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原因很清楚,台湾岛内和国际上都有一股企图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势力。如果出现搞 \台湾独立 \ 和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情况,我们决不会坐视不管。
--摘自《人民日报》 1999 年 7 月 19 日《江泽民重申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严正立场》问题:
1、结合材料 1 、 2 ,请说明台湾当局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 2、结合材料 3 ,请说明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3、结合上述材料,说明 \一国两制 \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
第十三章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A.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 B.战争与革命 C.和平与发展 D.独立自主
2.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A.和平与发展 B.实现祖国统一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
3.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始终把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放在首位
C.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4.邓小平观察.分析国际形势和制定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是( ) A.捍卫和维护国家利益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 D.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5. 1999年3月江泽民在日内瓦裁军谈判大会上的讲话提出( ) A.新安全观 B.不结盟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 6.当今世界格局发展的趋势是( ) A.一极独霸世界 B.两极格局对峙 C.三足鼎立 D.多极化
7.邓小平认为当今国际事务中对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的最大威胁是( ) 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B.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种种差异和多样性 C.当今世界相互依存日益加深 D.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尚未建立 8.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经济危机日益深化 B.经济全球化 C.经济自由化 D.资本主义化
9.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纽约世贸大厦是在( ) A. 2001年9月11日 B. 2000年9月11日 C. 2002年9月11日 D. 2001年8月11日 10.在国际事务中国家利益的核心是( ) A.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 B.经济利益
C.国家之间利益 D.尊重对方利益
11.独立自主是指国际关系中最根本的( )
A.国家主权原则 B.不结盟原则
C.人权高于主权原则 D.和平、稳定、公正、合理 12.新的安全观的核心是( )
A.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B. 加强军备竞赛 C.维护世界多样性 D.反对恐怖主义 13.维护世界和平的政治基础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新的安全观
C.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D.互利合作、共同繁荣 14.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 )
A.政治民主 B.经济一体化 C.各国文明的多样性 D.优势互补 15.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精髓就是( )
A. 互利合作 B.共同繁荣 C.尊重对方利益 D.国家主权平等 16.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深刻论断的是(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大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四大 17.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中能否成为世界一极的根本条件是( )
A.国家实力 B.强大的经济技术力量 C.军备力量 D.政治力量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以上正确答案,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括号内)
1.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思想( ) A.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已经解决的问题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2.我国外交工作的主要目标( ) A.反对霸权主义 B.维护世界和平 C.增进国际合作 D.促进共同发展
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体现在( ) A.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真正的不结盟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
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维护和平主要体现在( ) A.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通过对话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 D.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5.为维护中亚地区的安全稳定,2002年上海合作组织签署了《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联合打击( )
A.机会主义 B.极端主义 C.恐怖主义D.分裂主义
6.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领土争端 B.民族矛盾
C.宗教纷争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7.在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坚持的原则是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8、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是( ) A.推动建设持久和平 B.树立新的安全观 C. 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 D. 维护世界多样性 9、目前解决争端、维护世界维护世界的正确途径是( ) A.平等对话 B. 互利合作
C.取长补短 D.协商和谈判
10、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 )
A.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B.我国国际上的地位所决定 C.世界发展趋势所决定 D.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 11、建国初期毛泽东题图的三大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吹” B.“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 C.“一边倒” D.“一条线” 1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 ( ) A.生产全球化 B.交换全球化 C.分配全球化 D.消费全球化 13、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是( ) A.世界格局演变 B.科技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 D. 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的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三、简答题
l、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含哪些基本思想?
2、我国主张建立的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什么?
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的有哪些具体内容? 4、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四、辨析题
1.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五、论述题
2、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六、材料分析题
(一)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这种帮助不是单方面的。中国取得了国际的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对国际的经济也会做出较多的贡献。”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78—79页。 根据以上材料试分析:
1、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必要性。
2、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3、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依存关系。
(二)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
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我们将继续同各国人民一道,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普遍繁荣的世界而努力。”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25页。 根据以上材料试分析:
1、中国处理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
2、您认为在中国加入WTO以后,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三)(1)“现在世界上真正在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5页。
(2)“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和平与发展这两大课题至今一个都没有解决,天下仍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如果发达国家能够本着平等、公平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切实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文化,使之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状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题就有了解决的重要基础。”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24页。 根据以上两段材料分析:
1、世纪之交,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怎样新的深刻变化? 2、我们应该怎样迎接国际局势给我们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材料1: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联系。
——摘自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美国联合技术公司为开发电梯新产品,充分利用全球各国的优势,如在法国制造电梯门系统,在德国制造电子器件,在日本设计电动驱动装置,最后在美国组装。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6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超过国际贸易约5.5%的年均增长速度。
如同交通工具的改进和铁路运费的降低曾经有力地推动了19世纪末各国的经济融合一样,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革命,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络的迅速商业化运用,则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和交易成本。
——摘自《在动荡中发展》
材料2: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8.59%。 ——根据《全球化与中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整理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消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
——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