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第九版复习题简化版

1?c?x m2?rr?rrt?t?e?c?xrx

所以有下面式子成立:

?(m2)?c?rr?rrt*t?e?xrx?1?x(rr?rrt*t?e?c?xrx)?0

上面的式子意味c增加,m2下降。 (1)银行恐慌时, c增加,所以m2减少. (2)市场利息率增加时,e减少,所以m2增加. (3)定期存款利率上限增加时,t增加, 所以m2减少

(4)银行对支票存款提供的服务增加时,c减少, 所以m2增加 (5)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增加时, m2减少 (6)流动人口比例增加时, c增加, 所以m2减少

(7)银行的负债管理能力增加时,e减少, 所以m2增加

(8)接受支票付款的商店数目增加时,c减少, 所以m2增加

9.中央银行、银行及非银行公众的行为是如何决定货币乘数的?

答: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下述因素: (1) 支票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r; (2) (3) (4) (5)

非交易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rt; 银行超额准备金率e;

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c; 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t。

1?c rr?rrt?t?e?c

由于前两个因素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所以只要后三个因素保持中足够的稳定,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调整支票存款及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来准确地控制货币乘数,再加上它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中央银行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货币供给保持在它所希望达到的水平。 超额准备金率的高低又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1)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2)出现流动性不足时从其他渠道获得流动性的难易程度。

非银行公众对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和非交易存款的选择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选择行为,也就是财富所有者选择以何种资产组合持有其财富的行为。它决定了影响货币乘数的另外两个重要参数——流通中现金同支票存款的比率c,非交易存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t。 首先,从财富总额看,非银行公众财富总额的增长将会使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的数额都增

大。但是由于这两种资产的财富弹性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比率将发生变化。随着财富

总额的扩大,以现金形式持有资产将显得越来越不方便,而以支票存款的方式进行交易将变得更有吸引力(试想,当人们要买一辆自行车的时候,用现金支付可能是很自然的,但是如果用现金去买一辆汽车,恐怕就不那么方便了)。因此流通中现金同支票存款的比率将随着财富的增加而下降。

支票存款利率提高,或银行对支票存款提供的服务增加,都会使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

m? 26

率下降。

再次,从风险角度看,流通中现金是最安全的资产;支票存款则具有一定的风险,那就是银行的倒闭。在30年代大危机期间的美国,大量银行的倒闭使得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发生严重的动摇,纷纷将存款从银行中提取出来,从而使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急剧上升;许多银行面对这种情形,不得不大量增加超额准备金的持有量,从而使超额准备金率也迅速上升。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货币乘数急剧下降。因此在大危机期间,虽然美国的基础货币增加了20%,但是美国的货币供给(M1)却下降了25%。

每当税率上升,从而使逃税的动机变得更加强烈时,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便有显著的上升。

当旅行等流动人口显著增加时,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则可能上升。

10.假定基础货币增加了20%,货币乘数却下降了30%,货币供给有何变化?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试举一例。

答:因为M=M*H (货币供给公式)

所以 ΔM=m*ΔH+H*Δm (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值)

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例如大危机期间,美国基础货币增加了20%,货币供给量下降25%就是一例。主要原因就是市货币乘数大大下降。

11.中央银行向银行或是向公众购买1000元证券,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 答:中央银行向银行或是向公众购买1000元证券,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一样的。

12.不同的预算赤字弥补方案,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有何不同?

答:首先政府可以设法说服公众为建设这座大桥交税。基础货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其次数政府可以向公众发行债券。这也不会对基础货币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在公众购买政府债券的时候,基础货币减少了1亿元;但是政府将这1亿元花费之后,基础货币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有可能对基础货币产生间接的影响。政府债券发行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利率的上升,因为这样才会使债券对公众更有吸引力,从而将增发的债券销售出去。如果利率的上升达到一定的程度,中央银行就不能坐视不管了,因为维护利率的稳定通常也是它的目标之一。中央银行要使过高的利率降下来,就必须在公开市场上买入证券,其结果将是基础货币的增加。

第三种方式就是增发货币,也就是债务的货币化。增发货币的方式,其最终的效果都是基础货币的增加。

13.为什么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缺乏完全的控制能力? 答: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主要受下述因素的影响:

(1).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

虽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贴现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需求,并且进一步拥有是否发放贷款的决定权,但正如一切商品买卖取决于供求双方一样,贴现贷款量最终是由中央银行和银行共同决定的。

首先,在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萎缩时,中央银行尽管可以通过降低贴现率来刺激这种需求,如果整个社会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不愿向银行借款以进行投资。银行的资金贷不出去,银行就不可能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贷款。

其次,当银行面临资金困难,急需中央银行的资金援助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

27

央银行又很难坐视不救,因为单个银行的危机有可能会波及到整个银行业,从而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2).政府预算赤字

政府将如何筹措资金来弥补这一赤字呢?

