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或回忆,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即在时间进程上,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用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为指标,得到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引起遗忘的原因

由抑制或干扰引起遗忘:时间上邻近的两种材料在保存上彼此发生的干扰作用。这是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干扰也是短时记忆遗忘的重要原因。 如前面学过的材料可以干扰对新材料的学习与保持,这叫前摄抑制;后学的材料可以干扰前面学过的材料,到倒摄抑制。

由压抑造成的遗忘:这是由动机或情绪因素引起的遗忘。如人们对某些令其悲痛、伤感、羞愧、内疚的往事抱回避的态度,他们希望从忘却这些往事中得到宽慰。这种遗忘也叫动机信或情绪性遗忘。

由衰退引起遗忘:这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致消失,而引起的遗忘。这一解释很难检验,因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量的下降,可能是由于其他材料的干扰,而不是记忆痕迹衰退的结果。

由线索提取引起的遗忘: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人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回想不起来,是因为他们在提取有关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由脑损伤(疾病、外伤、酒精中毒、营养不良、手术切除)引起的遗忘:如脑部受到打击或失血过去引起倒摄遗,即对受伤前不久的东西出现遗忘,随着损伤回复,记忆可以慢慢得到恢复。

减少遗忘的方法:及时复习;正确地分配复习时间;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相互影响;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内隐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外显记忆: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思的影响。个体有意思地收集有关经验,用以完成当前的任务,这时的记忆就是外显记忆,也可称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1、加工深度因素的影响不同。被试的内隐记忆并未收到作业任务类型的影响,而外显记忆则明显受到影响。2、保持时间不同:外显记忆的研究发现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图尔文利用再认作业和词干补笔作业内隐记忆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3、记忆负荷量的变化产生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4、呈现方式的影响不同:加考比研究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而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5、干扰因素的影响不同: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的存在很好地说明了这点。内隐记忆却不同,通过词干补笔作业来测量内隐记忆的成绩,结果发现,干扰词对外显记忆的成绩影响较大,而很少影响内隐记忆的成绩。

? 思维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或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活动中。

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对经验的组改

? 概括性:人脑在比较和抽象的基础上,把抽象出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上去的过程。

? 间接性: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 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建构的过程。

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抽象和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

分析: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分析与综合有三种不同水平:动作思维水平、

形象思维水平、抽象思维水平。

比较: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分类:在头脑中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过程。

抽象: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概括:在头脑中将抽取出来的事物的共同属性联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初级概括:在感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高级概括: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如一切定理、定义、概念等)。

系统化:在头脑中把各事物归入一定的顺序中,使之彼此发生一定联系的过程。具体化:把抽象概括形成的对事物的一般认识应用到具体事物中去,并深化对该事物的认识的过程,即能够将所学的原理应用于具体的情景之中去解决问题。

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分: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

根据表象创造性程度来分:记忆表象: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想象表象:在头脑中对记忆形象进行加工该组织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从未经历过,或者世上不存在,具有新颖性。

表象的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形象性和新颖性。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就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主要处理的是图形信息,而不是词或符号。

想象的功能:具有预见功能,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代替作用,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想象的综合过程

综合: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夸张:强调,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触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拟人化: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某些事物上,使之人格化。 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性形象的过程。 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也可以创造新形象。 概念是指某类事物的概括,它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主要通过语词表现出来。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外延指概念的范围。

概念形成也叫概念掌握、概念学习等,是指个体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过程。心理学家用人工概念的方法来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和规律。人工概念是指人为地在程序上模拟真实概念的概念,它可以简化概念研究的进程,控制研究的变量。但不能反映社会历史经验对个体某一概念形成的影响,也不能说明某个概念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产生和发展的情况。

概念形成的过程是发现有关属性、排除无关属性的过程,也是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 概念形成主要采用两种策略:聚焦和扫描

聚焦:集中一点的策略,即抓住一个肯定实例,然后每次假设选择的自由一个或几个属性与肯定实例不同,从而试探出有关属性,排除无关属性。

扫描:包括同时扫描和依次扫描。同时扫描是提出全部可能的假设,然后逐个加以验证,它要求有 较大的记忆容量,难度较大。依次扫描是每次只提出一种假设,一次进行检查,保留正确的假

设,放弃错误的,最后找到正确的结论。当概念的属性很多,而外延很小时,较适宜采用依次性扫描策

略,将每一个实例依次作为假设进行验证,就可很快找到答案。当概念的属性很少,而外延很大时,采用聚焦策略就能跟更好。

推理: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判断组成的,并依据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由已知确立未知的思维过程。在推理中,由其出发进行推理的已知判断叫做前提,由已知判断所推出的判断叫做结论。

推理可以分为:归纳推理:由具体事物归纳出一半规律的推理;演绎推理: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推理。

