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 底座注塑模具设计(含全套说明书和CAD图纸).

题目:底座注塑模设计论文

系 (部):自动化系

专 业 班:机械电子工程0301班 姓 名:

学 号:20031100002 指导老师:

2007年4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 专业班 同组姓名 机电0301 系别 、 自动化 底座注塑模设计论文 课题研究背景:我国塑料模具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和打印机外壳注射模具;精密塑料模具方面,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等。但与国外相比还需进一步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设计水平及比例;在塑料模设计制造中全面推广应用CAD/CAM/CAE技术;开发新的成型工艺和快速经济模具;提高塑料模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的使用率;应用优质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对于提高模具寿命和质量;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大型化、 高精密度化 、多功能复合型 、热流道模具 、气辅模具、 高压注射成型。 本次毕业设计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底座的成型工艺参数及成型条件。包括成型的工艺参数有成型温度、成型压力、成型保持时间和成型的条件的选择。 二:打印机外罩设计的工艺性要求。主要四个方面:1、底座几何形状的要素。如:壁厚、加强筋与增强结构、支撑面与凸台、圆角与孔、文字、符号、花纹、合叶设计及其它几何形状要求2、底座的尺度精度。有影响外罩尺度精度的因素和底座的尺度公差。 三:本模具型腔的设计与计算。主要包括型腔数的确定、分型面的确定、成型零部件结构形式、凹模与凸模工作尺寸计算。 四:本模具零件强度设计及校核。确定模具型腔时,应考虑使其在高压熔体的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又不使模具过于笨重。 五:注射机的选择。应考虑九个方面:1、注射量的校核。2、合模力的校核。3、注射压力的校核。4、模具高度与注射机闭合高度的关系校核。5、开模行程。6、推出装置的校核。7、模具外型与注射机拉杆间距的关系。8、定位孔的直径。9、喷嘴前端孔径和球面半径。 六:本模具设计采用的标准。包括零件标准、中小型模架标准和大型模架标准。 七:本模具构件设计及标准。需要四个方面的设计:1、模具构件设计与标准。构件包括支承件、导向副及定位零件,其设计与标准需查表。2、模具附加机构设计与标准。包括抽芯机构设计与标准、抽芯机构零件的设计与标准和脱模机构设计与标准。3、浇注系统设计。包括浇注系统组成及设计要求、浇注系统设计(主浇道、分浇道、浇口、浇口位置的选择、冷料穴与拉料杆、排气槽)和热浇道设计。4、加热与冷却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冷却水路形式、冷却计算、加热元件和加热量计算等。 重点与难点:模具的设计过程包括产品建模、工艺分析;制定模具方案、选择模架;模具工件部件、辅助装置和零件详细的设计、模具总装图设计等部分;最终能够生成总装图、部装图及模具零件图。 本次设计的重点与难点主要有十个方面:模具是否有良好的充填形式,制品能否全部注满,是否达到实际最小壁厚;浇口位置与浇口数量是否最佳;流道系统的优化设计;冷却系统的优化设计;工艺方案分析与论证;模具典型零件的加工与装配;如何减小返修成本;如何减小塑件应力和翘曲;型腔加工仿真。 毕业设计成果:设计论文、零件图、装配图 参考书籍 1、《塑料模设计及制造》 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组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 许发樾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3、《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 徐佩弘 主编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型腔模具设计与制造》 章飞 陈国平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5、http://old.icad.com.cn/html/2005-3-14/200531485540.asp 6、http://www.21ct.cn/info/infoview.asp?id=75468 指导教师 (签字)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