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分(含90分)以上为1级,评分75分(含75分)至90分为2级,评分60分(含60分)至75分为3级,评分45分(含45分)至60分为4级,评分30分(含30分)至45分为5级,评分30分以下为6级。
二、综合评级
综合评级结果是六个单项要素评级结果的加权汇总,即各单项要素的评价分值分别乘以对应的权重系数后进行加总,得出综合评级分值。资本充足状况、资产质量状况、管理状况、盈利状况、流动性状况和农村金融服务状况六个要素的权重分别为20%、15%、20%、5%、20%、20%。
依据加权汇总后的综合评级分值,将村镇银行划分为6个级别:1级为90分至100分,2级为75分至90分,3级为60分至75分,4级为45分至60分,5级为30分至45分,6级为0分至30分。以上各级别分值区间下限含本数,上限不含。
村镇银行综合评级结果除依据综合评级分值外,还应考虑综合评级级次不应高于资本充足状况和管理状况两个单项要素评级级次的要求。综合评级分值对应的评级级次高于资本充足状况或管理状况单项要素
9
评级级次的,综合评级级次按照资本充足状况和管理状况两个单项要素中评级级次较低的确定。
凡年度发生案件的村镇银行,综合评级结果应在上述评级结果的基础上下调一个级次;凡年度发生百万元以上案件的村镇银行,综合评级结果不应高于4级。
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各项要素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评价标准详见附件1《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定量和定性评价标准》。
第四章 评级操作规程和职责分工
在监管工作流程中,监管人员须在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工作结束后,对村镇银行进行评级,或者对上一次评级结果进行修订和更新。监管人员须充分了解和熟悉监管评级的所有要素和评级原理方法,依据规范的评级步骤和程序进行评级工作,并充分利用评级结果对村镇银行的不同风险状况进行比较,在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的间隙进行及时的监控,确定不同的监管措施和重点。
10
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应依循以下程序和职责分工来进行:
一、收集信息
(一)收集基本信息。在对村镇银行进行评级之前,主监管员应充分收集以下信息:非现场监管信息,现场检查报告,案件等重大事项,村镇银行的内外部审计报告,村镇银行向公众披露的信息,村镇银行提交的年度经营计划、经营状况报告和市场准入申请等,村镇银行控股股东情况,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情况,村镇银行及其关联方涉及国家机关行政调查、法律诉讼和法律制裁等情况,其他监管机构的监管信息,跨境监管信息,国内外评级机构对村镇银行的商业评级结果,各种媒体报道的村镇银行信息等。
(二)筛选分析和深入收集信息。主监管员在收集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这些信息进行仔细的整理、筛选和初步分析,确定村镇银行的关键问题和风险以及需要进一步了解的评级信息。在评级信息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主监管员可以通过现场走访、与现场检查人员、村镇银行的董事长、监事长、高级管理层和外部审计人员举行会谈等途径进一步收集评级信息。
11
村镇银行监管评级的基础是评级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这个评级步骤应当由被评级银行的主监管员完成,现场检查人员须向主监管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主监管员应力求全面广泛地掌握评级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二、初步评级
(一)综合分析。主监管员对于收集到的所有评级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综合分析应严格遵循本指引确定的评级方法和评级标准进行,并充分考虑定量指标的真实性和变化趋势,以及定性因素的复杂性和主观判断的差异性。综合分析过程中,对于村镇银行不愿意提供的信息,应视其为不利于村镇银行的信息;对于不能确定有利于村镇银行的情况,应视其为不利于村镇银行的情况;对于可能导致村镇银行遭受损失甚至发生流动性问题的明显迹象,主监管员应当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审慎的预测。
(二)确定初步的评级结果。主监管员依据本指引规定的评级标准和方法,在综合分析评级信息的基础上,合理、准确判断被评级银行的风险状况,确定各个单项要素和综合评级的初步结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