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习题试卷版23

A. 不释放乙酰胆碱 B. 有少数囊泡随机释放 C. 有少数囊泡依次轮流释放

D. 每秒钟约有107个乙酰胆碱分子释放 E.

每秒钟约有200~300个囊泡释放

20. 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变关系( )

A. K+ B. Na+ C. Cl- D. Ca2+ E. Mg2+

21. 神经—肌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 )

A. 阿托品 B. 胆碱酯酶 C. 美洲箭毒 D. 六烃季铵 E. 四乙基铵

22.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

A. 肌原纤维 B. 肌小节 C. 肌纤维 D. 粗肌丝 E. 细肌丝

23. 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指的是( )

A. 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B. 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 C. 横管、纵管和肌质网 D. 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E. 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24. 安静时在体骨骼肌肌小节的长度约为( )

A. 1.5~1.6μm B. 2.0~2.2μm C. 2.5~3.0μm D. 3.5~4.0μm E. 以上都不是

25. 肌肉收缩时,如后负荷越小,则( )

A. 收缩最后达到的张力越大 B. 开始出现收缩的时间越迟 C. 缩短的速度越小 D. 缩短的程度越大 E. 完成的机械功越大 26. 在强直收缩中,单个肌纤维的动作电位( )

A. 发生叠加或总和 B. 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C. 幅值变大 D. 幅值变小 E. 频率变低 27. 平滑肌细胞兴奋时,Ca2+来自( )

A. 肌钙蛋白 B. 钙调素 C. 细胞外液 D. 肌浆网

5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细胞外液、肌浆网和其他钙库

仅在内表面 仅在外表面 仅在两层之间

仅在外表面与内表面

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中形式均有 某种配基为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所“辨认”形成配基—受体结合物 配基—受体结合物向覆衣凹陷集中

其他种类的配基—受体结合物相继在同一覆衣凹陷集中 吞食泡的形成

吞食泡融入胞内体,实现受体与膜的再循环 动作电位的阈电位 去极相 超射时期

去极化后电位 超极化后电位 前者小 两者相等 前者约大5% 前者约大10% 前者约大20%

28.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是( )

29. 受体介导式入胞过程不包括( )

30. 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 )

31. 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钾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 )

32. 神经纤维每兴奋一次,膜内钠浓度大约增加( )

A. 1/100 B. 1/1000 C. 1/8000 D. 1/10000 E. 1/80000

33. 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钠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E. 先减小后增大

34. 假设,在膜对钠的通透性增加时,通道蛋白质分子结构内部可出现下列哪项变化( )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低电阻通道 缝隙 水相孔道 脂相孔道 钠泵

内向 外向

内、外向电流迅速交变 内、外向电流均可 内、外向电流相等

造成膜对钾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造成膜对钾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6 </

>>灞曞紑鍏ㄦ枃<<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