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计算与分析
1.在评价某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的I期临床试验中,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0名健康自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名,各组注射剂量分别为0.5U、1U、2U、3U,观察48小时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试比较任意两两剂量间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无差别? 各剂量组48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s) 0.5 U 1 U 2 U 3 U 36.8 40.0 32.9 33.0 34.4 35.5 37.9 30.7 34.3 36.7 30.5 35.3 35.7 39.3 31.1 32.3 33.2 40.1 34.7 37.4 31.1 36.8 37.6 39.1 34.3 33.4 40.2 33.5 29.8 38.3 38.1 36.6 35.4 38.4 32.4 32.0 31.2 39.8 35.6 33.8 [参考答案]
如方差齐同,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经Bartlett 方差齐性检验, =1.8991 , =3。由于 =7.81, ,故 >0.05,可认为四组48小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总体方差齐同,于是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对四个剂量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进行比较。
(1)提出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 ,即四个剂量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总体均数相同
: 、 、 、 不全相同,即四个剂量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总体均数不全相同 =0.05
(2)计算检验统计量,列于方差分析表中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值
处理组间 101.0860 3 33.6953 4.80 组内(误差) 252.4780 36 7.0133 总变异 353.5640 39
(3)确定 值,做出推断结论
分子自由度 ,分母自由度 ,查 界表(方差分析用), =2.87。由于 =4.80, ,故 <0.05,按照 = 0.05的显著性水准,拒绝 ,接受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四个剂量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总体均数不全相同,进而需进行均数间多重比较。 本题采用SNK法进行多重比较。 (1)提出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 ,即任意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总体均数相同 : ,即任意两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总体均数不相同 =0.05
(2)计算检验统计量,用标记字母法标记
多重比较结果( =0.05) 组别 均数 例数 SNK标记 1 U 37.830 10 A 2 U 35.100 10 B 3 U 34.370 10 B 0.5 U 33.620 10 B (3)做出推断结论 1U与 0.5U,1U与 2U ,1U与3U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标记字母不同),可认为1U与 0.5U,1U与 2U ,1U与3U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总体均数不同。
0.5 U、2U、3U组彼此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含有字母B),可认为这三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总体均数相同。
2.为探讨小剂量地塞米松对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肺脏的保护作用,将36只二级SD大鼠按性别、体重配成12个配伍组,每一配伍组的3只大鼠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损伤组与激素组,实验24小时后测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蛋白水平(g/L),结果如下表。问3组大鼠的总蛋白水平是否相同? 3组大鼠总蛋白水平(g/L) 配伍组 对照组 损伤组 激素组 1 0.36 1.48 0.30 2 0.28 1.42 0.32 3 0.26 1.33 0.29 4 0.25 1.48 0.16 5 0.36 1.26 0.35 6 0.31 1.53 0.43 7 0.33 1.40 0.31 8 0.28 1.30 0.13 9 0.35 1.58 0.33 10 0.41 1.24 0.32 11 0.49 1.47 0.26 12 0.27 1.32 0.26 [参考答案]
本题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1)提出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 ,即三组大鼠总蛋白水平的总体均值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