它们是世界上拥有最早宗教盛典的国家或者说民族。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两河和尼罗河流域雅利安人和闪米特人对宗教发展贡献很大,因为雅利安人中的印度人产生了婆罗门教和佛教,闪米特人中的西伯来人产生了摩西教和基督教。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佛教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
人类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宗教发展也随社会进步出现新的发展趋势:第一是信仰对象等级化;第二是保护神地域化;第三个是社会分化出专职的宗教人士和宗教特权阶层。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