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习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改革 C.发展生产力 D.物质利益原则 2.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

A.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实行自由民主制度 D.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3.改革的实质和目的是( )。

A.否定或取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 C.实现现代化军事强国的战略目标 D.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是(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实现共同富裕

D.建立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从( )开始。 A.城市 B.边远地区

C.农村 D.北京

6.我国开始全面改革是在( )。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B.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 C.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 D.党的十四大以后 7.首次提出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是( ) 。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邓小平

8.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 ) 。 A.完全相适应 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C.完全不适应 D.有点适应有点矛盾 9.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 。 A.靠自己的发展 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

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

10.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是( ) 。 A.生产力综合国力的增强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整个社会的发展 11.改革的重点是( ) 。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12.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 ) 。 A.发展 B创新 C.改革 D.稳定

13.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 ) 。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14.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 ) 。

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5.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 。

A.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B. 社会主义本质学说

C.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6.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 ) 。 A.是发展的前提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17.( )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 D.发展 18.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 )。

A.与时俱进 B. 开拓创新 C. 改革开放 D.快速发展

19.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十一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四中全会 D

>>闂傚倸鍊搁崐宄懊归崶顒夋晪鐟滃繘骞戦姀銈呯婵°倐鍋撶痪鎯ь煼閺岋綁骞囬锝嗏挅濠电偛妯婃禍婊堝礃閳ь剙顪冮妶鍡楀Ё缂傚秴妫楀玻鍧楁偄閸忓皷鎷虹紒缁㈠幖閹冲繗銇愯缁辨帡鎮╅崘鑼患缂備緡鍠栭悧鎾崇暦閹烘鍊烽悗鐢登圭敮鎯р攽閻樺灚鏆╁┑顔碱嚟閹广垹螣娓氼垳鈧埖銇勯弴妤€浜鹃梺鍝勭焿缁查箖骞嗛弮鍫晬婵炴垶锕╂导锟�<<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