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报告模板

建设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指标 名称 填土 粉质粘土(可塑) 粉质粘土(软塑) 粉砂 强风化泥岩 中风化泥岩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sik(kpa) 30 60 45 35 110 150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pk(kpa) 1500 4000 若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由于场地粉砂层为含水层,有一定厚度,采用人工成孔较困难且安全得不到保证。人工挖孔桩具施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质量易控制,但施工时遇基岩裂隙水排水较难。

若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时,则以中风化泥岩为桩端持力层。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快速,但成本较高,孔低沉渣厚度难以控制,在软塑土层中成桩条件差,孔壁易垮塌,桩基质量得不到保证,在灌注桩施工时,所产生的泥浆无处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且拟建建筑物一侧紧邻已建4层建筑物,设计及施工时应考虑对已建建筑物的影响。

4.2 成桩可能性评价、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论证

根据地质条件及建筑物结构特性,软塑土层中成桩条件差,孔壁易垮塌,,在强风化基岩、中风化基岩中成桩条件好,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桩,可在不同地层段中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并应考虑相应的泥污排放措施。当桩位较深时,应做好必要的护壁措施,并严禁在桩孔附近堆载,且拟建建筑物一侧紧邻已建4层建筑物,设计及施工时应考虑对已建建筑物的影响。

综上,建议拟建工程采用以粉质粘土(可塑)层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天然地基方案,基础形式可采用独立柱基础。

四川· 有限公司 14

建设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5、 基础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1、雨季基础施工中应注意加强排水处理。

2、深基础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坑壁支护,基坑降水,切实保证安全。

3、基础施工过程中须加强地基验槽工作。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1、场地地质构造及地层结构简单,地基稳定性好,无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2、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拟建项目抗震设防类别应为重点设防类(乙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3、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属抗震一般地段。 4、场地内存在饱和粉砂土,但可不考虑其液化影响。

5、勘察期间实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在4.5~5.8m之间,施工时,随时观测地下水动向,必要时进行工程降水。

6、地下水对砼及砼中钢筋均具微腐蚀性。场地土对砼、砼中钢筋及钢结构均具微腐蚀性。

7、粉质粘土(可塑)层有一定承载力,厚度较大,可选作拟建物基础持力层,泥岩分布连续稳定,岩体较完整,物理力学性质好,是场区拟建建筑物良好的基础持力层。 6.2 建议

1、建议拟建工程优选天然地基基础方案,也可采用桩基础(以泥岩作为桩端持力层的旋挖成孔灌注桩)。

2、建议场地地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相关参数可按表2.8-1及表4-1中所列数据选用。

3、建议桩机施工前,进行试桩,以进一步确定桩机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等。

四川· 有限公司 15

建设项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施工中应加强基础验槽工作。若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通知我司工程师,以便会同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处理,必要时需针对性的做施工勘察。

5、由于本次勘察施工条件限制,部分钻孔有移位,若施工中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应按规范进行施工勘察。

6、建议基础施工前进一步查清其管线的具体位置,以免施工时将其挖断而影响学校及对施工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等。并做好本工程基坑及周边建(构)筑物变形、拟建物沉降观测等监测工作。

7、如遇方案调整(建筑位置、层高等有所变动)或本次勘察后较长时间内未施工(如3年)等均需重新进行勘察。

8、本报告可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设计施工之岩土工程依据。

四川· 有限公司 1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