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动物的婚配制度有哪几种类型(8分)?
多雌多雄制(混交制):如鱼类。性比多不稳定,对后代照顾少。 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如晚成鸟。性比稳定,亲体照顾较多。
一雄多雌制:如鸡、马、盘羊等。性比不稳定,较强壮的雄性拥有交配权,其基因易被保留,繁殖力强。
一雌多雄制:如螳螂、大鸨、鱼安鱼康等,少见。性比不稳定。 6. 种群内分布型的类型(12分)。
随机分布: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相等。如面粉中的黄粉虫。在资源和空间充足、较均匀时常呈此分布。
均匀分布:个体之间保持相近的距离。如人工林,海岸悬崖上的海鸥巢。这种分布要求空间资源均匀,再加上人为影响、虫害或种内斗争等而引起。
集中分布 (成群分布):个体的分布呈密集的斑块。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呈此分布。 7. 简述种内关系的类型(12分)。
密度效应、领域性、集群、分散、婚配制度、等级制、利他行为、通讯等。 8. 自然选择的类型(6分)
稳定选择:环境条件对靠近种群数量特征分布中间的个体有利,“淘汰”两侧的极端个体,选择属于稳定型的。如出生体重。
定向选择:当选择对一侧的“极端”个体有利时,种群的平均值向这一侧移动。这可能是基因型变化最快的一类。大部分人工选择。
分裂选择:当选择对两侧的“极端”个体有利时,“中间”个体被淘汰,使种群分成两部分。 9. 简述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12分)
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食草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
第三部分 群落生态学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 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A 生存竞争 B 资源利用 C 占据空间 2 下列哪一特征是生物群落的特征
A 年龄结构 B 社群结构 C 性别比例 D 营养结构 3 在植物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由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叫
A 共生 B 演替 C 生态平衡 D 波动
4 我国东部和南部为森林分布区,向西北依次出现了草原区和荒漠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哪一个生态因子所致
A 光 B 湿 C 水 D 土壤 5 对植物群落分布影响最大的一组生态因子是
A 光和热 B 光和水 C 水和热 D 水和土壤 6 一个区域内所有植物种类的组合叫
A 植物区系 B 植物分布 C 植物群落 D 植被 7 内蒙古分布着大面积的草原,其原因是
A 温度较低 B 水热条件差 C 土壤沙漠化 D 水分较少 8 群落的优势种的确定,与下列哪个概念关系最密切
A 重要值 B 多度 C 显著度 D 生活型 9 随着纬度的增加,下列变化哪一个是正确的
A 物种多样性增加 B 群落结构简单化 C 种间关系趋于稳定 D 优势种不明显 10 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科之一是
A 冬青科 B 松科 C 大戟科 D 壳斗科 11 植物群落可以净化空气,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监测有毒物质 B 富集有毒物质 C 分泌抗生素 D 降解有毒物质 12 热带雨林的分层结构
A 明显 B 不明显 C 不定 13 下列哪一条不是温带阔叶林的特征
A 四季分明 B 分层明显 C 灌木层不发达 D 有的动物冬季休眠 14 群落在不同的年份,一些数量特征发生变化叫
A 竞争 B 分化 C 发展 D 波动 15 生物量较大的生物群落是
A 热带雨林 B 亚热带常绿林 C 北方针叶林 D 肥沃的农田 16 生物量较小的生物群落是
A 草原 B 草甸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