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习题

多 样 性 采食压力

第四部分 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A、增强生物种类 B、增强能量输入

C、减少能量输出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2、在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除去生产者,分解者的变化曲线是

A、 N B、 N

t t

C、 N D、N

t t N为分解者数量 t为时间 3、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6级其原因是

A、贮存的能量逐级减少 B、生物量逐级减少 C、热量逐级丢失 D、生物体变少了

4、进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约有多少可以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A、1% B、2% C、5% D、10%

5、在某一能量金字塔中,构成金字塔基层的生物可能是

A、一种细菌 B、一种真菌

C、酵母菌 D、草食性动物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B、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生态平衡 7、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 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③①④

8、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

A、猫头鹰和食草虫 B、青草和猫头鹰 C、食草虫和猫头鹰 D、食草虫和青草

9、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A、照射到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B、照射到该系统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 C、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 10、在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4项中正确的是

A、N1M1>N2M2 B、N1M1=N2M2 C、N1M1<N2M2 D、以上情况均可能

11、没有造成食物链缩短的为

A、围湖造田 B、开垦草原 C、稻田养鱼 D、砍伐森林

12、用飞机反复大面积喷洒DDT,其最可能的结果是

A、消灭了该地区的害虫 B、抗DDT的变异类型害虫比例增大 C、消灭了该地区的杂草 D、使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提高 13、在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初级生产量的是

A、蘑菇的生产量 B、苔藓的生产量 C、蕨类的生产量 D、海带的生产量 14、在下列实例中,通过食物链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减少 D、汞等有毒物质的积累 15、一个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标志是

A、分解者大量减少 B、生产者大量减少

C、动物大量减少 D、食物网简化

16、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多样性 B、生物量

C、初级生产力 D、次级生产力

17、生活在一个森林中的所有昆虫组成的是一个

A、种群 B、群体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18、没有开花植物的生态系统是

A、荒漠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9、一个山坡上的一片毛白杨生态系统是一个

A、空间概念 B、功能实体 C、形态现象 D、物种集合

20、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组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A、分解者、腐生生物 B、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 D、生产者、异养生物、

21、利用各营养级所固定的总能量值的多少构成的生态金字塔叫

A、生物量金字塔 B、数量金字塔 C、能量金字塔 D、不属任何一种

22、下列哪种属于营养级之间的生态效率

A、同化效率 B、林德曼效率 C、生长效率 D、都不属于

23、生长效率最高的一类生物是

A、植物 B、小型动物 C、大型动物 D、哺乳动物

24、某生态系统中含有鹿、蛇、猫头鹰、草、兔、鼠等生物,能使猫头鹰增多的因子是

A、蛇多、鹿多、草少 B、鹿少、蛇多、鼠少 C、兔少、草少、鼠少 D、蛇少、草多、鹿少

25、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A、太阳能 B、足够的有机物 C、氧气 D、水分

(二)填空(图)题

1、下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植食性鸟 鹰 蛇

青草 食虫鸟 青蛙

蜘蛛 食草昆虫 (1)该食物网由 5 条食物链组成 。

(2)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 食草昆虫和植食性鸟。 (3)处在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4 种。

(4)对图中蜘蛛与青蛙的中间关系的描述应包括 竞争和捕食 。

(5)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另两种成分是

非生物环境和分解者 。

(6)在能量转化过程中 青草 可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2、请把下图空缺部分填完整

太阳能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顶级肉食性动物

3、一个达到平衡的生态中,有个4种群,其所含有的总能量如表,据表请回答:

种群 甲 乙 丙 丁 9 8 7 7 总能量(KJ) 2.89ⅹ101.3ⅹ109.1ⅹ102.9ⅹ10

(1)该生态系统4个种群构成的食物链有 3 个营养级.。 (2)种群甲在能量传递种属于 生产者 生物.。

(3)如果环境中有毒物,哪个种群富集的浓度最高 丁 . 4、完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总模式图:

绿色植物 植食动物

环境 肉食动物

微生物 顶级肉食动物 5、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太阳能 .。

6、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目 稳定,出生率与死亡率 相等 ,能量的输出与输入 相等,自我调节能力最强.。

7、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服从热力学的两个定律是 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定律.。 8、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9、食物链可分为捕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三种类型。

10、下图是全球水循环图(括号内的数字是水的年移动量,单位是1017Kg/年),填空并把每条线的箭头方向表示清楚。

大气圈

降水 降水

(4.12) 蒸发 蒸发 (1.08) (4.49) (0.71) 海洋 陆地

(三)名词解释

1、次级生产:动物和其它异养生物的生产。

2、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形式转化(光能→化学能→热能)而流动,叫能量流动。 3、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4、生态金字塔: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可采用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和个体数量单位。

5、物质循环:环境中的无机物质被绿色植物吸收转化成有机物质,沿着食物链被多次利用后,又被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质返回到环境中去,这称为物质循环。

6、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7、生态系统: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互相影响,彼此依存的统一体叫生态系统。

8、反馈:生态系统中一种成分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它成分出现一系列的变化,而这些 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

9、食物链: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我们把生物之间存在的这种传递关系称为食物链。

10、生态效率:指各种能量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 (四)、简答题 1、 画出碳循环的模式图,并分析防止大气中CO2浓度增高,人们应采取的对策。

岩 石 圈 6.6ⅹ107 0.05

大气圈

4ⅹ103

R GP 400 <400

生物圈和未分解的有 机物质40.2ⅹ103 8 0.01 库大小单位:克/米2; 流通量单位:克/米2ⅹ年

水 圈 270ⅹ10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