关于演绎推理的研究:三段论、线型推理、条件推理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组成的。

气氛效应:伍德沃斯认为,三段论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所有、一些)产生了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具体说,两个全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同样,两个肯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肯定的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否定的结论。而一个全称的前提和一个特称的前提,得出特称结论。有些A是B,有些B是C,人们受前提气氛的影响,倾向于得出有些A是C的错误结论。

查普曼认为,人们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三段论推理中发生的错误不是由于前提的气氛造成的,而是由于人们错误地解释前提。所有A是B,人们往往认为所有B也是A。有些A不是B,人们认为有些B 不是A。由于前提解释的错误,导致了推理错误的发生。

“心理模型理论”:约翰逊—莱尔德认为,人们推理的过程就是创建并检验心理模型的过程,即首先根据前提条件创建一个心理模型,并得出一个有待证明的结论,然后搜寻其他可能创建的心理模型。如果建立的各模型间没有冲突,就接受开始得出的结论,否则就建立另一个结论。心理冲突是指人们在理解前提时,会产生一种与前提情景有关的,类似于人们所感知或想象的某些事件。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

线型推理:又称关系推理,是指由一定关系的句子系列所组成的推论。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关系。如,张三坐在李四左边,李四坐在王五左边,因此,张三坐在王五左边。由于这种推理的三个逻辑项之间具有线型特点,所以线型推理又称线型三段论。

修腾洛切尔认为,线型推理的前提是以表象的方式将事物间的关系复现在人脑中,并按一定的空间系列进行操作,即人们把前提结合成统一的视觉形象,把一些项目按大小想象为至上而下的垂直拍立了或自左至右的水平排列。这样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从这个空间系列中的相对位置来判定。

克拉克认为,线型推理的前提不是由表象表征的,而是由命题来表征的。在线型推理时,人们首先将前提转换成命题形式,例如,张三比李四高,转换成,张三是高的,李四是高的,这种转换虽然取消了原来两个逻辑项之间的比较关系,当由于命题张三是高的,比命题李四是高的,有更大的权重,因此张三更高。

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如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球赛停止。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他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倾向。

问题是指不能直接用已有知识解决,但可以间接用已有知识解决的情境。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景引起的,它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尝试错误说”: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的心理学家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饿猫走迷宫实验。桑代克认为动物的问题解决行为是一种尝试错误的行为:动物在尝试各种活动的时候,偶然打开了门得到食物,以后再进入迷笼中,动物就可以通过多次尝试的过程学习放弃那些错误的尝试,保留正确的尝试。

“顿悟说”:苛勒通过比较高等的动物——黑猩猩的研究提出了“顿悟说”:动物解决问题是将问题情景

改组成一种新结构的过程,动物能够表现出对整个情景的顿悟。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在现有手段和目的之间进行分析,寻找策略从而达到目的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具体心理过程分为4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解决问题的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

算法式: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即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优点: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

缺点:采用这种策略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大量的尝试,因此费时费力,而且当问题复杂、问题空间很大时,人们很难依靠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另外,有些问题也没有现成的算法或尚未发现其算法,对这种问题,算法策略将是无效的。

)启发式: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 常用的启发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策略、逆向搜索、爬山法、试探搜索法

手段目的分析策略: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基本步骤:1. 认清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2. 分解问题的中目标为若干子目标3. 选择手段将初始目标向第一个子目标推进,以此类推4. 达到第一个子目标后,再选择手段向第二个子目标推进,以此类推5. 如果某一手段行不通,就退回原来状态,重新选择手段,直至问题最终解决。

逆向搜索: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爬山法:类似于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种解题策略。它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试探搜索法:利用事先得到的有关达到目标的某种信息和已有经验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从中获得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选择最有利于达到目标的方向再进行探索。

影响问题解的心理因素:问题情境、动机与情绪、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知识经验、个人因素 问题情境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也即个人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之间的差异,差异越大,问题解决就越难。

动机与情绪:在一定范围内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动机太强或过弱都会降低解决问题的效率;积极的情绪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定势:也称为心向,指个体以特殊方式从事某一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或倾向。卢钦斯的水罐实验说明定势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在多次重复某种解题方式的条件下,被试形成了一种解题活动的内部准备状态,因而干扰了更灵活地解决问题。在另一些情况下,定势也能帮助或易化人的解题活动。

功能固着: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德国心理学家东克尔在研究“盒子”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克服功能固着,需要人们灵活地使用工具或材料,使之服从于问题解决,叫功能变通。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人们能否摆脱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景的需要,常常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

酝酿效应: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酝酿,最近的记忆和已有的记忆被整合在一起,弱化了心理定势的效应,并容易激活比较遥远的思维线索,因而容易重构出新的事物,产生对问题的新看法,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知识经验:善于解决问题的专家和新手的区别,在于前者具备有关问题的知识经验并善于实际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个性因素:理想远大、意志坚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优良的人格品质都会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而缺乏理想、意志薄弱、骄傲懒惰等消极的人格特点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创造性思维:指人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理论不能直接地解决一个问题是,在已存贮的信息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地分析和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在问题情景中,新的思维从萌发到形成的整个过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