首先政府可以设法说服公众为建设这座大桥交税。基础货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其次数政府可以向公众发行债券。这也不会对基础货币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在公众购买政府债券的时候,基础货币减少了1亿元;但是政府将这1亿元花费之后,基础货币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有可能对基础货币产生间接的影响。政府债券发行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利率的上升,因为这样才会使债券对公众更有吸引力,从而将增发的债券销售出去。如果利率的上升达到一定的程度,中央银行就不能坐视不管了,因为维护利率的稳定通常也是它的目标之一。中央银行要使过高的利率降下来,就必须在公开市场上买入证券,其结果将是基础货币的增加。

第三种方式就是增发货币,也就是债务的货币化。增发货币的方式,其最终的效果都是基础货币的增加。

(3).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目标

假定在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升值过于迅速,以致有可能影响到本国的出口,中央银行就可能被迫通过购买更多的外币来阻止这种趋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用本币去交换外币意味着对外币需求的增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轻本币对外币的升值压力,但是同时也意味着本币的投放和基础货币的增加,虽然这可能并不是中央银行所愿意看到的局面。

14.对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作一个整体的概述。

答: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要从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两方面探讨。

A: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下述因素: (1)支票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r; (2)非交易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rt; (3)银行超额准备金率e;

(4)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c; (5)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t。

1?c rr?rrt?t?e?c

由于前两个因素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所以只要后三个因素保持足够的稳定,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调整支票存款及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来准确地控制货币乘数,再加上它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中央银行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货币供给保持在它所希望达到的水平。 超额准备金率的高低又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1)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可能性;(2)出现流动性不足时从其他渠道获得流动性的难易程度。

非银行公众对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和非交易存款的选择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选择行为,也就是财富所有者选择以何种资产组合持有其财富的行为。它决定了影响货币乘数的另外两个重要参数——流通中现金同支票存款的比率c,非交易存款同支票存款的比率t。

首先,从财富总额看,非银行公众财富总额的增长将会使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的数额都增

大。但是由于这两种资产的财富弹性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比率将发生变化。随着财富

m? 28

总额的扩大,以现金形式持有资产将显得越来越不方便,而以支票存款的方式进行交易将变得更有吸引力(试想,当人们要买一辆自行车的时候,用现金支付可能是很自然的,但是如果用现金去买一辆汽车,恐怕就不那么方便了)。因此流通中现金同支票存款的比率将随着财富的增加而下降。

支票存款利率提高,或银行对支票存款提供的服务增加,都会使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下降。

再次,从风险角度看,流通中现金是最安全的资产;支票存款则具有一定的风险,那就是银行的倒闭。在30年代大危机期间的美国,大量银行的倒闭使得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发生严重的动摇,纷纷将存款从银行中提取出来,从而使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急剧上升;许多银行面对这种情形,不得不大量增加超额准备金的持有量,从而使超额准备金率也迅速上升。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货币乘数急剧下降。因此在大危机期间,虽然美国的基础货币增加了20%,但是美国的货币供给(M1)却下降了25%。

每当税率上升,从而使逃税的动机变得更加强烈时,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便有显著的上升。

当旅行等流动人口显著增加时,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则可能上升。

B: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主要受下述因素的影响: (1).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

虽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贴现率来影响银行的贷款需求,并且进一步拥有是否发放贷款的决定权,但正如一切商品买卖取决于供求双方一样,贴现贷款量最终是由中央银行和银行共同决定的。

首先,在银行的贴现贷款需求萎缩时,中央银行尽管可以通过降低贴现率来刺激这种需求,如果整个社会对经济前景感到悲观,不愿向银行借款以进行投资。银行的资金贷不出去,银行就不可能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贷款。

其次,当银行面临资金困难,急需中央银行的资金援助时,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又很难坐视不救,因为单个银行的危机有可能会波及到整个银行业,从而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2).政府预算赤字

政府将如何筹措资金来弥补这一赤字呢?

首先政府可以设法说服公众为建设这座大桥交税。基础货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其次数政府可以向公众发行债券。这也不会对基础货币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在公众购买政府债券的时候,基础货币减少了1亿元;但是政府将这1亿元花费之后,基础货币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有可能对基础货币产生间接的影响。政府债券发行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利率的上升,因为这样才会使债券对公众更有吸引力,从而将增发的债券销售出去。如果利率的上升达到一定的程度,中央银行就不能坐视不管了,因为维护利率的稳定通常也是它的目标之一。中央银行要使过高的利率降下来,就必须在公开市场上买入证券,其结果将是基础货币的增加。

第三种方式就是增发货币,也就是债务的货币化。增发货币的方式,其最终的效果都是基础货币的增加。

(3).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目标

假定在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升值过于迅速,以致有可能影响到本国的出口,中央银行就可能被迫通过购买更多的外币来阻止这种趋势。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用本币去交换外币意味着对外币需求的增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轻本币对外币的升值压力,但是同时也意味着本币的投放和基础货币的增加,虽然这可能并不是中央银行所愿意看到的局面。

29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